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腫瘤要因病施治

腫瘤要因病施治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0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常有患者問道:治腫瘤,是不是化療、放療、靶向等手段一起用上更有效?就像教育要因材施教一樣,惡性腫瘤治療也要因病施治。一般而言,早期惡性腫瘤,醫生會建議儘可能手術,根據切下來的腫瘤標本及手術過程中觀察到的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後續放療、化療及靶向治療等。

腫瘤要因病施治

如果發現時腫瘤體積過大,或在體內分佈較分散(遠處轉移),或腫瘤位於重要器官或大血管附近,醫生可能不會建議手術,而是進行放療或多種治療手段同時治療。比如,巨塊型肝癌就不建議手術,直徑小於5釐米的肝癌則首選手術;鼻咽癌常位於顱骨深部,周圍結構複雜,手術風險高,而它對放療比較敏感,因此放療就是鼻咽癌的第一選擇,類似的還有垂體腫瘤。很多惡性腫瘤早期通過手術切除或根治性放療,都可獲得良好療效,從而提高患者生存率。發現時已是中晚期或復發轉移的患者,治療可能要多管齊下,一部分患者也能獲得長期生存。比如,有肺部轉移的結直腸癌,可能建議先做2~4個週期的化療後複查。若腫瘤控制較好,醫生會建議做分部性結直腸腫瘤及肺部轉移病竈的切除;如有相關靶點基因的突變,醫生還會建議同時進行靶向治療。現代醫學對腫瘤治療越來越強調規範診療,也更加註重個體化。比如胃癌早期,腫瘤僅發生在胃黏膜較淺表的局部,沒有其他部位轉移,單純手術或胃鏡下切除就可治癒,手術後定期複查即可。如腫瘤長到胃壁更深的層次如深肌層,或在胃周圍淋巴結中發現癌細胞,單純切除可能就不夠,醫生判斷復發可能性較大時,會建議術後化療或化療+放療。有的胃癌病人,發現腫瘤時已出現肝臟、腹腔轉移,手術不能全部切除,則不建議手術,而是進行放化療。如存在某些基因如Her-2陽性,則分子靶向治療可能效果更好。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