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傷胃食物有哪些 飯後做4件事有益健康

傷胃食物有哪些 飯後做4件事有益健康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9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生活壓力大,精神緊繃,然後就會有各種各樣不良的生活習慣,喝酒、抽菸、熬夜等等。其實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於我們生活中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的,我們的腸道是我們人體最柔弱的一個部位,所以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成爲我們健康的隱形殺手。那麼,有哪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導致我們的健康出現問題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傷胃食物有哪些 飯後做4件事有益健康

生活中哪些我們認爲是對的不良生活習慣

1、飯後吃水果

很多人都喜歡飯後吃點水果,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食物進入胃以後,需要經過一兩個小時的消化時間,如果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致使水果不能正常消化。時間長了,就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祕等症狀。

2、飯後飲濃茶

飯後喝茶,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另外,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飯後喝茶,就會使胃中沒來得及消化的蛋白質同鞣酸結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澱物,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茶葉還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長期如此甚至能夠引發缺鐵性貧血。

3、飯後唱卡拉OK

民間還有句俗話叫“飽吹餓唱”,這句話是正確的。吃飽後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變薄,血流量增加,這時唱歌會使腹腔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大,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胃腸不適等其他病症。

4、飯後吸菸

飯後吸菸的危害比平時大10倍!這是由於進食後的消化道血液循環增多,煙中有害成分被人體大量吸收,損害肝臟、大腦及心臟血管,引起這些方面的疾病。

5、飯後洗澡

民間有句俗話叫“飽洗澡餓剃頭”,這也是一種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引起消化不良。

6、飯後放鬆褲帶

很多人吃飯過量後感覺撐得慌,常常放鬆皮帶扣,這樣雖然肚子舒服了,但是會造成腹腔內壓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長此以往,就會真的患上胃下垂。

傷胃食物有哪些 飯後做4件事有益健康 第2張

傷胃食物有哪些?

1、巧克力

大量食用巧克力不但會帶來多餘的熱量,而且遭受胃食管反流病折磨的人,都經歷過食用巧克力後帶來的難受刺激。這是因爲巧克力會引起下食道括約肌的放鬆,使得胃酸迴流,刺激食道及咽部。

2、油炸食品

像炸雞塊、炸薯條之類的油炸食物不可避免是富含油脂和高脂肪的,而這兩種物質堆積在胃裏就會造成疾病。油脂在高溫下會產生一種叫"丙烯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很難消化。

3、生洋蔥

洋蔥、大蒜、韭菜裏面充滿了多種營養元素,它們對健康大有裨益,比如保護心臟,但是它們也會導致腸胃不適,比如脹氣、腹部絞痛等。但是通過烹飪似乎可以使引起腸胃不適的營養混合物不起壞的作用。

4、冰激凌

像冰激凌、冰棍、冰冷飲料等生冷食物如果吃得過多,就會影響腸胃功能的正常運轉,造成食物很難消化,容易損傷脾胃。吃的時候雖然美味無窮,但之後卻會導致食慾下降,也會刺激脾胃,形成腹脹、腹痛的惡性循環。

飯後做4件事有益健康

1、食後摩腹

食後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循環,有益於增強胃腸功能,又可作爲一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傳入大腦,有益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調節和發揮,有益於健身防病。具體做法爲以掌心着腹,以臍部爲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按摩各20圈,但要等飯後半小時再揉腹。

2、飯後賞樂

音樂不僅是藝術,而且可以養生健體、益壽延年,甚至可以治病療疾。古籍《壽世保元》中有句話叫:“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而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實際上,這兩句話說的都是一個意思:音樂能夠幫助消化。

傷胃食物有哪些 飯後做4件事有益健康 第3張

3、食後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食後漱口,可保持口腔溼潤度並能清潔固齒,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還可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齒的疾病。

保護好口腔和牙齒,有益於增進食慾和幫助消化吸收,如此,老年人就會感覺吃得香、身體好,就能健康長壽。

4、飯後慢走

《攝養枕中方》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食後慢步行,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益於人體健康。但食後不可立即行走,不可急步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否則會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最好過半小時後再進行散步等活動。

小編結語:以上就是小編今天想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內容,新一代的年輕人很多都會有不良的生活習慣,經常熬夜,經常喝酒,經常抽菸等等。還有我們在生活中認爲的一些對的生活習慣等等,其實這些不好的習慣都是我們健康的隱形殺手,小編的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大家正確認識這些習慣的壞處並且告訴大家哪些習慣是對的,大家一定要改正。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