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飲用水兩成不合格更應反思“國標”

飲用水兩成不合格更應反思“國標”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1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公佈了今年第二階段19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監督抽檢信息。瓶(桶)裝飲用水、純淨水等微生物超標問題仍較爲突出,不合格率超過兩成,791種各類飲料被曝不合格,其中飲用水佔97.97%。不合格樣品中,也不乏知名品牌產品。

飲用水兩成不合格更應反思“國標”

據報道,中國瓶裝飲用水的“國標”中,水質指標僅有20項,相比之下,自來水的標準中水質指標有106項。中國瓶裝水標準滯後,測菌仍然按前蘇聯的標準。在如此之低的“國標”檢測下,仍有超過兩成的飲用水不合格,甚至一些知名品牌也“榜上有名”,令人震驚。當人們得知,自己花了多於自來水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價錢買來的飲用水,其質量還不如自來水可靠時,叫他們如何能夠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自2013年開始施行之後,“國標”成爲該法有效實施的掣肘。然而,有關部門在執法檢查中發現,不僅是飲用水,我國食品質量“國標”不僅數量少、時間早、指標低,而且有些指標缺少風險評估依據,標準之間交叉、重複甚至矛盾。比如,飲用水水質標準五花八門、亂象叢生;特別是,一些地方的飲用水水質標準,過於“遷就”企業利益,甚至與企業關起門來定標準,指標一降再降。可以預料,在低“國標”的“幫助”下,還有更多的飲用水名正言順地變成了“合格產品”、甚至“名牌產品”。

食品質量“國標”滯後,可以說是一種監管不作爲。綜觀發達國家,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會經常性地對食品安全標準進行調整,如增設項目、提高標準等等,而在國內,這項工作幾乎停滯不前。往往等出現了食品安全事件,監管部門才迫不及待地去堵漏。許多食品安全檢驗標準沒有進行安全“升級”,一項食品標準幾十年一成不變,即便是變了,也是越變越低,爲問題食品大開綠燈。

因此,飲用水超兩成不合格,更應反思超低的“國標”。監管部門應借鑑相關食品監管模式,通過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公衆參與監督、大學研究機構等民間力量參與食品安全標準制定等,經常性地對食品安全標準進行調整、升級,使我國現行的食品衛生標準,逐步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同時,通過立法規範食品質量“國標”的制定,確定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和義務,讓法律和監管成爲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