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注意 別再被“酸鹼體質”僞科學忽悠啦

注意 別再被“酸鹼體質”僞科學忽悠啦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3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美國一樁有關“酸鹼體質”說法的訴訟在國內引起較大反響。屢次被訴的“酸鹼體質”說法的鼓吹者羅伯特楊,這次被法院裁定賠償給一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的鉅款,因爲他實施的“鹼性療法”不僅沒治癒患者,反而讓患者癌症擴散,錯過治療機會。儘管近十餘年,醫學、科學、科普界人士一直在澄清“酸鹼體質”說法的僞科學實質,但市面上仍存在衆多宣傳改變“酸鹼體質”的保健、飲食產品等,而與此關係微妙的“弱鹼性水”產品,也被指只是炒作概念。

注意 別再被“酸鹼體質”僞科學忽悠啦

鼓吹“酸鹼體質”的“洋大師”栽了

此次被訴的羅伯特楊是“酸鹼體質”說法的鼓吹者,他曾寫作《pH奇蹟》系列暢銷書。這位“洋大師”認爲,人體有酸性、鹼性的區別,酸性會導致癌症、肥胖、骨質疏鬆等疾病,身體處於鹼性環境才能保持健康;他認爲,食物分爲酸性、鹼性兩類,比如紅肉、糖、蛋奶製品、酒精等屬於酸性食物,蔬菜、水果、穀物、魚等屬於鹼性食物,應該採用鹼性飲食。不過,這位“洋大師”被美國檢方公開扒皮,他的學歷是野雞大學的,他不是醫學、生物、營養等任何相關學科的學者,也沒有行醫資格,稱之爲江湖騙子並不爲過。

然而,國內不乏“酸鹼平衡”說法的響應者,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聽到過相關說法,比如“吃肉會變酸性體質”,“酸性體質容易產生健康問題”,“鹼性體質容易生男孩”等。衆多打着改變“酸鹼體質”名號的保健和飲食產品也由此而生。

“酸鹼體質”說法是僞科學

所謂“酸鹼體質”的說法從未得到科學證實,十多年來,科學者、醫生和科普工作者一直澄清這是一種僞科學。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家雲無心指出,“酸鹼體質可以算作僞科學概念”。科普作家、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孫亞飛甚至說,“‘酸性體質’的說法說是僞科學已經是很客氣的了,我個人認爲這根本是反科學,因爲僞科學大多是難以證明的命題,科技發達了真的有可能轉正,反科學理論的創立者大多心術不正,明知自己胡說八道還要拼命去維護所謂的理論。”

此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澄清說,“有關食物酸鹼性質的宣傳主張‘選擇食物要注意酸鹼平衡’,並且特別強調酸性食物對健康有害。這些宣傳在我國居民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這些說法缺乏科學依據,因而不值得提倡。”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葉盛表示,“如果人與人之間酸鹼環境真有差異,大家體內的酶就要在不同的pH值下工作了,工作效率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因爲酶對酸鹼環境很敏感。大家想想看,發燒高個幾度,我們的酶系統都快停擺了,讓我們難受得要死,更別說pH值有變化了,所以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食物不改變人體內酸鹼平衡

實際上,酸鹼平衡是正常人體內環境的常態,一般意義的飲食不會改變這一點。美國癌症研究學會曾對“酸鹼平衡”說法進行澄清,他們的研究證明,要通過飲食將人體內的細胞環境改變成低酸、不利於癌細胞生長的環境,並不可能。美國癌症研究學會指出,人體的酸鹼平衡由多種機制嚴格調控,避免並選擇特定食物不會改變人體的酸鹼水平,反而全面違背科學。

此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表示,“人類在長期適應膳食條件下,體內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緩衝系統和調節系統,以保障內環境(主要是血液)的酸鹼平衡。”“健康人血液的pH值恆定保持在7.35-7.45的範圍,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改變,除非在消化道、腎臟、肺等器官發生疾病造成人體代謝失常時,纔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文獻檢索未見因爲日常攝入食物不同引起健康人血液pH改變的研究資料,也未見到因爲血液pH變酸而致有關慢性病增加的科學證據。”

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喻劍舟在科普文章中表示,“酸鹼體質”的說法顛倒了因果關係,“是某種疾病或服用某些藥物纔會導致pH低於7.35,即酸中毒,而不是‘酸性體質’導致疾病。”

“酸鹼食物”的分類沒有意義

“酸鹼體質”是僞科學,那麼“酸鹼食物”的說法呢?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知名營養師顧中一表示,食物酸鹼性在營養學中已經不大提及,“營養學理論所說的食物的酸鹼性不是直接測一下食物的pH,看它是酸的還是鹼的,而是指食物代謝之後的產物大約是偏酸性還是偏鹼性,因爲這意味着它能給人體整體的酸鹼負荷產生一定的影響。”

雲無心則指出,“酸鹼食物”能夠自圓其說,只不過這個分類沒有意義而已。喻劍舟也認爲,“胃酸是pH爲1-2的強酸,胰液是pH爲8.8的強鹼,食物在胃中會變成酸性,進入腸道又會被中和爲鹼性,並不能對血液和組織中產生很大的影響。總之,就是吃啥都會先變成酸性,再變成鹼性。所以食物本身酸鹼度就沒啥意義了。”

“弱鹼性水”不稀奇自來水也是

“酸鹼體質”僞科學說法不僅讓那些打着保健名義的保健品找到了商機,還與另一種大家日常飲用的產品“弱鹼性水”有着微妙的關係,相關產品的企業也一直爲“弱鹼性水”營造出“有益健康”的形象。比如多款天然礦泉水飲料“呈天然弱鹼性,接近人體內環境數值”之類,號稱“喝水就喝弱鹼性水”。而某“弱鹼性”天然礦泉水產品的公司官網甚至宣稱產品有醫療保健作用。

從水本身而言,的確有酸鹼性,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飲用水酸鹼度範圍(pH值)爲6.5-8.5,因此,“弱鹼性水”概念在科學上不存在問題,但尷尬的是,“弱鹼性水”並不稀奇,自來水就是“弱鹼性水”。

以北京爲例,北京水務局公佈的2017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市區出廠水水質指標(106項)檢測結果中,pH指標的檢測結果範圍爲7.64-8.12。而某產品的pH值標爲7.3±0.5,因此,不誇張地說,北京的自來水基本也是“弱鹼性水”。

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看來,鹼性水是商家制造的“商業概念”,北京地區的自來水呈弱鹼性,要喝鹼性水,“沒有必要額外花錢,喝自來水就夠了”。

“弱鹼性水”是否“健康”無定論

另外,“弱鹼性水”宣稱健康功能,違反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規章及其精神。原國家衛計委制定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標籤說明書管理規範》規定,涉水產品標籤和說明書中不得標註:明示或暗示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內容;虛假、誇大、使消費者誤解或者欺騙性的文字、圖形以及與生活飲用水無關的內容;“酸性水”、“鹼性水”、“活化水”、“小分子團水”、“功能水”、“能量水”、“富氧水”等內容。

2015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佈消費提示稱,人體酸鹼平衡是喝水難以改變的。“弱鹼性水有益身體健康的說法是某些商家炒作起來的認識誤區。”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企業還因旗下飲用水產品的酸鹼問題發起訴訟,但當時法院的認定是,“飲用酸性水或鹼性水對人體的影響尚無定論”。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