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大辭典 > 母嬰保健 > 寶寶發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寶寶發燒怎麼辦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體溫多少才正常?如何正確爲寶寶量測體溫?年幼的寶寶抵抗力較差,出現發燒的情況時,該如何照護?一旦發現寶寶發燒,該立即爲其退燒或送醫呢?對於寶寶發燒正確的觀念與照顧,是守護寶寶健康的關鍵!

寶寶體溫多少才正常呢

人體正常的體溫大約在36.5~37.5℃左右,由於新生兒腦部尚在發育、體溫的調節更容易受到外界影響。

因此出生後的4小時內,嬰兒室會比較密集爲寶寶量測體溫,之後約每8個小時測量一次,通常標準體溫爲36.5~37.5℃;

如果爸爸媽媽量出寶寶的體溫低於36.5℃時,需要特別留心觀察,除了觀察寶寶的生理狀況、精神活力表現外,可能要適時幫寶寶增添衣物、蓋被子,做足保暖工作。

許多新手爸媽較無經驗,不知該如何拿捏爲寶寶穿着衣物的多,常擔心寶寶穿得不夠暖,容易生病感冒。

其實爲寶寶穿着衣物的主要基本原則是比大人再多穿一件,視寶寶是否流汗或手腳冰冷調整增減。

事實上,讓寶寶感到最舒適的狀態,並非總是讓寶寶穿着厚重衣物或覆蓋着棉被,而是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視不同的季節,開啓冷暖氣,或電扇,須注意環境溫度的恆定,若是在夏季,不要讓冷氣或電風扇直接對着寶寶吹。

寶寶發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寶寶發燒怎麼辦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不同月齡,使用不同測量工具

1個月以下的寶寶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耳溫較不準確,可以使用電子體溫計量測腋溫或背溫,較簡單安全,測量時也較不會中斷寶寶睡眠,所以建議爸媽可考慮此方法。

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寶寶在喝奶時需要用力吸吮,還有哭鬧過後、洗澡後、穿着過多衣物時都會影響其體溫,因此要讓寶寶穿着適當衣物、隔一段時間之後再測量體溫。

耳溫槍的測量原理則是利用紅外線偵測來測體溫,因此,測量時要拉直對準耳道、測到耳膜溫度纔會準確。

由於新生兒的耳道狹窄、耳溫槍的測頭常無法完整地放入耳朵裏,因此,不建議3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耳溫槍;

此外,如果有中耳炎、耳朵結構異常者、耳垢或分泌物過多時也都可能會影響測量值準確度3個月以上的寶寶則可以使用電子體溫計測量腋溫或是肛溫,肛溫的測量值比較接近人體真正的中心體溫。

宜固定時間測量

人體的溫度,早上最低、下午最高,若要知道寶寶的體溫是否有變化,一天可以量一次,每天時間都要固定並且記錄下來。

寶寶發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寶寶發燒怎麼辦 第2張

發燒是人體抵抗發炎的正常反應

發燒是人體抵抗感染髮炎的正常生理反應,有助於白血球與淋巴球的免疫反應,以助身體殺死細菌及病毒,大部份的發燒反應是短暫且無害的,對人體具有保護作用與加速恢復的作用。

簡言之,發燒溫度的高低,並不能與疾病的嚴重度完全畫上等號,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反而可能延緩疾病的康復。

人體對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有調控機制。除非腦炎、腦膜炎等合併腦部發炎病變引起發燒,或是合併抽筋而引致腦部缺氧,或是體溫高達41℃以上,纔有可能對腦部造成傷害。

退燒的目的與方法

退燒是爲了減輕不舒適,並非治病!

發燒其實是一種警訊,表示身體的某些地方生病了,發燒本身還有幫助殺菌與提高免疫力的功能,一般父母急着想爲孩子退燒,最主要是因爲發燒時會令人非常不舒服。

例如,會出現頭暈、肌肉痠痛、噁心想吐等症狀,發燒的前期還會出現手腳冰冷,事實上,退燒的主要目是減輕孩子的不舒適,並非治療疾病!

發燒時宜多補充水分

寶寶在發燒時體內水分會藉由皮膚大量流失,所以補充水分是必要的。

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以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的量;而較大的嬰幼兒可吃些流質食物,如稀釋的果汁或水,水有調解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以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

藥物以外的退燒方法:溫水拭浴

家長可以利用溫水拭浴讓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達到退燒效果。將寶寶身上的衣物解開,利用約37℃左右的溫水毛巾全身上下進行搓揉,拭浴完第一遍,潮溼的皮膚表面因爲水分蒸發而變涼時,身體會有發冷的感覺,寶寶可能不喜歡。

此時,可以利用大浴巾蓋住寶寶身體,讓體溫不至於散失太快;

大約5分鐘過後,當體內的血液有循環到體表,體表的溫度又再度升高,可以再進行第二次拭浴。如此反覆進行3~4次之後,大部份人的體溫會逐漸下降。

切勿利用酒精拭浴

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用酒精擦拭,可能會引起血管收縮,或是短時間內急速帶走寶寶身體更多溫度,反而會讓發燒的寶寶更不舒服,對寶寶沒有益處。

寶寶發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寶寶發燒怎麼辦 第3張

經常造成嬰幼兒發燒的原因

新生兒與幼兒發燒的表現

新生兒因爲皮膚較薄,當有發燒的症狀時,皮膚容易漲紅,在外顯的表現上,寶寶活動力下降、哭鬧不安或嗜睡、喝奶量減少,也可能因爲奶量減少而導致大小便減少、尿尿的顏色較深。

相較之下,年紀較大的幼兒,除上述症狀之外,還可以透過玩遊戲,觀察他的整體精神與活力表現,因爲幼兒在不舒服時較容易出現全身倦怠無力、反應能力差、嗜睡等等狀況。

發燒的原因很多,各種感染都會發燒。嬰幼兒合併出現發燒的症狀,以感冒最常見,但是其他部位的感染一樣會引起發燒的現象,例如腦炎、腸胃疾病、中耳炎、尿道感染、玫瑰疹等等。

常見病毒感染後發燒:感冒

常見的感冒是病毒感染,發炎的區域是在咽喉、鼻腔、氣管黏膜的下層,當感冒時醫生所開的藥,只是在減輕症狀或是讓感冒的過程過得比較舒服一點。

過敏與感冒的症狀很相似,都常有打噴嚏、流鼻水或是鼻塞等症狀,那麼該如何判定嬰幼兒是過敏還是感冒呢?

其實,觀察孩子有沒有發燒現象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指標,如果有發燒現象,則其爲過敏的機率較小。如果發燒時並沒有出現感冒的症狀,不咳嗽、沒有流鼻涕、鼻塞,喉嚨也沒有發炎疼痛,那麼就要注意是否爲其他疾病所引起。

由於3個月以下嬰兒本身體溫調節中樞還未發展成熟、抵抗力也較弱,很容易經由接觸傳染致病。

因此,爸媽除了要注意爲小寶寶進行適當的保暖之外,若親朋好友想要來探視小嬰兒,也應特別注意,在接觸小嬰兒之前要記得用肥皂徹底將雙手清潔乾淨,若對方已感覺身體不適,更應婉拒其探視或接觸小嬰兒。

中耳炎

一般來說,中耳炎的細菌與病毒都是由鼻咽部的耳咽管進入,幼兒之所以很容易感染中耳炎,主是因爲相較於成人,幼兒的耳咽管比較短而且水平,又與鼻咽相連。

因此,當感冒(鼻腔受到感染)時,細菌或病毒比較容易進入耳咽管,進而引發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症狀,最明顯的就是耳朵痛、發燒,當孩子出現高燒不退、哭鬧不安、耳朵脹痛時,就應該積極就醫治療。

玫瑰疹

玫瑰疹也是病毒感染的一種,病原是人類皰疹病毒第六型,通常好發於6個月~1歲半左右的嬰幼兒。

幼兒玫瑰疹是也2歲以下小孩常見的感染疾病,典型的症狀是會忽然發高燒,且持續長達2~5天左右,39〜40℃左右的反覆高燒,並出現食慾減低、焦躁不安等現象。

若醫師檢查過後初步排除其他感染跡象且寶寶精神活動力佳,當寶寶高燒退去後就會出現玫瑰般色澤的紅疹子,這時候燒也差不多退了,疹子在之後也會慢慢自行消失,因此父母不用太過擔心。

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也會引起寶寶發燒,尿道、膀胱以及腎臟的任何一部分發炎,都稱做泌尿道感染,年齡較大的幼兒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會出現頻尿、小便痛,甚至小便失禁、腰痛等現象;

較小的嬰兒則有可能出現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常常無法在第一時間立即診斷出是泌尿道方面的症狀,所以診斷通常需要檢驗幫助。

當1~2歲的寶寶常出現不明原因發燒時,需考慮是否有泌尿道感染的可能,建議到醫院就醫,必要時做尿液檢查和培養,考量是否有膀胱輸尿管逆流的狀況或已感染到腎臟。

此外,平時父母在爲孩子清潔時應先用肥皂洗手、勤換尿布。

寶寶長牙也會發燒嗎

一般而言,寶寶約6個月左右開始冒出小小的乳牙,先從下排牙齒中間兩顆門牙開始,然後上排中間兩個門牙、外側兩顆門牙,然後下排外側兩顆門牙(此時大約1歲大左右)。

在3歲前後會長滿20顆乳牙。長牙前,寶寶可能會有流口水、牙齦不舒服或煩躁的現象,但是寶寶長牙時的體溫,頂多到37.8℃左右就會停止。

目前臨牀上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長牙跟發燒有關係,尤其當有38℃以上的發燒時,不一定是長牙時所造成的,建議父母仍需帶寶寶就醫找出原因。

寶寶發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寶寶發燒怎麼辦 第4張

寶寶體溫多少才正常?如何正確爲寶寶量測體溫?年幼的寶寶抵抗力較差,出現發燒的情況時,該如何照護?一旦發現寶寶發燒,該立即爲其退燒或送醫呢?對於寶寶發燒正確的觀念與照顧,是守護寶寶健康的關鍵!

觀察還是送醫

其實最主要是先了解如何正確量體溫,以及寶寶的正常體溫變化;此外,應密切觀察孩子精神狀態及活動力是否出現異常,孩子的精神狀況或是活力表現,是一大重要指標!

若精神活力一如往常,雖有發燒的現象,也不一定要立刻退燒。

發燒的有無、體溫的高低都不一定能代表疾病嚴重度,嬰幼兒生病時,重要的是觀察其症狀,例如,若同時有流鼻涕、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可能是感冒,先觀察記錄,可以在就醫時讓醫生更瞭解孩子的狀況。

不過,無論有無發燒症狀,如果家中寶寶出現下列症狀,不要懷疑,應立即就醫!

1、無法正常活動,例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會很喘。

2、3個月以下寶寶到達發燒溫度標準。

3、出現嚴重脫水症狀,例如尿量大幅減少或是哭泣時沒有眼淚。

4、意識不清楚、眼神呆滯、精神或活動力差。

5、皮膚出現紫斑、嘴脣及膚色發紫,或是手指、腳趾發黑。

6、呼吸暫停,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7、痙攣、肌抽躍、肢體麻痹、感覺異常。

8、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規則。

9、持續頭痛與嘔吐。

10、發燒持續超過40.1℃以上。

寶寶發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寶寶發燒怎麼辦 第5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