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脾虛的人要這樣調理纔好

脾虛的人要這樣調理纔好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9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大家都知道,一般身體上出現健康問題的人,可以從它的臉上以及神態表情等方面看出來。今天我們談到的疾病是脾虛,脾虛一般會表現人的臉上無光,發黃,並且嘴脣烏。那麼脾虛吃什麼藥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脾虛吃什麼藥好

白朮

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水溼停滯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症。

脾虛的人要這樣調理纔好

黨蔘

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氣虛不足的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面色萎黃、頭暈等症,以及病後體虛、營養不良。

西洋

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於肺虛勞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動後疲勞乏力、大汗虛脫者服用不錯。

人蔘

大補元氣,有補益強身作用,可抗衰老,適用於久病體虛、心悸心慌、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

黃芪

補氣昇陽、益精固表、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浮腫、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但有高熱、大渴、便祕等實熱症者忌用。

脾虛的飲食禁忌

田螺

性寒,味甘鹹。正因其性質大涼,《隨息居飲食譜》中才明確告誡:“多食寒中,脾虛者忌。”

蚌肉性寒,味甘鹹,能滋陰、清熱,但脾虛之人不宜多食,食之易傷脾胃陽氣。所以,清代食醫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告誡:“蚌,甘鹹寒。多食寒中,脾虛便滑者皆忌。”

枸杞子

性平,味甘。但古代醫家也有認爲,枸杞性寒。如《別錄》中說它“微寒”《食療本草》認爲“寒,無毒”。《本草求真》中還說:“枸杞,甘寒性潤。”正因如此,對平素脾胃虛弱,或素有脾胃虛寒便溏者,皆當忌之,正如《本草經疏》中告誡:“脾胃薄弱,時時泄瀉者勿入。”

山楂

又叫棠株、山裏紅。能開胃消食,但有損害脾胃之弊。

如《本草綱目》中曾說:“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脹悶者,於每食後嚼二三枚絕佳,但不可多食,恐反克伐也。”《本草經疏》中也指出:“脾胃虛,兼有積滯者,當與補藥同施,亦不宜過用。”元?朱丹溪還認爲:“山楂,若胃中無食積,脾虛不能運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髮之氣也。”因此,脾虛之人勿食之,更忌多食常食之。

脾虛的人要這樣調理纔好 第2張

梨子

生梨性涼,脾虛切忌。正如《飲食須知》中所言:“多食令人寒中,損脾,生食多成冷痢。”《本草經疏》亦云:“脾虛泄瀉,法鹹忌之。”清?王孟英也曾指出:“中虛寒瀉者忌之。”因此,凡脾虛之人,尤其是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切勿食用。

鴨肉

性涼之物。《飲食須知》中曾說:“鴨肉味甘性寒,滑中發冷氣。”清?王孟英亦云:“多食滯氣,滑中,凡爲陽虛脾弱,……皆忌之。”因此,脾虛之人,尤其是脾陽不足者忌食鴨肉。

甲魚

有涼血滋陰作用,屬於清補食品,滋膩之物,多食久食則有礙脾之運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尤其是脾胃素虛之人,應當忌食之,正如《本草從新》中所告誡:“脾虛者大忌。”

牡蠣

性質微寒,味甘鹹,雖有滋陰養血作用,但多食久食則導致脾胃虛寒,加重消化系統慢性疾病的病情,凡因脾虛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症、慢性腹瀉者均忌多食。清?黃宮繡還說:“脾虛精滑者忌。”

脾虛喝什麼茶好

陳皮茶

材料:陳皮、白糖。

做法:將陳皮放入杯子中,隨後加入開水進行沖泡,十分鐘之後開蓋去除渣滓,加入少量白糖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這道茶飲不僅具有很好的治療氣虛的作用,同時也適合在夏天的時候服用,具有非常不錯的消暑止渴以及健胃開脾的作用。陳皮具有很好的理氣健脾的功效,對於夏天出現的食慾不好、上吐下瀉等等情況具有很好的效果。

黃芪紅棗湯

材料:黃芪、紅棗。

做法:將黃芪和紅棗洗乾淨之後放入砂鍋中用水進行燉煮;水開之後關火,但是不要開蓋,這樣燜制十五分就可以了。

功效:這道茶飲具有很好的調養氣血的作用,黃芪則是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對於氣虛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黃芪的用量一定要科學,千萬不要超過三十克,否則容易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脾虛的人要這樣調理纔好 第3張

黃芪糯米茶

材料:黃芪、糯米、黑芝麻、紅糖。

做法:將糯米還有黑芝麻洗乾淨之後瀝乾水,隨後放入鍋中炒香研磨成爲粉末備用;將黃芪清洗乾淨之後加入清水進行熬煮二十分鐘;將黃芪藥液中放入糯米以及黑芝麻、紅糖,水開之後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這道食譜不僅味道香甜,同時治療氣虛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早晚都可以服用,能夠很好的令身體恢復健康。

脾虛,不管是對於男人還是女人,都是非常關鍵性的問題。脾虛不僅危害着我們的自身身體健康,還會導致我們整個人都沒有精神,做事有氣無力,因此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