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研究:乳腺癌是慢性病 可控可治不可怕

研究:乳腺癌是慢性病 可控可治不可怕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1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乳腺癌已成爲中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根據最新的國家癌症數據統計,2014年,全國乳腺癌新發病例數近28萬,佔女性所有惡性腫瘤發病率的16.51%,位居榜首。

研究:乳腺癌是慢性病 可控可治不可怕

2018年,《柳葉刀》雜誌針對2000年~2014年的全球癌症生存率變化趨勢監測研究報告顯示,我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由2000年~2004年的75.9%上升至2010年~2014年的83.2%,接近發達國家的治療水平。對於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超過90%;而診斷時爲晚期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只有30%。伴隨着乳腺癌高發的現象,乳腺癌治療在關注療效的同時,也更加重視疾病對於患者身心健康的影響。

相較於肝癌等其他癌種,乳腺癌並不算兇險,並且治療手段更爲多樣,故對於晚期無法治癒的患者也能夠逐步實現帶瘤生存,真正地將乳腺癌這一“紅顏殺手”當作一種慢性病來管理和治療。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帶瘤生存的同時,應當強化全程管理模式,長期維持有效的治療方式。在疾病進展後及時變更爲有效的治療方式,讓患者獲取最佳療效。隨着乳腺癌治療手段的多樣化,從早年單純的手術治療方式到化療藥物的運用,以及後來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藥物的出現,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另外,近年來,個體化治療、精準醫療等概念的提出,也爲乳腺癌患者的預後改善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既然乳腺癌是慢性病,那麼手術之後的綜合治療更爲重要。乳腺癌術後的病理指標關乎患者的治療方案。手術後,病理指標的HER2陽性不但意味着5年內的復發風險更高,也是生物靶向治療決策的依據。內分泌治療的決策主要依賴於雌激素受體(ER)的檢測。每種治療手段都有相應依據和最佳方案,按照醫生指示,積極配合治療便是最佳的自我管理。另外,對於乳腺癌患者的術後隨訪,我們建議術後兩年內每3個月進行一次;3年~5年內每半年檢查;5年以後可以考慮每年複查,隨訪期間如有不適應及時就診。

癌症治療後的5年內是復發的高危時段。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常常用5年生存率來衡量某一癌症的治療效果。但是乳腺癌患者有所不同,部分乳腺癌患者雖然在手術治療後的5年內隨訪並無異常發現,卻在隨後幾年中復發。究其原因,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腔面型乳腺癌(Luminal型)具有這樣的生物學特點。因此,對於這部分患者所進行的內分泌治療,現有的臨牀試驗證據支持從5年的治療時長延長到10年。絕大多數乳腺癌都屬於Luminal型,這類患者對內分泌治療敏感,但是由於治療時間長,部分患者的依從性不佳,爲長期治療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因此,對這類患者普及全程管理的概念,才能確保長期治療的效果。

乳腺癌復發不是世界末日

姚貝娜、陳曉旭、阿桑,一提起這幾個名字,大家就想到乳腺癌這個“紅顏殺手”。早診斷(日常的體檢篩查)、早治療和規範治療,對乳腺癌的根治非常有幫助。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原來根治性治療後的患者,仍然有20%~30%的復發轉移,又或者因爲發現較晚,一開始就是轉移性乳腺癌的比例達3.5%~7%。按照最新統計,我國每年因乳腺癌死亡患者將近5萬,分別佔全球的12.2%和9.6%。然而,乳腺癌一旦復發轉移真的就那麼可怕麼?其實不然。乳腺癌復發轉移並不是世界末日。宋美齡77歲查出乳腺癌,經歷手術、復發,即使在缺乏新藥等治療手段的時代,最後也活到105歲。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