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醫改將邁入爬坡過坎關鍵期,利益調整更加複雜

醫改將邁入爬坡過坎關鍵期,利益調整更加複雜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3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醫改將邁入爬坡過坎關鍵期,利益調整更加複雜

醫療界人士認爲,醫改遵循先易後難、先基層後中心、先農村後城市的辦法逐步推行,多數地區已具備了較好改革基礎,醫改紅利不斷釋放。下一步,醫改將邁入爬坡過坎關鍵期,利益調整更加複雜,深化改革面臨醫療資源結構失衡、基層改革積極性有待激發等難題。

醫改紅利不斷釋放

冬日的夕陽餘暉透過窗戶照進診室,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門峽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生王有桂送走一位子宮肌瘤手術複查的患者,才端起杯子喝了下午的第一口水。在基層工作26年的王有桂對醫院這幾年的變化如數家珍:加入縣域醫聯體,從縣人民醫院請來專家定期指導;鎮醫院人事、固定資產等交給縣醫院託管,醫務人員收入明顯增加;省裏培養的全科醫生今年夏天來報到,患者逐漸變多……

不止王有桂,親身經歷醫改之路的許多基層醫務人員對醫改都有類似的看法。在2009年啓動的新一輪醫改的推動下,各地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地方政府按照中央部署,織起全民醫保兜底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面覆蓋城鄉居民,鄉村醫療機構硬件加強、功能提升,醫改紅利不斷釋放,不僅贏得羣衆稱讚,也讓廣大基層醫務人員更有信心。

醫療界人士普遍認爲,醫改遵循先易後難、先基層後中心、先農村後城市的辦法逐步推行,多數地區已具備了較好改革基礎,期待推廣更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使醫改不斷取得突破。

同時,醫改深水區“暗礁”凸顯,也是不少業內人士的共識。北京醫院院長曾益新、青海省衛計委主任張進京等認爲,一、二級醫院在前期獲得政策和資金扶持後,硬件得到高標準建設,基層首診能力、大病篩查、康復保健能力有很大提升,醫院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但是,隨着改革深入,三醫聯動不足、衛計部門唱“獨角戲”現象仍較爲突出,面臨着如何優化已有資源、調整存量結構、系統推進改革等問題。

醫改進入爬坡過坎期

“大醫院永遠少一張病牀。”安徽省立醫院院長許戈良的感嘆,道出了不少公立醫院的尷尬。“有人認爲是醫院盲目擴張,可患者都希望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病房滿了,新來的病人躺在門口,我們能不管不顧嗎?”許戈良說,公立醫院既要在市場環境中努力養活自己,還需着力體現公益性,這是公立醫院,尤其是大醫院在深化醫改過程中面對的難題。

受訪人士認爲,醫改進入爬坡過坎關鍵期,利益調整更加複雜,深化改革面臨醫療資源結構失衡、基層改革積極性有待激發等難題。

鄉鎮等基層衛生院的改革積極性有待激發。青海省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董事長、總院院長王東超說,他以前是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負責人,成立醫療集團後,他現在管理整個集團內縣、鄉、社區等多家醫療機構,政府放權把人、財、物、藥等交給醫療集團統一管理,“我現在盡全力解決好醫院圍牆之內的事,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但是,處於縣級與村級之間的鄉鎮一級衛生院,過去長期被弱化,改革積極性還有待激發,基層醫療衛生資源水平和人員管理不平衡問題將在一段時期內影響醫改成效。”

“醫保在深化醫改、促進‘三醫’聯動(即醫療、醫保、醫藥改革聯動)方面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一系列醫保政策改革的初衷,都是爲了保基金安全和羣衆獲得感。但是,一些醫院還沒有充分認識到‘三醫’方面存在的種種矛盾背後,既有醫療服務供給總量不足的問題,又有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不同級別醫院之間醫療資源配置結構失衡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後者更爲突出。”吉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省社會保險管理局局長王喆說。

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是深化醫改的一個切入點。去年9月,福建省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正式成立,將人社廳、衛計委、民政廳、物價局等涉及醫保的職能全面整合。整合後的醫保基金管理中心,由於與負責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藥品招採的部門均隸屬於醫保辦,當地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有望提質增速。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等專家認爲,醫改深水區千頭萬緒,“三醫”聯動是關鍵,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可作爲深化醫改的切入點和着力點。“醫保支付方式直接涉及供需雙方的切身利益,因而其聯動反應非常靈敏。不同的醫保支付方式各有利弊,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服務、機構和特定的績效目標,採用不同的醫保支付方式。”

預防與治療水平協同推進

採訪中,不少醫療界人士吐苦水,直言壓力大。但當記者問及改革前景,大多數人都滿是擔當情懷和前進信心。他們認爲,醫改作爲世界性難題,深化改革的擔子仍然很重,下一步可完善制度設計,通過加強預防,讓羣衆“不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同時有效提振醫務人員積極性,把醫改不斷向縱深推進。

要把更加重視預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爲深化醫改的戰略舉措。青海省紅十字醫院院長甘立軍、安徽省天長市人民醫院許長鬆等認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醫改的最終目標,解決好“看病”這個戰術問題既實際又緊迫。但是,更爲重要、也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防病”這個戰略問題,即如何讓羣衆“不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一方面,可加強醫療衛生專業隊伍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健康教育投入、創新健康教育手段,實現“國民基本健康素養全覆蓋”,實現“全民健康,全民參與”。

加強協同、形成合力,完善深化醫改的機制保障。醫改上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社會關注度高,不僅牽扯管理、運行、投入、價格、監管以及分配、考覈評價體系,也與發改、財政、人社、編辦等部門密切相關,下一步各部門需打破機制障礙形成合力,完善協同合作的運行機制,把責任交叉的領域劃清楚,對責任落實不力的進行考評和問責。

提振醫務人員積極性,增強深化醫改的內生動力。劉遠立、許戈良等認爲,無論是遠期目標“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還是近期目標“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深化醫改都離不開醫務人員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建議增強醫務工作者在醫院運營管理、薪酬設計中的自主作用,激發他們支持醫改、參與醫改的積極性,同時,注重發揮醫療行業的自治自律作用。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