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機器人“達芬奇”完成首次手術 妙手除瘤

機器人“達芬奇”完成首次手術 妙手除瘤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3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機器人“達芬奇”完成首次手術 妙手除瘤

昨天上午,在青大附院手術室裏,達芬奇機器人驚豔亮相,並在外科手術中首次完成兩臺手術,這也意味着,我市的外科手術進入了“機器人時代”。達芬奇機器人價值1500萬元,是省內地方醫院首臺設備,它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手術模式,大夫不用在病人身上直接動刀,而是通過終端的操作平臺,由智能“機器手”完成手術。青大附院是國家衛計委審批引進達芬奇機器人的首批11個醫院之一,爲山東省首家開展機器人手術。

[直擊]

人機默契配合實施手術

達芬奇機器人是如何在大夫手中變成治病工具的呢?昨天,記者直擊了我市首臺達芬奇機器人做的手術。需要接受手術的病號是名59歲的女性,她不久前被查出患有右腎癌。記者在青大附院手術室內看到,經過麻醉的病人躺在手術檯上,她的周邊竟然沒有拿着手術刀的醫生,取而代之的是一臺酷似蜘蛛的機器,將它四隻泛着藍光的“爪子”放在病號肚皮上忙碌,一旁的高清屏幕顯示正在藉助腹腔鏡切除病變組織。

在手術室的一角,真正的幕後高手—青大附院泌尿外科主任孫立江正在通過控制系統操作手術機器人。他緊盯着控制器屏幕上顯示的患者體內實況,雙手各握着一個操作柄,操控着機器人的三隻手在病號身體裏完成各種手術動作。屏幕顯示,一隻機械手拿住癌變組織,另一隻機械手忙着切除,第三隻手進行清掃,和醫生用手做手術一模一樣。

單槍匹馬完成手術

孫立江介紹,通過控制機器人,機械手臂在病人的身體上打下微創小孔,小的有5毫米,大的有10毫米,對患者的創傷很小。

達芬奇機器人不僅能爲患者提供最佳手術效果,其智能性還體現在其操作較腹腔鏡手術更加簡單便利。通過操作系統,醫生不必接觸患者身體,可直接通過控制板操縱機械臂實施手術。腹腔鏡手術需要3到4名醫生共同完成,而達芬奇機器人實施手術僅需要2名醫生配合就能完成,且手術時間較腹腔鏡手術更短。記者看到,在實際操作中,動刀的手術只有一人,他單槍匹馬就能完成手術。

[揭祕]

這臺機器人很神奇

青大附院院長助理吳利羣說,手術機器人突破了人手和人眼的極限,把微創手術推向極致。人的腕關節無法360度旋轉,手術中一些特殊的下刀位置讓醫生很彆扭。人眼對細微血管也容易辨識不清,而且人體內組織、器官的位置關係只能靠醫生想象,給下刀增加了風險。

吳利羣介紹,手術機器人包括三個部分:醫生操作系統、機械臂系統、視頻處理系統,手術機器人的四個機械臂中三個用作手術操作,另一個帶着攝像頭傳輸畫面。

作爲手術機器人的“眼”,攝像頭傳輸的是三維、高分辨率的立體畫面,提供光學放大8至10倍的高清立體圖像,醫生操作的時候帶着3D眼鏡,不僅可以看見手術部位實景,還能看到血管、組織、器官間的三維立體畫面。手術機械臂則完全模仿人手腕動作,可以360度旋轉,活動範圍遠大於人手,人手和機械手每秒鐘同步1300次,確保動作一致,遇到狹窄解剖區域比人手更靈活,並且能濾除人手顫抖。另外,機器人關照範圍也較腹腔鏡更大。在達芬奇機器人的配合下,醫生操作更精準,爲患者保留最多器官功能,使患者創口最小、失血量最少。

[培訓]

在動物身上試驗“考”證

青大附院已派遣泌尿外科、肝膽胰外科、胸外科、普外科等四個科室15名專家及護理人員赴香港、韓國進行資格培訓,並獲得資格認定證書。心外科、婦科專家也即將赴外進行培訓和資格認證。普外科主任周巖冰介紹,達芬奇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微創手術系統,他們在香港接受了嚴格的培訓,而且還經過了嚴格的考試。記者瞭解到,爲了培訓以達到能操作的技術,培訓班還安排參與培訓的專家在活體動物上試驗,最終經過考覈合格後才能用達芬奇實施手術。青大附院表示,他們的外科手術團隊將全面推進手術水平。(記者王磊江)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