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十分鐘就能吃的方便火鍋有爆炸危險

十分鐘就能吃的方便火鍋有爆炸危險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8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方便火鍋十分的火爆,據悉只要一杯涼水,十分鐘就能吃上熱騰騰的火鍋。據悉有着爆炸的危險,一起去看看吧。冬季到了很多人都開始吃火鍋了,不過你知道嗎?最近方便火鍋十分的搶手,趕緊去看看吧。

十分鐘就能吃的方便火鍋有爆炸危險

方便火鍋爆炸危險

在日前閉幕的“第九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現場,一種新型的“方便火鍋”吸引了大衆的目光。與傳統意義上的火鍋不同,這種新型火鍋包裝精美,比盒裝方便麪稍大,而且不用火,不用電,只要一杯涼水,就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食材

“方便火鍋”出現後迅速成爲火鍋市場的新寵。在國內某電商平臺上,銷售方便火鍋的店家就超過4000家,其中某些店鋪月銷售量高達上萬件。但是,記者調查發現,打着“方便”字眼的這款新型火鍋,背後其實危機暗藏。

10分鐘就能吃上的火鍋

爲了真實地體驗方便火鍋,記者特地網購了幾盒。拿到貨品後,打開盒蓋,裏面食材齊全,還配有一袋食品專用發熱包,這便是號稱“火鍋加熱器”的物件。仔細查看發熱包的成分組成,主要以生石灰爲主,原理就是生石灰遇水就會散發熱量。把帶底料的食材放入上層,然後加熱包放入下層,並加入冷水,僅幾秒鐘的時間,餐盒便開始散發熱量。隨着水蒸汽的不斷涌出,10分鐘左右,火鍋便可以食用了。

據瞭解,方便火鍋最早開發成功是在2015年,在經歷了前期推廣與渠道開發後,終於在2017年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據統計,目前市面上的方便火鍋品牌有50餘個,其中大部分品牌的銷售渠道主要依靠線上。

十分鐘就能吃的方便火鍋有爆炸危險 第2張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方便火鍋的生產企業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原有的火鍋企業,依託自有品牌推出的方便火鍋產品,另一類是火鍋產業的上下游企業,依託生產線進行產品延伸。此外,還有一些跨界企業生產的方便火鍋,依託微商等渠道銷售,也佔據了一定市場。在已推出的產品中,川渝派系成爲了主流,囊括的口味類型從最初的麻辣口味擴展到酸辣、番茄,用油也涵蓋了牛油、清油等多種類型。

火爆市場背後問題多現

親身體驗後,記者第一感覺是“確實方便”。但感受方便的同時,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方便火鍋的盒身非常燙,稍不注意就會傷人。

而前不久,一則消息也讓方便火鍋引發了大衆的關注:一位消費者在網上稱,在家裏吃方便火鍋時,將產品放置在1釐米厚的玻璃桌面上,結果引發桌面碎裂。

方便火鍋的盒身材料是塑料材質,那麼,如此高溫加熱會不會催生有害物質?而加熱包又會不會帶有隱患?爲此,記者特地諮詢了西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的相關專家,他們表示,自熱型餐盒的最大隱患就是含有生石灰的加熱包,尤其是放置在塑料材質的器皿中,很容易使得塑料器皿變型,而器皿中的溫度10秒左右就會升至90攝氏度以上,這樣的熱量已經達到可以傷人的級別。專家們還稱,如果發熱包破損了,加上水後再放在塑料器皿裏,密閉不好的話,就有可能會發生爆炸的危險,爲使用者埋下了安全隱患。

十分鐘就能吃的方便火鍋有爆炸危險 第3張

除了加熱包暗藏安全隱患這個問題,記者調查發現,隨着市場日漸火爆,更多的問題浮出水面。

首先在命名上就容易讓人迷糊,不同企業在產品外包裝上有着不同的稱呼。良品鋪子、小龍坎等品牌冠以“方便火鍋”;海底撈、德莊等品牌的同類產品,命名則是“自煮火鍋”;此外,“懶人火鍋”、“微火鍋”等,也都是目前市場上較爲常見的稱呼;還有爲數不少的同類產品則直接採用了“麻辣火鍋”、“麻辣串串香”等泛品類名稱。

其次,由於門檻較低,市場上的很多方便火鍋產品實際上都是組裝出品。如委託方爲某電子商務公司,而底料、配菜等食材,分別由全國各地的不同食材廠家進行代工生產,然後再組裝出售。至於代工企業是否具有相關資質、食品安全條件是否經得起考驗,不免令人擔心。事實上,在某寶等平臺上,就有買家給出“火鍋包裏的肉都臭了”、“包裏發現了一根頭髮”等不少差評。

更需要指出的是,方便火鍋尚未納入《食品生產許可目錄》。記者專門查詢了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的2016年版《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在方便食品目錄中,只有油炸方便麪、方便米飯、方便粥、方便米粉等,並未包含方便火鍋。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准入門檻和行業標準的缺失,委託方在選擇生產商與產品控制的過程中更具隨意性,這也加劇了方便火鍋市場的亂象。

小編結語:以上就是今天小編爲大家介紹的新聞。值得注意的是,與傳統方便麪等產品的料包不同,方便火鍋中的料包包含大量用新鮮食材加工的產品,如果保存不得當,容易出現因食材變質而導致脹袋的情況。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