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東莞構建15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

東莞構建15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9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全市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88所,每年爲羣衆省10億元醫療費,東莞醫保滿意度居珠三角九市首位。

東莞構建15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

日前,石碣涌口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黃柳芬來到了居民何女士家進行產後訪視,指導她爲剛出生10天的小寶貝進行新生兒撫觸。作爲一對一的“產後家教”,黃柳芬上門指導的內容很多,從抱孩子、哺乳的姿勢到嬰兒的洗澡水溫、撫觸,從嬰兒包裹到母乳餵養,從“坐月子”的禁忌到康復鍛鍊等,手把手地指導產婦和家屬。

這溫馨的一幕正是東莞市社區衛生工作推出的一項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項目—產後上門訪視的情景。

今年8月開始,東莞對社區門診就醫政策再進行微調,允許部分參保人擁有兩個門診就醫點,並下調轉診上級醫療機構的支付比例,引導羣衆小病到社區就醫。

這是繼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之後,東莞社區衛生服務建設緊貼市民需求、繼續探索特有的服務模式的新舉措。

今年上半年,東莞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達621萬人。隨着外來務工人員在校就讀子女(近百萬人)參保試點的擴大,以及非本市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政策的落實,醫保制度基本覆蓋全市常住人口。

9月28日,根據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公佈的《2013年度珠三角九市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公衆意見電話調查報告》,東莞市醫療保障滿意度以81.97的高分位居珠三角九市首位。

社區看病人均50元左右

50多歲的葉連喜現在至少每個月要去一趟寮步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是有哪一次沒去,醫生就打電話來了。”

葉連喜是廣東東莞市寮步鎮藥勒村的村民。2009年,在寮步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的健康普查中,她被查出患有高血壓,此後每個月她都要到該中心檢查、取藥以及接受醫生有關高血壓防治的健康輔導。

今年,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第三屆“我身邊的社區衛生服務”主題宣傳活動,寮步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獲得了“羣衆滿意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羣衆滿意的社區醫生”、“羣衆滿意的社區護士”稱號。全省獲得榮譽稱號的單位和個人共12名,東莞獲得榮譽稱號有6名。

據介紹,東莞市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5年以來,全市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88所(服務中心33所、服務站355所),基本建成市、鎮、村(社區)三級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網絡,市民步行15分鐘可就近獲得基本醫療衛生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居民就診。2009年至2013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每年就診人數分別達775.1萬、1215.2萬、1432.8萬、1497萬、1243.6萬人次,佔全市醫療機構門診總量的15%、21.1%、24%、21.21%、25.9%,人均門診費用分別是48.6、47.7、50.2、53.6、52.1元。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8年10月實行社區首診制後,每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爲羣衆減少醫療費用達10億元人民幣,有效地減少了病人的醫療費用,並引導參保人確立“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的就醫觀念。

居民的健康“政府管”

在10月9日國家衛計委舉行的例行發佈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宣傳司副司長宋樹立提出,我國將適時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啓動分級診療試點,要求各地通過推進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建立社區首診和“守門人”制度。

社區首診制是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的最根本保證,這一做法,東莞走在了全國前列。

2008年,東莞在啓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運行的同時,着手建立全市城鄉一體化的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這種制度,就是將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社保定點醫療機構,堅持社區首診,規定社區居民必須按屬地原則到指定的社保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可享受規定範圍內基本醫療費用最高報銷70%。

“正是有賴於財政、社保、物價、人力資源等多個部門功能上的配合,我們的社區首診得到了很好的落實,醫保政策的槓桿作用在東莞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東莞市衛生與計劃生育局局長金行中說,“全國都在研究如何落實社區首診制,東莞率先有效地引導了居民的就醫行爲。”

除了建立社區首診制外,東莞社區衛生服務從改革之初,就堅持“政府辦政府管”。廣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王家驥認爲,政府是第一責任人,這是東莞社區衛生服務的最大特色。

據統計,2010-2012年,市鎮兩級財政總投入分別爲2.31億元、2.67億元、2.75億元。社區醫療實施收支兩條線,落實財政的兜底作用,保證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穩定、有序運行。

目前,東莞已有5所全國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石碣、麻涌等2所廣東省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示範中心數量佔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數的21.2%,位列全省地級以上市前列。2014年5月,廣東省2014年家庭醫生式服務能力建設師資培訓班在東莞召開。來自全省36個試點地區的業務骨幹430多人,到東莞7所省級以上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實地觀摩實踐,分享學習家庭醫生這一新型舉措的東莞經驗。

“首診在基層”模式形成

經過5年多的發展,東莞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已經基本建成,接下來,如何深化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的管理體制、人事分配、補償機制等領域綜合改革,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內涵建設,成了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新的挑戰。

2014年初,東莞市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東府辦[2014]17號),爲下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意見》提出,重點要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在人事制度改革、落實績效考覈制度、建立全科醫師制度、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試點工作等方面有所突破。

同時,《意見》鼓勵有條件鎮街實行“同工同酬”待遇,並實行公開招聘,競聘上崗,強調積極探索醫務人員收入合理增長機制。這一舉措不僅留住了一線醫護人員,還建立了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社區醫生更好地進行服務。

此外,在4月份,東莞又出臺了《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實施意見》,這是對人才培養具體的措施,包括了對全科醫生要求的“5+3”的培訓,形成統一規範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和“首診在基層”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模式。5月份,東莞在寮步、大嶺山兩鎮試點家庭醫生制度,繼續深化社區衛生服務模式。

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建華指出,衛生醫療事業事關民衆的健康,也是民衆最關心最現實的重大利益問題,是一項非常艱鉅複雜的改革任務,東莞將把醫改認真地落到實處,儘快取得成效,讓民衆感受到醫改帶來的實惠,從而更加關心、更加支持並參與到推動改革工作中來。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東莞市市長袁寶成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醫療領域的改革,市民能直接得實惠,爲此,東莞將加強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資源配置,落實醫藥分開等制度,推動公共服務公益化水平不斷提升。

社區衛生服務的水平,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體現,上述突破錶明東莞正加強綜合協調,讓更多市民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做好羣衆的“健康守門人”。

撰文:歐雅琴攝影:胡國球

釋題·社區衛生服務模式

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赤腳醫生”,到五年來建立的全科醫生“單車團隊”,再到今年全省以東莞爲試點推開的家庭醫生式服務,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發展的每一個節點,東莞均以先行先試的勇氣,走在改革的前列。

特別是近年來,東莞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條適合自身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明確“政府辦政府管”的公益性管理體制,實施收支兩條線的財政保障和監管制度,讓身兼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6大職能於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逐漸擔任起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目前,全市建成並投入使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88所,其中有5所全國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所廣東省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建成市、鎮、村(社區)三級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網絡,市民步行15分鐘可就近獲得基本醫療衛生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首診在基層”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框架基本形成,全市城鄉一體化的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初見成效,2013年東莞醫保滿意度居珠三角九市首位。

東莞社區衛生服務的改革符合國家醫改“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主要做法和經驗得到了國家和省的充分肯定。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