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病從鼻入禍在人 專家:消極控煙等於飲鴆止渴

病從鼻入禍在人 專家:消極控煙等於飲鴆止渴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閲讀: 88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人類的文明史中,煙草的流行是一個荒謬的現象。各國一方面警告人們吸煙有害健康,另一方面又允許大面積種植、加工煙草以及銷售煙草加工後的成品--捲煙。據統計,全世界約有2000萬人遭受癌症折磨,其中30%的癌症由吸煙引起。全世界每年死於吸煙相關疾病的人至少400萬,平均每秒鐘就有一人死於吸煙相關疾病。世界衞生組織資料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煙草消費第一大國。全球有13億人吸煙,其中3.5億煙民在中國。

病從鼻入禍在人 專家:消極控煙等於飲鴆止渴

害人害社會的驚人數據

煙草煙霧中含有數百種有害成分:

至少69種致癌物;

多種有害氣體;

重金屬及放射性物質;

尼古丁:導致吸煙成癮的主要物質。

只要吸煙即有害健康:

長期吸入煙草煙霧會嚴重危害健康;

偶爾吸入少量煙草煙霧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吸加裝濾嘴的捲煙不能降低吸煙對健康的危害;

吸“低焦油捲煙”、“中草藥捲煙”不能降低吸煙帶來的危害,反而容易誘導吸煙,影響戒煙。

吸煙可以導致多種惡性腫瘤:

煙草煙霧中致癌物會引起基因突變、導致細胞癌變和惡性腫瘤。

30%的癌症是由吸煙引起的,肺癌中80%~86%歸因於吸煙;

吸煙者中肺癌的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20倍;

吸煙與鱗癌、小細胞肺癌關係密切;

香煙煙霧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質,如焦油、苯丙芘、亞硝胺、砷、鎘等;

每分鐘就有6人被確診為癌症,而肺癌居全國惡性腫瘤之首,死亡率最高的為肺癌;

在過去30年中肺癌死亡率增加了465%,成為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

北京市近10年(2001~2010年)肺癌發病率增長56%,全市新發癌症患者中1/5為肺癌。2010年肺癌在男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一位,女性中居第二位。新發肺癌患者中,男女之比為160︰100。

吸煙可以導致多種呼吸系統疾病:

吸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發病原因。目前中國COPD患病率為8.2%,以此估算,全國有4300萬COPD患者,其中43%活動能力受限。每年約有128萬人死於COPD,相當於每分鐘2.5人死於COPD。

WHO資料顯示,COPD在全因死亡中居第4位,2020年將上升至第3位。根據WHO測算,1990年COPD在全球疾病負擔中排第6位,預計2020年COPD在全球疾病負擔中將上升至第3位。

吸煙還可導致青少年哮喘,且使哮喘病情控制不佳;增加呼吸系統感染的發病風險;增加罹患肺結核的風險,並對其預後產生不利影響。

吸煙可以導致多種心腦血管疾病:

吸煙會損傷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吸煙導致死亡:

全球每年因吸煙及二手煙暴露死亡的人數達600萬(全球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吸煙相關疾病);

中國每年因吸煙死亡的人數逾100萬(超過結核、艾滋病和瘧疾導致的死亡人數之和);

現在吸煙者中將來會有一半因吸煙而提早死亡;

吸煙者的平均壽命要比不吸煙者縮短10年。

我國控煙工作不及格

中國煙草一直保持七個世界之最:

煙草種植面積世界第一;

煙草收購量世界第一;

捲煙產量世界第一;

捲煙年銷售量世界第一;

吸煙總人數世界第一;

煙草税收世界第一;

死於吸煙相關疾病人數世界第一。

中國控煙成績不及格:

2006年1月9日,《世界衞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中國生效。然而在2011年,專家組對中國履約政策總體執行情況評分僅為37.3分(滿分100分),即我國的履約行動和效果不及格。

我國被動吸煙率為52%:

據估計,2010年我國約有7.4億不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危害,六成以上的人在工作場所吸煙,即使在那一些根本不準吸煙的場所,仍有25.5%的被調查者發現有人吸煙。

目前我國3/4以上的人沒有全面瞭解吸煙對健康的危害,2/3的人不瞭解二手煙對健康的危害。

201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15歲以上人羣吸煙人數達3億,吸煙率為28.1%,其中男性吸煙率52.9%。近年,我國15~24歲人羣的吸煙率反而上升。

為什麼我國控煙成效甚微,舉步維艱?

煙草業阻撓控煙是根本原因。在我國,煙草公司和煙草專賣局是兩個牌子,一套人馬。履約領導小組組長所在單位工信部一方面是履約主導部門,另一方面又管理國家煙草專賣局,集兩種對立角色於一身。所以,在我國控煙工作中就出現了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怪事。許多相關領導過分強調煙草税收在GDP中的比率,認為控煙會減少國家税收和就業,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卻沒有正視吸煙引起的巨大損失。

目前國內煙草税收佔GDP總量不足2%,而煙草税收年增長率高達23%。

片面強調煙草税收的正面效應,而不顧現實及長遠危害,這無異於飲鴆止渴。

我們要的是綠色GDP,不是黑色GDP,不要帶血流淚的GDP。

吸煙是一種由來已久的社會文化現象:

控煙還與社會文化、習慣、人口素質和保健知識有關。據考證,我國最早於明朝開始流行吸煙,至今已有400餘年。其中既有生物學行為,又包含複雜的社會文化因素及心理因素。然而,對這些問題均缺少深入的研究。

控煙,我的十大建議

吸煙不僅是個人習慣問題,更是嚴重的公共衞生問題。吸煙會損害社會生產力,造成吸煙者提前退休、致殘、死亡,還會引起火災等。因此,必須從宏觀上全面權衡煙草工業的利弊,不做飲鴆止渴的事兒。1982年~2005年,我國煙草税收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約佔我國總税收的10%),但由吸煙導致的直接和間接損害也逐年上升,總體得不償失。為儘快扭轉我國控煙的不利局面,特提出以下建議:

1.國家發改委設立控煙局,全面承擔全社會控煙的基本職能,監督煙草生產、流通和消費各個環節。

2.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高度,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首位,以科學、與時俱進的理念代替狹隘的觀念,充分認識濫用煙草的全面、長期危害及控煙對維護民眾健康、提高中華民族健康素質和國際形象的作用。

3.政府相關部門每年應定期向社會公佈前一年煙草税收及吸煙導致的健康損失及火災損失。

4.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應分別承擔國家和地方控煙工作的全面責任,借鑑歐盟國家的控煙法規及其監管細則,細化並嚴格執行相關法律規定。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控煙規劃和行動計劃,明確各部門的具體任務和量化指標,將控煙情況作為幹部業績評定的重要指標,定期考核,並公之於眾。國家必須明確控煙的執法主體部門及其職責,並定期檢查執法情況。各單位也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控煙規定,懲罰違反規定者。國家在落實酒駕法規方面成效很大,值得控煙工作借鑑。

5.倡導政府官員、教師、醫生帶頭不吸煙,尤其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損害身邊不吸煙者的健康。

6.對無煙單位、班組、家庭予以獎勵。獎勵成功戒煙者和控煙成績顯著的醫生,獎勵經費從國家煙草税收中支出,獎勵額度不能太低。

7.建立健全索賠制度,凡因長期吸煙而導致相關疾病者,在診斷明確的基礎上,患者可向國家煙草公司索賠,包括健康損失和醫療費用,國家應逐步建立相關法律程序。

8.國家醫保部門和保險公司可向長期吸煙並患吸煙相關疾病的患者發出警告,限期戒煙。如不聽勸告,繼續吸煙,醫保部門和保險公司有權降低其醫療費用報銷比例。

9.建議國家將用於戒煙的藥品,如尼古丁替代品等列入醫保或商業醫療保險報銷範圍。戒煙帶來的效益將遠遠大於用於戒煙的支出。

10.國家科委、衞生計生委及中華醫學會應設立控煙科研基金,鼓勵控煙相關科學研究,特別是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包括吸煙引發各種疾病的機制、預防和治療,戒煙心理學研究,煙草税收與吸煙相關疾病損失的宏觀經濟學研究等。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