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姚禮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掌門人”

姚禮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掌門人”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4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姚禮慶,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內鏡診療研究所所長,兼任中華消化內鏡學會外科學組主任委員、上海市消化內鏡學會主任委員等職。擅長胃食管靜脈曲張的內鏡治療、消化道狹窄的內鏡下擴張和內支架治療、ERCP取石術、消化道息肉的內鏡治療、結直腸癌的外科手術和PPH術等。

姚禮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掌門人”

名家語錄

當醫生就要當名醫,不當庸醫誤人生命。

150年前,德國醫生威庫斯莫爾觀看魔術“吞劍”時,燭光照射在劍身,反射出一道耀眼的光。他靈機一動:若能有一個足夠細長的鏡子,可以深入到胃腸道內,豈不是就能知道胃內的情況,及早發現疾病了嗎?於是,1868年,世界上第一臺胃鏡問世。

如今,雖然消化道內鏡技術不斷完善,可這面“鏡子”的神奇之處,依然要靠操作者聚精會神,用犀利的眼光“抓住”病變才能實現。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掌門人”姚禮慶教授,雖然眼睛不大,卻有着“一動不動”盯住一物的本事。在這樣一雙“火眼金睛”下,疾病如何遁形?

接診外科沒法治的危重患者

1972年,中山醫院成爲全國最早開展腸鏡技術的單位之一。雖然一切都是摸着石頭過河,但也算小有成績,醫院計劃專門培養一名內鏡醫師。沒想到消息傳出,竟沒人響應。

一方面,當時內鏡技術主要是腸鏡,整日要和病人的肛門打交道,工作既累又臭。另一方面,內鏡技術當時在我國剛起步,前途未卜,鮮有人敢於冒險。此時,立志要做個一流外科大夫的姚禮慶,爽快接下了這份苦差。一個五六平方米的小房間、一臺簡陋的機器,是內鏡中心起步階段的“全部家當”。

談起這一選擇,姚禮慶毫不後悔:“我學的是外科,手術功底好。在臨牀上,很多患者因爲身體條件差、病情太複雜等,不能接受開胸開腹手術,只能坐以待斃。有了內鏡,醫生能做的手術更多了,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姚禮慶接診過不少被別的醫院“判死刑”的患者。90多歲的張先生髮生晚期腸梗阻,肚子高高隆起,皮膚被撐得透明,似乎多喝一口水,肚子就會撐破。如此危重的病情,很多外科大夫表示“無可奈何”。“如果使用內鏡,只需打個小孔、放一個支架,幾乎能立竿見影地恢復腸道通暢。”姚禮慶第一時間和醫院領導及患者家屬協商,制定了治療方案。不到1小時,手術完成,爲張先生贏得了半年的“新生活”。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姚禮慶完成的內鏡手術中,年齡最長者達99歲,術後恢復得非常好。

內鏡治療,只需在身體相關部位開一個小“窗口”,將鏡頭和微型手術器械伸進去,即可完成。手術創傷小,幾乎不出血,多數患者三四天就能出院了。自1992年醫院開設專門的內鏡室以來,如今,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已成爲全國診療人數最多、診療種類最全、診療質量最高的內鏡診治基地。在內鏡中心20歲的“生日”上,姚禮慶笑着說:“我們醫院幾乎囊括了所有內鏡能完成的手術。這是全體內鏡人交出的完美成績單。”

胃鏡檢查,早就不痛了

胃鏡問世後,人們一方面鼓掌歡呼:“終於可以看清肚子裏是什麼樣子了。”另一方面,試用者的言論嚇壞了很多人:“那是一段難以忘懷的痛苦,比生病還痛苦!”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老百姓談鏡色變。就算不舒服也忍着,生生把疾病拖到了晚期。其實,隨着技術提升,現代內鏡檢查早就不痛了”,姚禮慶強調。2002年冬,他有一個同事突發胃痛,第一次下了胃鏡檢查臺,眼淚鼻涕一大把,連聲說“下次再也不做了”。可因爲複查需要,他不得不接受第二次胃鏡。這次,姚禮慶給他選擇了“無痛胃鏡”。“檢查前會給患者實施麻醉,約20秒後就會進入睡眠狀態。藥效能持續10分鐘左右。醒過來時,檢查就完成了。不少人做完檢查還告訴我們,自己做了個美夢呢!”

不久前,姚禮慶接到過一個棘手的病例。31歲的張女士,腹部脹痛、大便帶血絲持續了一週。但她怕檢查疼,一直拖着不治。一次大便後,她腹痛加劇,被家人送到醫院。姚禮慶當即診斷其爲腸套疊,並且發現腸腔內腫塊已發生癌變,必須切除。“如果不是對內鏡檢查的畏懼,也不會拖到那麼晚才發現問題。”

事實上,現在無痛內鏡檢查技術已經很完善了,老百姓應該破除成見。在消化道腫瘤高發的日本,全國大力推行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計劃,鼓勵高危人羣定期篩查。“如果我國能在社區建立起防病體系,讓50歲以上的人定期做胃鏡,可以早期診斷出15%的胃癌。但現在,我們胃癌的早期檢出率只有5%—6%。”

讓更多醫生掌握內鏡

在姚禮慶看來:“醫生和飯店的服務員沒有什麼區別,服務員在飯店裏服務,醫生在醫院裏服務。治病救人、救死扶傷,就是醫生的天職。”

從醫30多年,姚禮慶從未接到過患者投訴。無論春夏秋冬、颳風下雨,只要當天有自己開刀的患者,姚禮慶總會守在病牀前,觀察術後病情變化。一次大雪夜,姚禮慶騎了半個多小時的自行車,從家趕到醫院:“這個患者是上午開刀,晚上10點最易出現變化。這時主刀醫生要能在患者身邊,不僅可及時發現問題,還能給患者和家屬信心。”

有一次,姚禮慶連續工作了超過14個小時,一人完成了80例胃腸鏡診療,創下醫院紀錄。在他的影響下,內鏡中心的全體醫護人員每天堅持提前半小時上班,每週六爲病人開診服務,診療時間比院方規定的提前15分鐘開始,爲外地和不方便來醫院的病人郵寄報告單,外地病人儘量安排當日完成診療……

“當醫生就要當名醫,不當庸醫誤人生命。”這是姚禮慶勤奮鑽研、不斷進取的動力。他領導的內鏡中心,從最開始只能做常規胃腸鏡檢查和息肉摘除,到現在消化道超聲內鏡檢查、染色內鏡、胃鏡下止血和異物取出術、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結紮和硬化劑治療、膽道鏡取石等40餘項國內國際內鏡領先技術,姚禮慶鑽研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

但他指出,縱觀全國,內鏡技術的發展速度有些慢。“2006年,我們主辦第一屆消化內鏡切除技術研討會時,一半的專家都說這個技術不行;到了今年第五屆的時候,有上千多人蔘會,分出了兩個會場。這一方面說明大家看到了內鏡的優勢,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國優秀的內鏡醫生還很缺乏。因此,辦培訓班時,要格外注重這一點,授人以漁。”(徐李燕)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