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不是一患炎症就要用抗生素 不需輸液的53種病

不是一患炎症就要用抗生素 不需輸液的53種病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8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8月18日,安徽省衛計委公佈了“53種不需要輸液”的疾病清單,清單一公佈,立刻在網上熱傳。記者發現,其中包括常見病多發病,一些外科、婦科炎症以及小兒的疾病,都明確可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輸液。記者昨日請南京專家解讀這份清單,專家表示有些“發炎”不是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無效反而會導致濫用。而江蘇,也早已出臺了類似的抗生素使用規定。實習生朱晨薇揚子晚報記者于丹丹

不是一患炎症就要用抗生素 不需輸液的53種病

這53種疾病,只有病情危重才需掛水

爲規範醫療行爲,提高治療效果,安徽省衛生計生委18日發出通知,要求該省醫療機構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的用藥原則,加強對醫師培訓和指導,只有在患者出現吞嚥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以及出現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藥物在組織中宜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這三種情況下才使用靜脈輸液。

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安徽確定了部分無需輸液治療的常見病、多發病。昨天,這“不需要輸液的53種疾病”的清單,在微博上熱傳。有網友說,這是一份官方發佈的清單,比較嚴謹,有參考的價值,值得收藏一份。

●內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3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

4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5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6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8無併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9高血壓亞急症

10慢性淺表性胃炎

11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12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13輕度結腸炎

14無併發症的消化性潰瘍

15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16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

17急性膀胱炎

18無合併症的自發性氣胸

19單純的房早、室早

20無急性併發症的內分泌代謝疾病

21無特殊併發症的老年癡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症、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症、偏頭痛

22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

23無特殊併發症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無特殊併發症的腎性貧血、腎病綜合徵、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

解讀1:細菌引發炎症,抗生素纔有用

專家表示,出現炎症的刺激因素有4大類:生物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因素,物理的,化學的以及免疫過度的因素。

帶“炎”的病中只有由細菌引起的那些,用敏感的抗生素纔會有效。像感冒、腮腺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起不到效果。由物理、化學因素的刺激所致的炎症,比如咽炎,有時是講話過多、麻辣燙飲食等引起的,一般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外科

1體表腫塊切除術後

2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

3輕度軟組織挫傷

4小型體表清創術後

5淺靜脈炎

6老年性骨關節炎

7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

8閉合性非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

9慢性勞損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無合併症的腎結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併發症者

16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併發症者、外耳道溼疹、鼓膜炎

解讀2:外科是抗生素的重災區

據報道稱,外科科室成爲抗生素的重災區,有數據顯示,我國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達到了97%。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肛腸外科專家樊志敏介紹,對於體表一些小腫塊的切除,如果患者的身體狀況,及體表沒有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及體表感染(如無發熱,血象正常),術後是可以不用輸液的。

當然,從外科手術的角度,也要辯證地看待輸液,“比如一些人本身抗感染能力較弱,可能仍然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婦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宮頸炎

3無症狀的子宮肌瘤

4前庭大腺囊腫

5陰道炎、外陰炎

6原發性痛經

7不合並貧血月經不調

解讀3:抗生素可能破壞“微生態”

“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宮頸炎,治療上的確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吳江平告訴記者,只有急性炎症發作,才需要抗生素,而且必須是醫院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用藥物。另外,即便是需要用藥,口服和打針就夠了。

吳江平主任告訴記者,在一些小診所和不規範的醫療機構,陰道炎等婦科炎症,濫用抗生素比較普遍。女性陰道內部環境同時寄存着多種菌羣,菌羣之間相互抑制,從而維持內環境酸鹼度平衡,保持健康。一旦體內攝入過量抗生素,就會破壞陰道的微生態環境。如,當乳酸桿菌活性被抑制,外來致病菌就會大肆繁殖,反而會導致陰道炎症的產生。

●兒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2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3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解讀4:抗生素有時會幫倒忙

在我國,兒科是抗生素濫用的重災區。據2009年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5家醫院兒科門診病人的調查,抗生素的使用量是同期國外兒科的2倍到8倍。在這份清單上,兒科也有幾種情況不需要輸液:如上呼吸道感染,小兒腹瀉病,毛細支氣管炎,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

解放軍八一醫院兒科主任廖東幸告訴記者,這幾種疾病,嚴格說,的確都可以不用抗生素。小兒如果是單純的上呼吸道感染,發熱低於38℃,孩子精神狀態也不錯,家長也就不需擔心。另外,馬上到了秋天,“輪狀病毒”也活躍。秋季腹瀉和感冒一樣,是自限性的疾病,用抗生素反而是會導致腸道菌羣的失調。

毛細支氣管炎,雖然病中也帶着一個“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導致的,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這種疾病的臨牀症狀像肺炎,但以“喘憋”爲主,此病80%發生在1歲以內,多數是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現在醫院可以做呼吸道分泌物的抗原檢測,很快就明確是否是病毒感染。

但是專家也坦言,“兒科疾病的一大特點就是,病情的進展很快,對於一些混合感染的小寶寶,有的時候醫生也會讓患兒輸液,主要是是怕其發展爲肺炎,這也是本着爲患者負責的態度,希望家長理解。”

■追問

江蘇如何控輸液?

在2011年,江蘇省衛生廳就發佈了號稱“史上最嚴格”的抗生素管理規範,要求三級醫院、二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一般分別控制在50種、35種以內。

2012年8月1日,衛生部頒佈的《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辦法》開始實施。根據規定,醫生開處方使用抗生素時,必須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及血、尿常規等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爲細菌性感染者才能應用抗菌藥物。而缺乏細菌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證據,以及病毒性感染者,都不能應用抗菌藥物。

該《辦法》明確規定,醫療機構違規使用抗菌藥物,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三萬元以下罰款。另外,醫生違規使用抗菌藥物將被取消6個月到一年的處方權,情節嚴重者將被吊銷執業許可證。

爲什麼提倡藥物“口服優先”?

口服爲什麼要優先呢?口服藥物是一個較安全的過程。在胃腸道里,有胃酸,腸液,有各種消化酶,不僅使食物消化成小分子,也能使一些有毒的物質分解,使很多細菌被破壞。在吸收入血之後,還要通過肝臟,才能分佈到全身。人們早已知道,肝臟是人體內的一個解毒器官。一旦誤吃了毒物,由於吸收有一時間過程,及時發現還可補救,即用灌腸、致吐等方式,讓毒物排出體外。

■提醒

抗生素使用“三不”“三問”

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在抗生素的使用中,要記得“三不”:一、不自行購買。抗生素是處方藥,要憑醫生處方購買;二、不主動要求。抗生素是用來對付細菌的。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對病毒無能爲力;三、不隨意停藥。一旦醫生認爲需要使用抗生素,病人就要嚴格按照醫囑服藥,保持藥物在身體裏的足夠濃度,完成足夠的療程,以免製造出抗藥性細菌讓其伺機再起。

當醫生開出的處方中含有抗生素時,要做到“三問”:一、詢問自己的疾病是否是細菌感染,是不是必須應用抗生素才能治療;二、經診斷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時,應詢問醫生正確的用藥方法;三、在取藥時詢問藥師,服藥時需注意什麼。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