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認清遠視眼是治療遠視眼的關鍵

認清遠視眼是治療遠視眼的關鍵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1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的孩子出生以後都要在當地開始體檢,入了幼兒園還必須要有體檢手冊才能讓你上學,因此體檢可以讓家長隔一段時間就可以掌握孩子的身體情況,這樣可以及時治療,而寶寶的視力檢查從兩週歲就開始進行了,不過現在的寶寶視力從兩週歲就開始出現問題的情況還非常多,而遠視眼不要以爲只會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就連兩週歲的小娃娃也相當不少,想要治療遠視眼,就先弄清楚它的症狀與治療方法。

認清遠視眼是治療遠視眼的關鍵

1、遠視的症狀

視力遠視患者爲了獲得清晰物像,不論看遠或看近都需要運用調節,而調節力的強弱與年齡和健康狀況相關。

輕度遠視在青少年時期,由於調節力強,遠近視力都正常,故又稱爲潛伏性遠視。

中、高度遠視,有的遠視力正常而近視力差,有的遠近視力均不正常,所以又稱爲顯性遠視。

隨着年齡增長,調節力下降,遠近視力均下降,以近視力減退更明顯,出現“早花”現象。

年輕患者由於長時間過度的調節痙攣,眼屈光力暫時加強,使遠視眼呈現正視或近視狀態,後者稱爲假性近視。

視患者常伴有慢性結膜炎、瞼緣炎或瞼腺炎。

視力疲勞視力疲勞是遠視患者的主要自覺症狀,表現爲視物模糊,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脹痛,甚至噁心嘔吐,尤其閱讀或近距離工作更爲明顯,稍事休息症狀減輕或消失。

遠視患者使用過多的調節必然伴隨過多的集合,因而產生調節性內斜視,遠視度數較高的一眼呈內斜位。

眼球各部分較小,晶狀體大小基本正常,前房淺。高度遠視眼眼球小。視乳頭較小、色紅、邊緣不清、稍隆起,類似視乳頭炎或水腫,但矯正視力正常或與以往相比無變化,視野無改變,長期觀察眼底情況無變化,稱爲假性視乳頭炎。

2、遠視的病因

遠視眼中最常見的是軸性遠視,即眼的前後軸比正視眼短些,它是眼屈光異常中比較多見的一種。眼的前後軸變短,可以是生理性變化,也可見於病理情況,眼腫瘤或眼眶的炎性腫塊可使眼球后極內陷並使之變平;再者,球后新生物和球壁組織水腫均可使視網膜的黃斑區向前移。

認清遠視眼是治療遠視眼的關鍵 第2張

3、遠視怎麼檢查

超聲檢查

應用A超進行眼軸長度、前房深度、晶狀體厚度等指標的測量。

電腦驗光及檢影鏡檢查

需要在充分的睫狀肌麻痹狀態下進行,對青少年更爲如此。

遠視如何預防

1、遠眺按摩法預防遠視眼

每日晨起,在空氣新鮮處,閉目,眼球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各轉5次,然後突然睜眼,極目遠眺、平靜端立或坐定,用眼依次注視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覆5次,可以達到預防遠視眼的目的。

2、閉目放鬆法

靜心閉目片刻,以兩掌輕捂雙眼,兩肘支撐在桌子邊沿,全身肌肉儘量放鬆,30秒鐘後,睜眼閃眨多次。每日做3-5次。此法能明顯改善視力,特別適用於經常閱讀和寫作的中老年人。

3、轉動眼球法預防遠視眼

坐在牀邊或椅上,雙目向左轉5圈,平視前方片刻。每日早晚各做一次,不要間斷,日久必見遠視眼的預防成效。

認清遠視眼是治療遠視眼的關鍵 第3張

4、入靜養目法預防遠視眼

端坐,全身放鬆,眼微閉,雙手放在膝頭,手心向上(有心腦血管病者手心向下),心中反變意想:我在氣中,氣在我中,天人合一,氣爲我用,靜養15分鐘,然後慢慢睜開眼睛,深吸三口氣,氣沉下丹田。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可以有效的預防遠視眼。

遠視的危害

1、眼睛更容易疲勞

遠視眼無論是看近和看遠都是需要調節的,長時間下去的話,眼睛也就比較容易疲勞了。只是由於眼睛的內直肌長期過度收縮,會發生睫狀肌疲勞,眼睛感覺發脹,眼睛疼痛等,隱晦影響到孩子的上課的注意力。

2、容易形成斜視

遠視眼患者如果一隻眼睛的遠視嚴重,爲了能夠更清楚的看清事物,必須要增加調節,內直肌的興奮性會比正常眼增加,因此,很多的遠視患者會習慣使用注視眼,而那個度數比較高的遠視眼也就不會經常使用了,時間長了之後,有些遠視眼會形成“鬥雞眼”。一般斜視患者多數由高度遠視造成的。內斜視會進一步的影響視力,還會影響到雙眼單視功能,影響眼睛的外觀,進而會產生心理問題。

3、形成弱視

遠視眼患者看近和看遠的時候,視網膜黃斑不能夠形成清晰的成像,會影響到視覺的發育,而這種狀況在孩子的發育階段出現的話,會引發不同程度的弱視,導致視力下降,視功能異常。

認清遠視眼是治療遠視眼的關鍵 第4張

總結:人人都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可是大家還會不拿平時的用眼習慣當一回事,特別是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長時間使用電子、藍光產品肯定對眼睛有很大的傷害,小朋友的視網膜等其他眼睛旁邊的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如果他們從小就開始看手機、電腦、平板電腦肯定會更早地傷害眼睛,閃光、遠視、近視這些視力問題都會及早的找上門來,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沒事看看書,不要總是讓他們抱着手機。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