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心絞痛有很多花樣

心絞痛有很多花樣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2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主任中醫師趙益業


導致心絞痛的原因很多,所有減少心肌血液(血氧)供應(如血管腔內血栓形成、血管痙攣)和增加氧消耗(如運動、心率增快)的因素都可能誘發。臨牀表現心絞痛的“花樣”也很多。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主任中醫師趙益業提醒,心絞痛可能不表現爲胸悶、胸痛,40歲以上人羣需格外注意。

趙益業介紹,典型的心絞痛常在勞累、情緒激動(發怒、焦急、過度興奮)、受寒、飽食、吸菸時發生,貧血、心動過速或休克亦可誘發。突然發生時多位於胸骨體上段或中段,會有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也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區,甚至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內側,再至無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瀕死感,往往迫使患者立即停止活動,重者出汗。

心絞痛有很多花樣

心絞痛發作時,可以通過身體的內臟神經系統放射到其他部位,稱爲不典型心絞痛,由於其不表現爲心臟部疼痛,很容易被誤診爲其他疾病。比如,頸咽部疼,爲向上放射導致,易被誤診爲咽炎;下頜、面頰、牙齒疼,易被誤診爲三叉神經痛、牙病和下頜關節疾病;肩臂疼,爲向兩側放射所致,常被誤診爲肩周炎和頸椎病;上腹部疼,表現爲向下放射,可被誤診爲胃病、肝膽疾病;如向後放射致後背疼,可能誤診爲胸椎、脊背部肌肉疾病。儘管不典型心絞痛引發的疼痛部位多樣,但一般不會放射到下肢。這些疼痛可很快消失或僅剩左前胸不適、發悶感,常見於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

不典型心絞痛需醫生明確甄辨,但患者也需要自己提高警惕。趙益業說,大多數心絞痛的患者經治療後,症狀可緩解或消失,但如果日常生活不注意,心絞痛隨時都可能出現,所以預防是長久的有效治療。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