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大辭典 > 中醫養生 >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閲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胃下垂是內臟下垂最常見的疾病。正常人的胃呈牛角形,位於腹腔上部。如果胃由牛角形變成魚鈎形垂向腹腔下部,出現食慾減退、飯後腹脹等消化系統症狀,即患了胃下垂。那麼胃下垂該怎麼治療,胃下垂的拔罐位置示意圖有哪些呢?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百會穴

1.百會穴位置:

百會穴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屬人體督脈。

2.百會穴取穴方法:

百會穴位於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於兩耳尖連線的中點定穴。正坐取之。

3.百會穴功效:

昇陽舉陷,益氣固脱,百會穴有熄風醒腦、昇陽固脱、醒神志、蘇厥逆、平肝熄風、昇陽固脱等作用。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大椎穴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於脊柱區,後正中線上,當第七頸椎棘突下間凹陷處。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時正坐低頭,大椎穴位於後正中線上,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兩肩峯相平(也可正坐低頭,手按頸項部骨突最高點處下緣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3.大椎穴功效:

益氣壯陽,大椎穴有解表通陽,補虛寧神,清熱解表、截虐止癇的作用。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第2張

脾俞穴

1.脾俞穴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2.脾俞穴取穴方法:

取穴時應採用俯卧的姿勢,脾俞穴位於人體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兩指寬)處。

3.脾俞穴功效:

脾俞穴有健脾化濕,健脾和胃,利濕升清等作用。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第3張

胃俞穴

1.胃俞穴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胃的背俞穴。

2.胃俞穴取穴方法:

患者採用俯卧的取穴姿勢,以便於相應穴位療法的順利進行,胃俞穴位於身體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3.胃俞穴功效:

胃俞穴有和胃調中、祛濕消積、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第4張

中脘穴

1.中脘穴位置: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中脘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採用仰卧的姿勢,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具體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3.中脘穴功效:

聚集及傳導地部水液。中脘穴有理氣和胃、化濕降逆、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作用。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第5張

氣海穴

1.氣海穴位置: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氣海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採用仰卧的姿勢,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具體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3.氣海穴功效:

聚集及傳導地部水液。中脘穴有理氣和胃、化濕降逆、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作用。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第6張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首先用艾條灸百會穴,灸5分鐘,然後採用抽氣罐法吸拔百會穴;再用單純火罐法吸拔各穴,留罐15分鐘,隔日1次。亦可採用刺絡罐法,用三稜針點刺上述穴位,然後用閃火法將罐吸拔在點刺穴位上,留罐5~ 10分鐘,隔日1次。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第7張

胃下垂的症狀

胃下垂是胃體下降至生理最低線以下的位置,多因長期飲食失節,或勞倦過度,致中氣下降,升降失常所致。患者感到腹脹(食後加重,平卧減輕)、噁心、 噯氣、 胃痛(無週期性及節律性,疼痛性質與程度變化很大),偶有便祕、腹瀉,或交替性腹瀉及便祕。患此病者,多為瘦長體型,可伴有眩暈、乏力、直立性低血壓、昏厥、體乏無力、食後脹滿、食慾差、噯氣、噁心、頭暈、心悸等症狀。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第8張

胃下垂生活護理

1.避免暴飲暴食。選用的食品應富有營養,容易消化,但體積要小。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適當多於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積累而,上託胃體。減少食量,但要增加餐次,以減輕胃的負擔。

2.不宜久站和劇烈跳動。

3.卧牀宜頭低腳高,可以在牀腳下墊高兩塊磚頭。

4.性生活對體質衰弱者是較大負擔,應儘量減少房事次數。

胃下垂拔罐怎麼治療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圖 第9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