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發低燒有哪些症狀 發低燒怎麼辦

發低燒有哪些症狀 發低燒怎麼辦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4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發燒是一件讓人非常痛苦的事情,可是對於發燒這又是一種普通的感冒症狀,所以當它來臨的時候及時的退燒就可以了,但是發燒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高燒,還有一種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低燒,相信也有朋友得過低燒吧,它和高燒不一樣,高燒的體溫一般會在38.5℃以上,而低燒則是在38℃以下的溫度,那麼發低燒的會有哪些症狀出現呢,怎樣才能判斷是發低燒了呢。

發低燒有哪些症狀 發低燒怎麼辦

一、發低燒是多少度

低燒指的是體溫非正常體溫,但在38℃以下的患者,而高於38.5℃的則爲高燒病人。低燒多爲37.2℃~37.5℃(腋下體溫)。其中,長期低燒指持續發燒兩週以上,但不包括間斷髮燒。低熱有生理性原因,也有其他疾病或感染等因素。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的實屬平常,但一旦發燒,特別是低燒的時候,情況就不是很好了。

二、如何判斷是否發低燒

1、頭暈發脹

健康的人,頭腦非常清醒,就算非常疲倦的時候,只要強打起精神的時候,腦袋立刻就會很清醒。但人一旦發現頭暈發脹,渾渾噩噩的時候,八成就是發燒的跡象之一。

2、畏光

人在低燒的情況下,是有些畏光的,不喜歡在陽光的照射下,並且會感到很難受。

3、發冷

在發低燒的時候,實際上體內白細胞已經開始反擊,所以人體內部的溫度較高,一旦外界有降溫的環境,則體內熱量便會從體內傳導出來,所以人就會感到冷意。這個方法特別在夏天的時候,最好鑑別了,如果涼風一吹,人哆嗦的話,估計就是在發低燒。

4、耐熱度提高

發低燒的時候,耐熱度會提高,如喝的水溫度較平時高,洗澡水的溫度較高,且一旦洗完後,會有種從骨子裏往外的冷意,好像有東西把熱量從體內帶走一樣。

5、量體溫

用體溫計量體溫,在38℃以下,但又高於37℃的患者,多爲低燒。一旦不舒服,第一時間使用溫度計測量體溫,根據自己的感受以適當的頻率檢測體溫,一般而言早中晚各一次比較正常。

發低燒有哪些症狀 發低燒怎麼辦 第2張

三、發低燒怎麼辦

1、補充液體

低燒應注意補充液體,如菜汁、花茶等,以助發汗,並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的失水。而檢驗喝夠水的最好辦法,就是看小便的顏色是否清亮。

2、溫溼敷

體溫不是太高,可以採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溼毛巾反覆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爲止。溫水敷幫助散熱,比較合適。當然,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做法:準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將衣服解開,毛巾打溼,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身體。10—15分鐘換一次毛巾。

3、海綿擦拭全身

用海綿擦拭全身,蒸發也有降溫作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後,一次攝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於散熱。

注意:雖然酒精比水還容易蒸發,但它對發燒的病人可能引起不適。不宜用酒精擦拭。再者,吸入酒精蒸氣或甚至經由皮膚吸收酒精都對病人不利

發低燒有哪些症狀 發低燒怎麼辦 第3張

4、泡個溫水澡

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洗熱一點的水,其實這樣反而有助於降溫,就像多喝溫水,可以排毒,溫度就會降下來。一般來說體溫在38度左右是可以洗澡的,但水溫不宜大高,32-34℃較適宜,而且洗澡前應該先吃點東西再洗,防止低血糖發生,洗好後擦乾身體儘快穿上衣服避免着涼,這樣會加重病情。另外,隨時觀察水溫,如果水涼了,要及時況—些熱水進去。

5、穿衣適量

注意增減衣服,不宜過多,以利散熱,但也不可太少以免寒冷。如果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內熱氣散發出來。但如果你打寒顫,應以衣物裹身,直到不冷爲止。特別注意小嬰兒,因爲當他們感到過熱時,並不懂得卸下衣物。其實,穿過多衣服或置於酷熱的場所,都可能引起發燒。

6、調節室內溫度

儘可能營造病房氣氛,以利病人復原。勿使室溫過高,德國醫師通常建議勿超過18.3C。同時,應讓室內適度地透氣,以幫助復原,但勿使用通風設備。並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放鬆心情。

7、藥物

或者在醫生建議下,用一些治低燒的外感藥物。持續低燒也可能是慢性炎症引起的,炎症消下去就會好了,再配點消炎藥吃效果更好。

發低燒有哪些症狀 發低燒怎麼辦 第4張

總結:現在大家掌握了到底什麼有什麼症狀表明自己已經發低燒了吧,不確定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溫度計測量體溫就清楚了,一般低燒的溫度在在38℃——37℃之間,至於感染上低燒的患者會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其他疾病或感染等因素。其實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的實屬平常,可是一旦發燒了,特別是低燒的時候,情況就不是很好了,發低燒了用到以上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治療低燒的。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