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孩子才9歲就嫌活着沒意思 2/3自殺者都有徵兆

孩子才9歲就嫌活着沒意思 2/3自殺者都有徵兆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1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今年的主題是“自殺預防,全球聯動”。據介紹,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公佈了首份關於自殺行爲的報告,報告稱,全球每年有80萬人死於自殺。9日,記者採訪瞭解到,目前島城沒做過關於自殺的流行病學調查,不過從接診情況來看不少。據介紹,醫院每天都會接診尋求自殺干預的,目前自殺也呈年輕化,病房裏住院的有個9歲孩子就有了自殺念頭。據悉,精神疾病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原因,精神障礙自殺佔所有自殺個案的30%~40%。

孩子才9歲就嫌活着沒意思 2/3自殺者都有徵兆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自殺在超過50歲的人中較爲常見,但也是15歲到35歲年齡段的青少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數據表明,我國人羣自殺率爲28/10萬,並呈現出農村高於城市,老年人高於年輕人的特徵。

據介紹,市精神衛生中心早在2005年11月,就成立了山東省首個心理危機干預中心,而在干預重點中有一個就是針對自殺人羣。“我們這每天會有二三十名諮詢心理問題的人。”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主任薑桂蘭說,其中就有一兩個尋求自殺干預的。

“現在想自殺的患者在門診上很常見。”薑桂蘭說,她接診過一名女子,在五天的時間內自殺了八次。“女子自殺這麼多次,就是因爲男朋友要跟她分手。”薑桂蘭說,這名女子22歲,工作的過程中認識了一名男子,由於家人反對,男子向女子提出了分手。

“女孩接受不了就自殺,來的時候手腕上割了好幾道口子。”薑桂蘭說,在跟女子溝通的時候,這名女子說,她把男朋友看成了她的全部,男朋友提出分手後她就覺得自己很絕望,就想到了用自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在這個女孩的影響下,男的也有了自殺的想法。”薑桂蘭說,“諮詢了一個小時後,女孩想通了,後來有說有笑地跟父母走了。”

“選擇自殺的人一般有三大原因。”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醫院主任李玉煥稱,有的是因爲精神障礙導致自殺;還有的因軀體疾病導致自殺;另外還有遭受嚴重事件後選擇自殺的,比如失去親人、失戀等。李玉煥說,精神疾病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原因,精神障礙自殺佔所有自殺個案的30%~40%,其中,抑鬱症自殺佔全部精神障礙自殺的1/4,精神分裂症自殺佔全部精神障礙自殺的27%~30%。

“自殺都是有目的性的,自殺是有意或者故意傷害自己生命的行爲,這個定義就是強調個體致死的動機。”李玉煥說,自殺的居民中有的是想擺脫痛苦、逃避現實、實現精神再生;有的想通過死亡獲得人世間得不到的東西;有的是爲了某種目的或信仰犧牲自己;有的是自我懲罰,懲罰自己的罪惡行爲。“還有的自殺是追求完美,通過自殺達到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滿。”李玉煥說,另外還有的居民遇到困難時,通過自殺來向外界尋求幫助和同情。

分析

孩子“有些孩子把生命當兒戲”

“以前自殺的人羣中年輕人少,現在不只是年輕人自殺,連孩子都有自殺的想法。”李玉煥說,他們醫院接診了一個9歲的男孩,孩子是因爲出現神經性嘔吐來就診的,孩子經常嘔吐,到大醫院檢查沒看出毛病,家人就帶他來看心理醫生了。李玉煥說,這個孩子厭學,於是用身體和行爲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覺得孩子缺少關愛。”李玉煥說,孩子的母親很忙,經常出差,陪他的時間少,爲了拖住媽媽,就會想一些辦法。“這個孩子有抑鬱症,在跟他聊天的時候,他說活着沒意思,有自殺的想法。”李玉煥說。

這麼小的孩子爲啥會有自殺的想法呢?“現在有些孩子把生命當成兒戲。”李玉煥說,在教育方面,對孩子生命教育較少,而對孩子期望值較高,孩子學習壓力大,同時,家長對孩子又過分保護,很少讓孩子有挫敗感,孩子一旦受到挫折就會模仿自殺,對生命沒有大的理解,不知道走了就回不來了。“我們遇到過一個孩子才四五歲,媽媽平時是偏抑鬱的,孩子不想洗澡,媽媽非得逼着洗,洗完之後孩子就說還不如死了呢。”李玉煥說,孩子說這樣的話時,家長一定要當真。

老人受疾病折磨孤獨致自殺

“成年人自殺主要是因爲工作壓力大導致的。”李玉煥說,剛工作的人,人生還沒有定性,畢業後懷着一腔熱血來到社會上,但是現實跟想象的差別太大。現在還有很多學生,上學時覺得是爲家人在讀書,讀完書之後一下子找不到目標了,生活失去了動力和目標。“到了中年後,受家庭和社會雙重壓力,所以導致中年人自殺的多。”

“老年人自殺多是因爲慢性病、孤獨導致的。”李玉煥說,有些老年人,以前個性很要強,做什麼事情都能搞定,老了之後身體各個方面沒有那麼完美了,完美的形象被破壞了,就容易患上抑鬱症,之後就會有不想活的想法。“還有的就是年齡大了患上慢性病,長期受病痛折磨,不想拖累家人,最後選擇自殺。”李玉煥說,她接診的自殺患者中,有的七八十歲。

女性愛叨叨自殺率比男性低

據介紹,在自殺的人羣中,男性要多於女性,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薑桂蘭覺得跟女人愛叨叨有關。“女人喜歡叨叨,遇到事情先吆喝出來,一吆喝大家就知道她需要幫助了,就不會出現走極端的情況,而男子有淚不輕彈,再大的痛苦也要壓在心裏,壓不住扛不住就爆發了。”

“我覺得該說就說,現在講的最多的就是有效溝通,不管是夫妻之間還是上下級之間遇到問題就要及時溝通。”薑桂蘭說,多少年喊的“理解萬歲”現在也不過時,不管什麼事情說出來就會解決了,自己越想越鑽牛角尖。

“在自殺死亡的人羣中,農村的要比城市的多。”薑桂蘭說,這應該跟文化教育有關,農村自殺以喝藥爲主,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有農藥,遇到問題,一衝動,就拿過來喝了。“一個人做決定時,要給自己一段時間冷靜,有的一時衝動想自殺,冷靜完了就不會有這種想法了。”薑桂蘭說,一般自殺未遂的人,再自殺的可能性就小了。

建議

遇問題多從積極方面考慮

如何才能避免自殺呢?薑桂蘭建議市民要提升抗挫折能力。“這就需要家庭的支持系統。”薑桂蘭說,家人一定要多給一些關愛,如果問題解決不了,可以尋求外界的幫助,嚴重的話可以求助心理醫生。

同時,每個人還要提升自己解決事情的能力。在遇到困境的時候要積極面對,要相信困難一定會度過的,要及時跟周邊人溝通,不要一個人悶着。

“看問題的時候要多從積極的方面想想,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要多一些引導。”薑桂蘭說,家長理性考慮問題,孩子就會變得理性,家長容易感性孩子也會跟着感性。“要相信絕處逢生,再絕望的時候也會看到希望。”薑桂蘭說,中國的社會缺少的就是看不到積極的方面,很多人總是在挑刺。“我覺得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遇到什麼事先看看自己做到了沒有。”薑桂蘭說,另外,還要從小培養責任心,給愛你的人多一些關愛。

針對患有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居民,薑桂蘭建議要及早治療,尤其是抑鬱症,早期心理輔導加藥物治療,可以最大地減少自殺的可能性。

李玉煥稱,自殺並非突發。一般而言,自殺者在自殺前處於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態時,從其行爲與態度變化中可以看出蛛絲馬跡。“大約三分之二的人都有可觀察到的徵兆。”

李玉煥稱,當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有以下幾種表現時,其自殺的危險性就高:心情憂鬱或抑鬱;近期,特別是最近兩天,有嚴重負面生活事件;近一個月生活質量很差;長期的生活、工作或心理壓力;既往有過自殺行爲;親友或熟人有過自殺行爲。

記者韋麗麗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