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飯後養肝護肝需注意的事項

飯後養肝護肝需注意的事項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7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健康的身體是很重要的,沒有好的身體我們寸步難行,所以,保養好自己的身體真的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大家知道我們肝臟如果出現問題都有哪些信號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飯後養肝護肝需注意的事項

一、肝臟“呼救”五大徵兆

徵兆1、容易喝醉

有些人,平時酒量很大,然而現在變得喝一點之後就感覺“醉了”,這種徵兆提醒您肝臟功能下降,肝受損了,肝臟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謝物乙醛。

徵兆2、粉刺增多

人體內黃體荷爾蒙起着促進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臟則能破壞黃體荷爾蒙,調整荷爾蒙平衡。因此肝臟功能降低會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終導致粉刺叢生。

徵兆3、傷口容易化膿感染

肝臟對人體代謝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臟功能受損的話,皮膚再生就會受到阻礙。另外,肝臟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細菌。

徵兆4、鼻頭髮紅

所謂“紅鼻子”就是鼻頭部分的毛細血管擴張形成的。雖然“紅鼻子”並不一定是肝臟受損導致的,但女性在肝臟功能降低、荷爾蒙紊亂時容易出現“紅鼻子”。

飯後養肝護肝需注意的事項 第2張

徵兆5、臉色發黑

肝臟對鐵的代謝起着重要作用,平時肝臟內積蓄有鐵成份。肝細胞遭到破壞的話,肝細胞內的鐵會流入血管,使血液內鐵成份增加,導致臉色發黑。這種症狀最容易在男性和閉經後的女性身上出現。因此,當出現臉色發黑徵兆時,一定要警惕是否肝受損了,並要及時護肝。

二、養生舒肝:按摩7大“撒氣穴”

每個人都有脾氣大的時候,然而脾氣大易傷肝,不利於養生保健。中醫認爲,脾氣大易引起肝氣鬱結,按摩身上的7大“撒氣穴位”,即能緩解情緒波動,又能達到舒肝養肝的養生保健作用。

中醫認爲,肝氣鬱結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緒抑鬱不舒引起的,可表現爲脾氣大,臉部長斑,黑眼圈等症狀。其中情緒問題大多來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養生,必須改掉脾氣大的毛病,以避免傷肝。除了調解心情養生外,還可通過按摩身上的7大“撒氣穴位”來舒壓。

1、角孫穴、風池穴和太陽穴:3大穴位是頭上的“撒氣穴”。按壓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腦、舒緩疲勞、焦慮的養生保健作用,可治療頭痛,眩暈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孫穴後會打嗝,說明按摩養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個穴位對於着急生氣後兩肋脹痛、乳房脹痛的人更有益。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個“撒氣穴”。前者(位於兩乳之間)有寧心神、除悶的養生作用。按摩時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5秒,休息3秒。生氣時往下捋100下,可以順氣,對岔氣也有很好的養生作用。

用拳頭敲打肩井穴可緩解頸疲勞、使大腦供血充足、治療頭痛。按摩肩井穴位還可以改善乳房脹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太沖穴和足三裏:是下肢的2個“撒氣穴”。按摩太沖穴對愛發火和憂鬱的人都有舒緩作用,尤其對高血壓、頭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養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裏,在舒肝理氣的同時,還對便祕、腹瀉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飯後養肝護肝需注意的事項 第3張

肝臟的保養很重要,專家建議要在生活中學會養肝護肝。飯後養肝護肝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肝病患者應忌飽餐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因爲人體胃腸道所吸收的各種物質,包括營養物質和毒素等,經胃腸道的血管系統,由肝臟的門脈進入肝臟內進行分解、合成及解毒。肝病後,爲維持肝細胞的代謝和細胞修復、再生,必須供給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但必須適量,俗語說“物極必反”,如果飲食過量,不僅增加了肝臟及其他臟器的負擔,而且導致物質吸收過剩,出現脂肪肝、高血脂等併發症,久則會出現肝硬化,因此肝病患者應忌飽餐。

2、飯後靜坐休息10-30分鐘

專家提醒大家,吃完飯後靜坐休息10-30分鐘的時間,再去睡午覺、散步或是做別的事情。這對人們肝臟的保養,尤其是有肝病的人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肝臟是人體造血和用血的重要器官,身體內的營養成分也是要藉助血液經由腸道經過靜脈運送到肝臟的。但是,當人們在吃完飯後,尤其是午飯,因爲午飯吃得一般都比較多,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的活動,而且,有數據能夠說明,當身體由躺下到站立,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30%,如果再行走、運動,血液就又會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時,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50%以上。

結語:沒有什麼比我們的身體還重要的東西了,所以,各位一定得保養好自己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於肝臟的這些保養,相信大家也都有所瞭解了吧,專家建議,閉目養神10-30分鐘,努力在肝臟細胞被損害的時候,儘可能使血液多流向肝臟,供給肝細胞氧和營養成分。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