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黑診所”多藏身城鄉結合部 開藥僅憑直覺

“黑診所”多藏身城鄉結合部 開藥僅憑直覺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8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病沒必要上醫院,頭疼腦熱在附近小診所打個點滴就行。”在京城的城鄉結合部,不少外來務工人員都持有這樣的觀念。然而,“小診所”中的所謂“大夫”,可能是假扮成“白衣天使”的“殺手”。大興檢察院昨日通報,非法行醫案件近年呈快速上升趨勢。2011年至今該院辦理的非法行醫案件比2007年至2010年期間的總量增長了6倍多。

“黑診所”多藏身城鄉結合部 開藥僅憑直覺

案件增6倍

大興區是距離北京市區最近的郊區,北部邊界距市中心直線距離不足10公里。隨着城鄉融合的不斷深入,大興區因其交通便利、房租相對較低,逐漸成爲大批外來務工人員的聚集地。這樣龐大的醫療需求,是當地現有的正規醫療機構不能滿足的,加上當前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使得城鄉結合部成了“黑診所”滋長蔓延的土壤。大興檢察院公訴一處副處長司左軍介紹,非法行醫案多發生於流動人口聚集地區,其手段也越來越隱蔽。

根據大興檢察院統計,2007年至2013年,該院共辦理非法行醫案31件,其中2007年至2010年該院僅辦理4件,而2011年至今高達27件,呈明顯上升趨勢。案件中,1件爲嫌疑人在正規診所冒充醫生行醫,其餘30件爲在出租房內行醫。

外地農民周某來京後,在大興區青雲店鎮某村租了兩間房,在未取得相關資質的情況下,開了一家黑診所,爲附近的外來務工人員看病、打針、賣藥。2013年8月21日早晨,周某接診了“感冒了渾身痠疼”的女子熊某。周某在沒有進行皮試的情況下給她輸液,導致其出現不良反應,還沒送到醫院就沒了呼吸和脈搏。

開藥憑直覺

“黑診所”條件簡陋,僅有聽診器、藥品、輸液用品等,嫌疑人不做檢查,不開處方,憑經驗甚至直覺用藥。此類非法行醫案件案發地點多在城鄉結合部,在距離市區較近的村鎮發案總數爲23件,佔總辦理案件數的74%。

司左軍介紹,“黑診所”是指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而擅自開展醫療行爲的機構或個人。其投入成本低,多選在出租房,診療、衛生條件較差。有的“大夫”看病不做檢查,僅憑直覺開方抓藥輸液。光顧這些“黑診所”的病人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有些人明知是非法行醫仍然前往。

患者爲何會“執迷不悟”呢?司左軍分析,較之正規醫院,“黑診所”具有營業時間靈活、價格低廉、可上門服務等特點,且其看病不收掛號費、診療費等,有的甚至能先看病後付賬,因此,收入不高的外地來京務工人員爲圖方便多會選擇前往“黑診所”。

大部分就診者受教育程度低,迷信祖傳祕方、偏方,因與行醫者系老鄉關係,盲目相信行醫者的醫療水平。此外,絕大部分就診者自我保護意識淡薄,一旦經非法行醫治療無效或出現誤診,也很少去舉報這些“黑診所”。司左軍說:“2011年至今的案件中,僅4件是就診人或其家屬報案,其中3件是因爲就診人死亡。”

違法成本低

檢方指出,除醫療資源有限、外來務工人員安全意識差外,對非法行醫的處罰過輕,其違法成本低是造成非法行醫氾濫蔓延的主因。目前,衛生行政部門打擊非法行醫,主要依據1994年出臺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多是採取責令停業、沒收藥品和醫療器械以及罰款等行政處罰,打擊力度不大。

大興檢方經調研後發出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大對非法行醫的查處和懲治力度,增加其違法成本,建立衛生、公安等部門的聯動長效工作機制,完善城鄉結合部出租房的管理制度,讓民衆瞭解“黑診所”的危害,樹立科學就醫的理念。此外,加大醫療投入,在外來人員聚集地多設衛生室等基層衛生機構,擠壓“黑診所”的生存空間。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