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每年採血近4000噸 多地醫院血荒事件依然頻發

每年採血近4000噸 多地醫院血荒事件依然頻發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8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五四”期間,全國各地不少青年紛紛走上街頭參與義務獻血,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心公益和社會責任。而就在奉獻愛心的集結號一次又一次吹響時,無償獻血也面對公衆質疑。近幾年,全國多地“血荒”事件頻發,對無償獻血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每年採血近4000噸 多地醫院血荒事件依然頻發

有關專家指出,此類事件背後,折射出倡導無償獻血仍然任重道遠,只有採血機構更加透明地運營,主管部門建立更爲完善的用血機制,才能贏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

青年志願者成爲獻血“主力軍”

24歲的淮北姑娘周陳晨是衆多積極參與義務獻血的年輕人中的一個。4月5日上午,正在馬路上執勤的淮北市交警二大隊女交通協管員周陳晨被緊急叫往淮北市中心血站獻血400CC,救助一位左下肺部手術的危重患者。

18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被檢驗出罕見的RH陰性血,以後的六年間,周陳晨獻出了3200CC的鮮血和一次血小板。她笑稱,獻血就是自己的“兼職”。

“因爲是稀有血型,我對獻血的認識可能比其他人更加深刻一些。”周陳晨說:“我每一次獻血都是爲了搶救危重病人。他們跟我一樣都是稀有的‘熊貓血’,如果我不去,他們很可能失去生命。”

馬鞍山市供電公司“80後”職工何兵今年剛參加工作,也是第一次參與單位組織的“五四”青年節獻血活動。他說:“用我獻的血挽救一些人的生命,這是我獻血的初衷。至於自己以後用血或親屬用血能不能優先,我沒有想那麼遠。我認爲這是奉獻,不是交換。畢竟血液可以再生,生命不能重來。”

“除了在身體上他們更適合捐獻外,年輕人對於義務獻血的接受程度相對比較高。”安徽省省立醫院輸血科主任潘健說,年輕人現在已成爲義務獻血的“絕對主力”。

爲何公衆對獻血有疑慮

數據顯示,僅“十一五”期間,我國自願獻血人口由675萬增加到1180萬,年採血量由2295噸上升到3938噸。成績雖然喜人,但現實仍不容樂觀。

“按現有醫療服務量的增速計算,到2015年,我國獻血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至少要達到20‰以上,纔不會發生血荒。從目前看,還有不小的差距。”潘建說。

目前義務獻血依然沒有形成全社會共識,許多人對此心存疑慮。前幾日浙江一名無償獻血1600毫升的志願者在丈夫急需用血時,卻被告知“要用血先獻血”的事件更是讓不少人寒了心。

共青團安徽省委工作人員金菁介紹,安徽省各級團組織近年來多次組織青年獻血活動,很多志願者都表示有過各種各樣的阻力。“雖然目前不少省份都規定獻血志願者在自己用血和親屬用血上享有優惠政策,但現實中這些政策往往沒能得到貫徹,這讓許多年輕人增加了疑慮。”金菁說。

安徽“A型血互助團”成員“老畢”認爲,贏得公衆信任是採血機構營造義務獻血良好氛圍的基礎。要想讓大家都加入到義務獻血的隊伍中去,必須把用血的成本公開化透明化,才能取信於公衆。

專家呼籲建立完善採用血機制

據瞭解,目前我國人口獻血率只有8.7‰,遠低於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是全球最低的30個國家和地區之一。此外,人羣結構不合理也是我國無償獻血呈現特點之一,當前我國無償獻血的主力軍由在校大學生和進城務工人員組成。

“公衆並不缺乏愛心,需要我們營造更好的氛圍。”潘健說,首先,嚴格執行獻血法,在血源不足的情況下,除了搶救用血外,應該首先保證獻血者及其親屬的需求,這樣才能調動無償獻血者的積極性。其次,簡化獻血者及其直系親屬的用血報銷手續。獻血者其本人或親屬要在外地用血,報銷手續非常繁瑣。如果能夠將全國信息聯網,就能簡化報銷手續,鼓勵更多的人獻血。

安徽省血液中心宣傳科科長王仕剛認爲,血站對於醫院用血只有建議權,沒有支配權。血站、醫院、衛生行政部門就像是孤立的點,缺乏統一的管理,如果溝通不暢,就會導致社會公衆對於整個醫療體系的不滿,對無償獻血有牴觸,出現惡性循環。要確保我國無償獻血工作的透明度,就要做到及時將獻血數據、血源流向、用血收費標準明細等向公衆公佈。

“國家對於宣傳招募動員的政策目前還停留在說得多做得少的階段。根據獻血法規定,政府有責任對無償獻血進行宣傳,光靠血站去進行宣傳動員,力量還是太單薄,畢竟老百姓更信任政府。”王仕剛說。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