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慢性胃炎的臨牀症狀表現漫談

慢性胃炎的臨牀症狀表現漫談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8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慢性胃炎是紐約華人常見的慢性腸胃病,而且人們的胃炎發病率遠遠高於美國本土,約是後者的兩倍。慢性胃炎的元兇主要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當慢性胃炎遷延不愈,就會最終衍化成胃癌。

慢性胃炎的臨牀症狀表現漫談

慢性胃炎的臨牀症狀表現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大多數病人常無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症狀,個別伴有黏膜糜爛的患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如嘔血、黑便。症狀常常反覆發作,無規律性腹痛,疼痛經常出現於進食過程中或餐後,多數位於上腹部、臍周、部份患者部位不固定,輕者間歇性隱痛或鈍痛、嚴重者爲劇烈絞痛。

造成慢性胃炎的最常見元兇

慢性胃炎的最重要病因就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都因爲體內有幽門螺桿菌。這種胃菌可以長期存在人體內,最新的研究更是測得1700年前的美洲木乃伊曾經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成爲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人類的最早案例。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多見於急性胃炎之後,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而發展爲慢性淺表性胃炎。世界超過50%的人口在消化系統上帶原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較盛行於發展中國家,而西方國家的影響範圍也逐漸縮小。在海外華人中患有胃炎並帶菌的病患高出西方人一倍。

慢性胃炎的臨牀症狀表現漫談 第2張

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者獲諾獎

2005年,澳大利亞的華倫(RobinWarren)和馬歇爾(hall)因發現幽門螺旋桿菌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幽門螺桿菌是人類至今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

早在1984年,馬歇爾爲了證實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和作用,曾自己吞下一湯匙的病菌,結果出現胃脹、胃痛等一系列胃病症狀。後來他用抗生素殺死這種胃菌,結果胃病的症狀也消失了,從而發現和證實了胃病的元兇就是幽門螺旋桿菌。

慢性胃炎的臨牀症狀表現漫談 第3張

幽門螺旋桿菌怎麼傳播

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爲口口傳播,但個體通常是於幼時被感染。被感染的很多華人,是因爲不良的飲食習慣和衛生習慣所致。因爲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地區衛生條件差,所以傳染率高,在歐洲、美國發病率就相對少一些。很多人是小時候到處爬,抓着什麼吃什麼,感染上幽門螺旋桿菌,有的是噁心、吐,吐出的東西污染了河流,河水被下流的人家飲用,導致傳染上這種幽門螺旋桿菌。

所以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最佳方法就是改善衛生條件和飲食習慣。現在一些幼兒園還存在衛生條件不佳導致很多孩子感染,青少年因爲自己注意飲食衛生,感染的機率在降低。

清除幽門螺旋桿菌預防胃炎

預防胃炎,最重要的就是: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戒菸、戒酒、飲食調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衛生習慣,比如人多會餐建議使用公筷等。

其中清除幽門螺旋桿菌,除了可解決慢性胃炎的問題,有時候還有好的副作用。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