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耳朵上有這小孔會遺傳要開刀

耳朵上有這小孔會遺傳要開刀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0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耳朵旁邊有這樣的小洞嗎?老一輩的人把它叫做“倉眼”,也有人叫它“聰明孔”。願望很美好,實際這個小洞真正的名字叫“耳前瘻管”,是一種先天畸形!

耳朵上有這小孔會遺傳要開刀

很多人成年後仍然有。注意!可別小看這小小“聰明孔”,一不留神輕者發炎流膿,重則需要手術!

小小“聰明孔”關鍵時候常“鬧事”兒

這兩天,醫院收治了一名小患者橙橙(化名)。橙橙出生時,父母就發現他兩側耳朵都有“倉眼”,但是幾年來一直沒有感染、發炎,也就沒做什麼處理。可就在前兩天,由於右側“倉眼”感染,紅腫,疼痛難忍,他不得不接受切除手術。

一定要注意,這種病不僅出現在小孩身上,成年人也有可能發作。

專家介紹,很多病發是在孩子中考、高考等學習緊張時,成人往往是在工作最關鍵、壓力大的時候。

有網友就因爲自己的“倉眼”受了不少罪,感染嚴重的時候,早上醒來臉上大片的膿血,痛苦不堪。後經手術才徹底解決問題。

大多都是人生關鍵時期發病,而且一旦發病,病人非常痛苦,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所以目前臨牀上,即便一側病發,一般建議兩側同期手術。

“聰明孔”的由來

據介紹,“聰明孔”在醫學上被稱爲“先天性耳前瘻管”,是一種先天遺傳性病變,是胚胎時期耳朵上應該閉合的地方沒有閉合好,留下了小孔。

雖然只是表面上有一個小孔,但內部走向、分支非常複雜,一旦感染,常常會反覆發作。

感染一次就會反覆發作,手術不可少

如果注重生活細節,這個耳前瘻管或許一輩子不會興風作浪,但一旦發生感染,今後就會反覆發作,這種情況下就應該選擇時機把它徹底切除。

管道內的皮膚組織是會脫皮的。如果管道太長,脫下來的皮無法排出來,就會堆積,加上繼發細菌感染,就會發生炎症,出現紅腫疼痛、腫脹、膿性分泌物增多等繼發病變,最終形成膿瘻和瘢痕。

醫生說,在臨牀上耳前瘻管局部瘙癢,有分泌物溢出或繼發感染時,應予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療;如果耳前瘻管繼發膿腫形成,則需待感染控制,局部痊癒後,再行瘻管切除術,以免再次感染造成其他的不良影響。

醫生提醒:注意細節可減少感染

“聰明孔”隨時都有可能發炎,預防就顯得十分關鍵。爲此,醫生給出以下建議:

1.在飲食上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海鮮等發物。

2.因爲身體抵抗力差的時候,容易受到炎症侵犯,爲此平時要多鍛鍊身體,提高抵抗力。

3.沒有感染過的瘻管注意不要用手去擠壓,耳癢的時候也不要反覆揉搓,以保護局部清潔,防止發生感染。

4.洗頭、洗臉、洗澡時,不要將水碰到耳孔,儘量保持該部位乾燥。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