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女孩要自殺向父母索愛,關注孩兒的內心需求

女孩要自殺向父母索愛,關注孩兒的內心需求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5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媽媽你不愛我了,你不愛我了,我要自殺。”說着,4歲的田田(化名)拿起自己的小剪刀對着肚子。當西安市民洪先生聽到妻子講述孩子的這一舉動時,無比震驚。

女孩要自殺向父母索愛,關注孩兒的內心需求

當事家長:受電視劇影響可能性最大

洪先生夫婦80後,女兒4歲多了,在幼兒園上中班。“前兩天妻子帶着孩子洗漱的時候,結果她就是不願意,哭鬧起來,然後自己跑到客廳,拿起手工小剪刀對着自己的肚子,喊着‘媽媽你不愛我了,你不愛我了,我要自殺’。”昨日,洪先生緊張地描述着當時的場景,“她媽媽一下子愣住了,先趕緊勸了下來,覺得孩子的表現出乎意料,言行舉止明顯與年齡不相符,所以就找我商量咋辦。”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就在幾天前孩子還當着我的面有過一次類似的表現,我當時當做玩笑沒有在意,現在想想真是太大意了。”洪先生說,當時是晚上,女兒和他鬧彆扭發脾氣,“‘爸爸你不愛我了,那你就把我從樓上扔下去……’我還笑着說外面很冷,一個人待在外面會害怕的等等,但回想起來孩子的表現是有連貫性的。”

想來想去,洪先生認爲電視劇中一些情節給孩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家裏老人喜歡看方言劇,孩子也就跟着看了,估計這些情節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影響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一些電視劇中充斥着暴力、兇殺等鏡頭……”洪先生說,妻子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從妻子懷孕到孩子長大,我們都是一個歡快的家庭,沒有什麼不愉快或者說是衝突、意外給孩子造成心理影響。”

其他家長:她是在求關注父母要多改變

對於洪先生孩子的情況,華商報記者採訪了有兩個孩子的80後母親白女士。白女士說,根據她的育兒經驗,她認爲這是田田在求父母關注的表現。田田的言行的確與年齡不符,令人吃驚,“我的理解是家人尤其是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而且與孩子之間缺乏互動,對孩子的生活缺乏良性指導,我個人認爲電視內容需要靠大人去幫助孩子選擇和判斷,而不能單純歸錯於電視劇。”白女士說,小孩成長中會出現語言敏感期,“可能會模仿說一些狠話甚至是詛咒來換取大人的關注或者是逼迫大人同意,這是因爲他們可以使用的途徑太少了。而家長這時候如果遂了孩子的心願,就強化了孩子的認知,這時候孩子就會把這一方式反覆使用。”白女士認爲,如果這時候大人能化解孩子的表現並留意觀察糾正,或許孩子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幼兒園園長:這是孩子希望溝通的吶喊

針對洪先生女兒的表現,有20年中外幼教工作經驗的中海品格幼兒園園長李曉瑛表示,這一情況比較震驚,也很能理解家長的震驚和惶恐,“4歲的孩子尚處在學習辨別是非的時期,還不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毀滅生命’這樣的‘條件’來表達自己內心強烈的不滿和委屈,這其實是孩子希望成人關注、得到溝通的吶喊和求助。”

李曉瑛說,環境是幼兒成長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除了外在環境,家庭教育的環境對孩子產生更直接的影響。”李曉瑛說,“模仿”是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手段,通過模仿成人或同伴完成經驗的積累,然後在試行的過程當中,逐漸明白對和錯,而越是親近的人,對孩子的影響力就更大,“孩子沒有判斷力,可能也會去模仿電視等虛擬情景,但是家長若及時發現和正確教育,這個問題很快就能解決。”李曉瑛認爲,孩子母親是幼師的情況可能反而會因爲工作忽略了對自己孩子的照顧,需要調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心理諮詢師:孩子得到的愛可能不夠

西安大康心理保健院主任諮詢師韓慶華說,4歲女童這一併不符合常規的表現,肯定是有相關成因的,通過現有的情況還無法蒐集到這一信息。“孩子的表現可以說是愛的缺失。”韓慶華說,從孩子的言行舉止來看,說明得到的愛還是不夠的,“孩子的語言是無意識的,但是孩子的肢體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爲,至少說明孩子是在受到影響後做出的舉動。”韓慶華說,如果說看電視劇或者與外人接觸中對孩子形成外在客觀的影響,“那麼孩子只會覺得好玩,而且持續時間很短就會放棄,然後去尋找其他新鮮好玩的,而不會持續進行。”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楊逍表示,4歲女童的這一表現成因可能來自三個方面: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和自身器質問題,“比如影視劇的情節孩子去模仿、大人逗孩子的話語都是社會因素的影響,這些都可以避免;而如果說因爲家庭教育方面對孩子形成的影響,則需要立即作出調整,畢竟家庭教育往往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比如像父母的言行舉止、父母的陪伴等都會對孩子帶來影響。”楊逍說,從小孩的成長來看,並非器質方面存在問題,“但是在生活中還是要注意,尤其是不要對孩子類似的言行舉止反應過於強烈,儘量保持平靜剋制,否則會強化孩子的行爲,需要慢慢弱化並予以糾正。”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