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叫停“女德班” 更要反思無意識的“日常女德”

叫停“女德班” 更要反思無意識的“日常女德”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閲讀: 87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精成一毒,專治不潔女”;“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堅決不離婚”;“點外賣是不守婦道”……近日,遼寧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開設“女德班”一事備受關注。據最新消息,當地教育部門已要求其立即停止辦學,遣散所有學員。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在“性別平等”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的今天,還會出現這種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參加“女德班”的都是些什麼人?

叫停“女德班”  更要反思無意識的“日常女德”

有人説因為聽課的女性自己愚昧,但這種説法,無法解釋她們中有一些是由公司組織去“學習”的這一現狀;也有人説因為授課者利慾薰心,但問題是,為什麼不少聽課者會如此配合?“洗腦”是網絡討論這一問題時頻繁被使用的熱詞,但它自身無法解釋“洗腦是如何達成的”。

這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很多人大概還記得此前被曝出的丁璇和她的“女德班”,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拷問“女德班”滋生的社會土壤。

雖然在“女德班”的問題上網絡輿論高度一致,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線下”的日常生活裏,卻又隨處可見性別不平等的集體無意識。人們不能接受視頻中“點外賣是不守婦道”的奇葩言論,但在平常生活中,卻常有對於女性承擔家務理所當然性的認定或教導;人們不能接受視頻中對女強人的惡毒言語,但在生活中不乏對勝任職場的女性充滿敵意……從這個意義上説,今天關於女性的許多社會觀念及社會實踐,與“女德班”僅僅是表述的不同,邏輯上並沒有本質的差異。

叫停“女德班”  更要反思無意識的“日常女德” 第2張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博士是第三類人”、“要麼瘦要麼死”、“漂亮是女人的核心競爭力”,諸如此類的説法,雖稱不上是全社會的共識,但依然大量存在,並通過各種途徑被不斷強化。例如不少廣告、影視劇、時尚雜誌、情感故事等等,通過“洋氣”的敍事,不動聲色達成強大的説服效果。

這些觀念的生長與蔓延,既構成了今天女性生活中要面臨的壓力,也使得“性別平等”的思想不斷地被抽象化。人們能夠辨識並討伐“女德班”的荒謬,卻很難從這類對女性的日常規訓中完全抽身。人們能對“女德班”充滿警惕,卻很難對已經被自然化了的“日常女德”有所察覺。因此,雖然“女德班”以簡單粗暴的極端方式引起了許多人的不適感,但只要社會實踐及心理層面的基礎依然存在,它們就很難真正被禁絕。

而家庭關係的緊張也是滋生“女德班”的一個重要切口。有媒體調查顯示,參加課程的部分女性是由丈夫送去的,不少網友也認為家庭對於女性的扭曲與弱保護也是她們走進“女德班”的關鍵原因。但這種扭曲與弱保護並非家暴或丈夫的絕對強勢那麼簡單——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麼某些女性不但看不到強迫的痕跡,反而配合度很高。

當下,家庭關係的緊張與危機不僅僅表現在家暴式等極端現象,而是同樣需要放置於社會情境中去解釋。前文所説日常生活中各類女性壓力的合理化,也是今天家庭緊張與危機的根源之一。因為在今天,婚姻不再僅是一場靈魂的相遇與情感的投合,對於許多女性來説,它是必須通過合理化的壓力來進行不斷的自我改造才能獲得並維持的。

叫停“女德班”  更要反思無意識的“日常女德” 第3張

公允地説,這個改造既發生於女性身上,也發生於男性身上。但不同的是,一方面,男性一般不通過“女德班”這一類方式進行自我改造;另一方面,男性自我改造中的困難常常要通過女性自我改造的“加碼”來化解。在這個過程中,夫妻二人作為“共同體”的關係被不斷弱化,家庭的締結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家庭的瓦解來實現的,而家庭的瓦解又會促使兩個個體以外力粘合的方式嘗試修復。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家庭危機並沒有表現為部分女性對於上“女德班”的不情願,因為對於這部分女性來説,“女德班”是她們化解家庭危機的一個期待。而男性也並不認為送她們上“女德班”是一種懲罰,而是作為化解家庭危機的一場努力。因此,家庭危機在今天並不僅僅表現在丈夫的家暴,更多地是平靜表面下的走投無路。

所以,與其説“女德班”荒謬,不如説它以一種荒謬的方式呈現出了一種畸形的性別關係,這種關係建立在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社會實踐與社會心理基礎之上。如果不去檢討我們的日常實踐,不去反思我們的日常觀念,“女德班”就會長期存在,即便今天取締了,它還會以更隱祕更瘋狂的方式衝擊我們的想象力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