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如何應對產後腹脹疼痛

如何應對產後腹脹疼痛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6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產後初期出現的陣發性下腹痛是產後宮縮痛。產後宮縮是子宮復原的表現,並有止血和排出宮腔內積血和胎膜的作用。宮縮時,於下腹部可摸到隆起變硬的子宮。這是生理現象,一般持續3~4天自然消失,不需做特殊護理。疼痛嚴重的產婦可做下腹部熱敷、按摩。但必須排除胎盤、胎膜在子宮內的殘留,如有殘留,宮縮痛往往較重,常伴有較多陰道出血,需醫療介入。

如何應對產後腹脹疼痛

許多產婦產後3~5天或更長時間,解不下一次大便,造成腹脹、肛裂、痔瘡等多種不良後果。由於產後腹壓下降,排便使不上勁。而分娩前後又因進食較少,剖腹產還要術前術後禁食,腸道內沒有一定容量的食物殘渣,不足以刺激排便。如果有會陰裂傷或會陰切開,蹲下排便時可引起疼痛,產婦不敢排便。剖腹產不能馬上下床,而產婦又不願在床上躺著排便、排尿。這些都造成產婦產後便祕,消化不暢。

其實,除非有產後併發症,醫生要求產婦臥床休息,通常情況下,剖腹產24小時後就可以下床大小便了。為防止產後便祕,產婦應適當增加活動量,加強腹肌與盆底肌的鍛鍊,做產褥期保健操;正確搭配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也可睡前飲蜂蜜水1杯。

產後泌尿系感染

產前或產後導尿或留置導尿管,誘發前尿道細菌進入膀胱,造成尿道和膀胱黏膜損傷,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危險。統計資料表明,分娩前常規導尿,產褥期發生尿路感染者佔9%;留置尿管72小時以上者,幾乎全部發生菌尿,細菌沿尿道與導尿管之間的黏膜上升而進入膀胱,引起膀胱炎,甚至腎盂腎炎。

產後注意會陰區域性清潔,處理好分泌物,不要憋尿,多飲水,這樣可預防泌尿系感染。一旦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暢、腰痛等症狀,要及時看醫生。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