首頁 > 養生大辭典 > 穴位養生 > 小兒補脾經正確手法圖 清脾經和補脾經的區別

小兒補脾經正確手法圖 清脾經和補脾經的區別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脾經是足太陰脾經的簡稱,是指推拿穴位名,脾經是十二經脈之一,想問一下小兒補脾經的正確手法是什麼?清脾經和補脾經的區別又是什麼?

小兒補脾經正確手法圖 清脾經和補脾經的區別

小兒補脾經正確手法圖

操作者用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指夾住小兒的手,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兒的拇指,使之微屈,然後用右手的拇指從小兒的拇指指尖推向指間關節橫紋處,也可以在患兒拇指螺紋面順時針旋轉推,一般用300-500次,即爲補脾經。

小兒推拿補脾經的作用

脾是後天之本,補脾經可以補虛扶弱,健脾和胃,清熱利溼,補血生肌,進飲食,化痰涎,助消化,止瀉痢;主治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疳積、痢疾、驚厥、黃疸、溼痰、痿證、改變面色等。

補脾經適合多大的孩子

補脾經的手法是小兒推拿的一種,一般小兒推拿適合0-14歲的孩子,0歲就是指出生24小時之後,各個年齡段的孩子推拿手法和效果都是有一定的區別的,6歲以下的孩子推拿效果最好,一般9歲以上就要配合一些成人手法纔能有較好的效果了。

清脾經和補脾經的區別

補脾經的主要功效是健脾胃、補氣血,清脾經的主要功效是清熱利溼、化痰止嘔,小兒脾胃薄弱者,多用補瀉,而體壯邪實者方用清法。

脾經的應用

脾經發生病變分爲外經病候和內臟病候,外經病候表現爲身體困重,肢倦乏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痛,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內臟證候表現爲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噯氣,嘔吐,便溏,黃疸,水腫等。脾經主治脾所發生的病症,舌根部痛,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瀉,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等。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