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0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月27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2015年北京市科技工作會議"在北京會議中心大會堂隆重召開。由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教授田偉院長帶領下研究的《基於影像導航和機器人技術的智能骨科手術體系研究及臨牀應用》科研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田偉表示:"今天作爲代表去領獎,是脊柱、創傷兩科合作的結果,應該感謝很多人的默默努力,也是醫院的榮譽。感謝大家的支持。"

據瞭解,北京積水潭醫院自2002年12月引進紅外線主動計算機導航系統,在國內率先成功開展了該技術在脊柱外科領域的系統臨牀應用研究。至今,共進行計算機導航輔助脊柱外科手術兩千多例,其中包括X線虛擬透視導航44例,CT三維導航108例,以及目前最先進的第三代導航--術中即時三維導航近2000例。X線虛擬透視導航和CT導航主要用於術中即時三維導航臨牀應用之前的時期,X線虛擬透視導航主要應用於腰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包括經皮微創手術),CT導航主要應用於頸椎和胸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自術中即時三維導航技術應用於臨牀,早期兩種導航技術即不再使用。

在不斷提高精確性的同時,如何最大限度的使脊柱手術微創化,減少手術的創傷和風險,一直是脊柱外科的熱點研究領域之一。由於術中即時三維導航技術很好的彌補了微創手術的不足,兩種技術的結合可保障微創手術在精確安全的條件下實施,因此,田偉教授提出了計算機輔助微創脊柱外科手術(computerassistedminimallyinvasivespinesurgery,CAMISS)的概念。至今,積水潭醫院已成功完成頸胸腰椎CAMISS手術200多例,術後效果良好。導航技術使傳統的微切口手術成爲真正意義上安全、有效的微創手術,同時也使許多傳統手術微創化成爲可能,是脊柱外科手術的一次革命。

我國骨創傷機器人的研究始於本世紀初。在國家863計劃的滾動支持下,北京積水潭醫院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醫療機器人研究的優勢單位,基於國內臨牀實際並結合國際發展態勢,提出了醫療機器人模塊化的設計思想,並選擇長骨骨折髓內釘內固定術爲切入點,突破了骨創傷機器人構型、雙平面定位算法、機器人臨牀操作規範等基礎性關鍵技術,研製了我國第一套骨科機器人原型系統--小型雙平面骨科機器人系統。2004年12月9日,該系統在積水潭醫院成功完成了我國第一臺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脛骨骨折髓內釘內固定手術。小型雙平面骨科機器人系統的出現,是我國醫療機器人發展的一個標誌性技術突破。

在科技部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國內首個骨科機器人產品標準"骨科機器人導航定位系統"誕生,並獲得了我國第一個醫療機器人Ⅲ類(最高等級)器械註冊證(國食藥監械準字[2010]第3540188號)。截至2014年7月底,該骨創傷機器人產品已成功完成598例臨牀手術;統計數據顯示,機器人定位精度達0.8mm,術中X線輻射降低70%,顯著提升了手術質量,整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