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健康養生要戒掉這些壞習慣

健康養生要戒掉這些壞習慣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2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們的生活中,健康的身體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在注重養生的同時忽略了一些養生的禁忌。小編給大家講講養生注意事項都有哪些、春季養生吃什麼以及健康養生的誤區是什麼。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了解一下吧。

養生注意事項

戒懶

希望你能夠勤活動,現在的青年都開始有富態的肚子,對身體不好。所謂的不要懶惰不是說你要勤於工作,而是你一定要持之以恆地適度運動。

健康養生要戒掉這些壞習慣

戒過勞

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超過身體所能負荷,這是違背大自然的規律的。半夜不睡覺,免疫功能會很低下,中醫講這是衛氣營血紊亂,陰陽不和,難免會生病。

戒菸

這不用多講,香菸裏面的尼古丁會對血管的內壁造成損害,不說得不得癌,對腦血管、心血管系統都不好。

戒怒

因爲工作辛苦,心情有時候不太好,一發怒體內所有的內分泌都紊亂,腎上腺素分泌,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就會上升,血管就會痙攣。發怒,中醫來講肝氣上逆,人也容易生病。年輕人不要肝火太旺,遇到棘手的事情要冷一下再處理。

戒欲

這也有幾方面,不要太貪婪,比如說我要買房、買車,我要幹什麼,慾望太多失望也會很多,不平衡給身體帶來傷害。還包括中青年的性慾,也不要太多,要適度。

戒多食

年輕人胃氣大,能吃,喜歡美食,長此以往肯定把胃氣傷了。此外,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壓、痛風。青壯年現在這樣的問題很多。

戒酒

就是不要嗜酒無度。少量紅酒我們認爲是活血化淤的,對女性來說還有美容的作用。

戒不體檢

有的年輕人單位組織體檢都不去,對自己卡上有多少錢很瞭解,但是對你身體裏的狀況卻不瞭解,這是不好的。你的愛車經常去保養,人怎麼不去保養呢?

戒有病不治

查了,高血脂、脂肪肝,認爲沒事,就不治。有的人說,我離死還很遠呢。這可不行,小病不治成大病,既花錢又浪費時間,所以一定要記住小病都要上醫院,這樣才能爲自己的事業去奮鬥。

春季養生吃什麼

1、大棗

中醫認爲春季爲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裏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健康養生要戒掉這些壞習慣 第2張

2、葡萄乾

葡萄乾是很好的補中氣食物,對人體有益氣補血的作用。對於一些貧血、平時時常頭暈的人應該常吃。春天頭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於氣血不足引起的,葡萄乾中有豐富的鐵,因此貧血人羣應適當吃一些葡萄乾。

3、大蔥

蔥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高10倍,比柑橘高2倍。蔥還含有蔥蒜辣素,有較強的殺菌之作用。

4、大蒜

大蒜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據最新研究發現,大蒜還具有一定補腦作用,富含維生素B1能抵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但是大蒜不可空腹生食;腎、肝、膀胱有疾者在治療期間應免食;心臟病和習慣性便祕者應注意少食;不可與蜂蜜同食。

5、萵筍

萵筍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以鐵含量較豐富。萵筍葉的營養成分高於萵筍,其中胡蘿蔔素高100多倍,維生素C高15倍,因此,不宜拋棄哦。

健康養生的誤區

運動後大量喝水

運動必然會大量出汗。如果運動時間稍長,人體失水較多,必然會感到口乾舌燥。有的人運動後便大量飲水,一是覺得痛快,二是覺得大量飲水才能儘快補充身體需要,使體液平衡。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人在運動時,體內大量血液存留在四肢肌肉中。如果運動後馬上大量飲水,勢必會使胃腸道部分血管急劇收縮,吸收能力減弱,且使人感到胃部沉重悶脹,妨礙膈肌的活動,影響正常的呼吸。因此,運動後應適量補充點水,特別是鹽水,不要快速大量飲水。

晨練越早越好

許多人都認爲晨練越早越好。其實,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時候,空氣並不清新,不利於健身。據專家研究,在早晨6時前,空氣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擴散,是污染的高峯期。此外,日出前,由於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周圍並沒有多少新鮮氧氣。太早晨練易患感冒,引發關節疼痛、胃痛等病症。故晨練的時間不宜早於6時。

健康養生要戒掉這些壞習慣 第3張

每天8大杯水保健康

每個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樣,喝多了不但無益健康,還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人體攝取的水分除了經由排汗或呼吸時排出外,仍需經由腎臟來代謝,如果水喝得太多,腎臟排水量增加,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易讓腎臟功能衰竭,反而易影響腎臟的健康;而且,體內的電解質會因爲被太多的水稀釋,引發電解質不平衡的危險。

養生的注意事項是非常多的,若是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的話,一定要注意小編文中所說的這些。養生也是需要分季節的,春季養生吃些時令蔬菜是非常有利健康的,日常飲食中,應以蔬菜等素食爲主,適量的攝入肉類。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