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陳秀: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

陳秀: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2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名家介紹

陳秀: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

陳秀,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現任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博士後工作站指導老師。兼任全軍心胸血管外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胸外科及心血管外科分會委員。擅長體外循環下心臟直視手術,以及瓣膜替換、冠脈搭橋、機器人胸腺瘤切除、心臟腫瘤切除等手術,對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治有深入研究。

門診時間:週五上午

名家語錄

在醫學領域,前進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困難不能繞着走,一定要勇往直前。

提起第二炮兵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陳秀,病人們都說“陳主任態度和藹、醫術精湛”;同事們則評價“他是個敬業如癡的人,做起事來一定要堅持到底。”

懷着期待和敬佩,記者見到了陳秀教授。他近1米9的高大個頭,與他面對面似乎很有“壓力”,可交談起來卻又格外溫和可親、讓人信任。就像聽故事一樣,他與部隊、與醫學的淵源緩緩展開在我們面前。

在困難中帶活一個科室

從小長得“高大威猛”的陳秀,夢想成爲一名真正的男子漢,對綠色的軍隊和鋼鐵一般的軍人有着一種特殊的嚮往和憧憬。雖然考進了醫學院,可“部隊情結”卻深深在心裏紮了根。

2000年,已經是一名優秀外科大夫的陳秀從解放軍總醫院博士畢業後,多家地方醫院希望聘請他,但都被他一一婉言謝絕,懷着對軍隊的深厚感情,陳秀毅然來到了二炮總醫院,終於圓了自己的“綠色夢”。

其實陳秀心裏很清楚,二炮總醫院前身是北京軍區的一家中心醫院,組建時間短、基礎差、底子薄,沒有像樣的設備,不能獨立開展開胸手術。即使收了病人,也要請外院專家主刀才能實施手術。面對這樣的僵局,他暗暗發誓:既然來了這裏,就要幹出點名堂來,把手術開展起來,讓科室發展起來,絕不能愧對自己的選擇。

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陳秀向自己發起了“進攻”:結合科室現狀想辦法,能買的買、不能買的借!於是,他帶着同事們四處藉機器、買設備,大到體外循環機,小到一根動脈穿刺針,無不浸透着他的心血。因爲人手不夠,有時,從病人的門診收治、術前準備、手術主刀到術後監護,全由他一個人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去準備、實施,住在病房、吃在病房,直到病人安全出院。

當時,在新組建的泌胸外科中,除了一名護士長,其他醫護人員均未經過專業訓練。陳秀果斷挑起了“傳幫帶”的重擔,手把手地教大家心胸外科手術、護理的注意事項,哪怕打個手術結,也要反覆示範、監督……回憶起這段經歷,陳秀笑着說:“這比自己做手術累多了,因爲心是提在嗓子眼上的。可我來這裏就是爲了帶出一個強大的團隊,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在陳秀的帶領下,一個像模像樣的科室很快脫穎而出,打響了心胸外科的“第一槍”。2001年春天,上級首長來醫院調研時,陳秀憑藉精湛的技術成功獨立完成了首例體外循環下心臟直視手術,填補了醫院該領域的技術空白,標誌着醫院心胸外科專業已具備現代醫院水平。隨後,他們還相繼開展了食管上段、中段、下段手術,肺段、肺葉切除,縱隔腫瘤切除,膈肌裂孔疝修補,大塊胸壁缺損重建等一系列高難度手術,讓同行刮目相看。

讓先心病患兒重獲新生

做兒童先天心性心臟病修補手術,是陳秀的“絕活”。因爲外表剛毅的陳秀,卻有着一顆善良、柔軟的心。

“先心病的孩子太可憐了,我是醫生,決不能坐視不管。”從8年前開始,陳秀就一直四處尋找社會力量,爲貧困先心病家庭分憂。他在全國發出了“讓每一名兒童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求助信號,希望讓更多先心病孩子早日擺脫病痛。2006年,陳秀與中國兒童希望救助基金工作部共同開展了先心病兒童的“愛心助醫活動”;並在醫院設立了“愛心病房”,專門刻了一枚印章,蓋在先心病孩子的所有檢查申請單上,以方便爲他們開啓“綠色通道”。

先心病患兒來自全國各地,病情普遍偏重、複雜。陳秀常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絕容不得半點馬虎和大意”。他和團隊針對每名先心病患兒體質和病情,反覆推敲,認真研究手術方案。曾經有一位山西的4歲男孩小華,心血管多部位發育異常,同時伴有動脈導管未閉、大室間隔缺損、重度肺動脈高壓等,治療難度非常大。陳秀反覆研究病情,最終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經過5個小時的奮戰,一臉疲憊的陳秀微笑着走出手術室,身後的助手向大家伸出了一個大大的“V”字手勢,人羣中終於迎來了一片歡呼。

在陳秀的幫助下,如今,已有數百名貧困先心病兒童從二炮總醫院走向了健康,臉上重新綻開了笑容。他們又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合作,成爲“天使陽光基金”定點醫院之一,籌集善款不定期爲一些貧困先心病患兒實施手術,爲貧困先心病兒童送去關愛。

“生命無價,病人至上”

心胸外科經常會遇到病情複雜、危險性大的病人,可陳秀常說:“患者來到醫院,就是想把病看好,即使再難再重,也要不惜一切代價去嘗試,如果縮手縮腳,就是醫生的嚴重失職!”

在陳秀看來,尊重患者的生存權,是對每一名醫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曾經有一位70歲老人,患縱隔巨大胸腺瘤,壓迫心臟及大血管,這位病人同時還有喘息性氣管炎、冠心病,喘口氣都十分困難,走了很多醫院都不願收治,生命危在旦夕。家屬抱着“試試看”的心態,找到了陳秀。

“主任,病人沒希望了!”有人建議放棄治療。可陳秀十分嚴肅地拒絕了:“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面對難題,醫生更要想辦法去解決,畏縮不前絕不是好醫生的作風。”他反覆研究,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爲老人制訂了最佳手術方案,最後採取手術修復的方法,硬是把老人從生命邊緣拉了回來。手術成功的老人激動地握着陳秀的手:“陳主任,是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啊!”

在心胸外科,長年危重病人多、手術病人多、臥牀病人多。面對這樣的“三多”,陳秀叫響了“一切爲了病人、病人就是親人”的口號,每天超負荷工作,並把這句話作爲病房的“服務宗旨”。爲了解除病人的思想壓力、給住院的老人排遣寂寞,手術之餘,他還經常帶着醫護人員給病人講故事、說笑話、拉家常,這個在外人眼裏看似“多災多難”的病房裏,時常笑聲不斷。

“生命無價,病人至上”,讓每一位病人能夠早日康復,是陳秀最大的願望,也是這一生的奮鬥目標。(莫鵬)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