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9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醫院楊明建政委等領導送行:赴印尼參加“科摩多”人道主義救援演習

“至精、至誠、至愛、至和”是我們的院訓;

“面向海洋、面向官兵、面向患者、醫德高尚、醫術精湛、醫風和諧”是我們的院風;

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人;

同時我們也是救死扶傷的醫生;

在環境惡劣的海岸邊防線上有我們常年奔波的身影;

我們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深入基層爲兵民服務;

我們用自己手中的醫療技術爲邊防戰士、國際友人解除病痛,揚我國威;

我們就是大海上的生命衛士。

——海軍總醫院醫護人員掠影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2張

醫院領導爲醫療隊員送行:盼勝利凱旋!

軍醫連心我爲南沙士兵除病痛

“在祖國邊防這僻靜的角落,聳立着我們小小的哨所,每當星星月亮悄悄的隱沒,是我第一個把太陽迎進祖國。我持槍向太陽致以軍禮,請它也帶上我的光我的熱,我愛邊防這小小的哨所,當兵清苦爲了萬家的歡樂,無論風雪瀰漫還是大雨滂沱,太陽照樣升起在我的心窩。燦爛的太陽從我頭走過,我把一腔愛戀灑給萬里山河。我持槍向祖國致以軍禮,就像是面對媽媽深情的囑託。”

——《我把太陽迎進祖國》

躺在病牀上的他,有着黝黑的膚色和明亮的眼睛,儘管因爲還在復健當中沒辦法起身,但是在面對來探視的喬晉琳主任和他的戰友時,仍堅持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怎麼樣?還疼嗎?”喬主任彎下腰,伸手在青年士兵的腿上按了按。

“不疼了,你看,現在我的腳趾也能動了!只是還有一點木。”青年人的笑容像陽光一樣燦爛。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3張

爲南沙衛士術後查體

“還是要堅持復健,要徹底康復才行啊!”喬主任又做了幾項檢查,仍不忘囑咐青年士兵要多加鍛鍊。

“我現在已經好多了,你看,我來的時候腿疼腿麻都下不了牀,可是我現在已經能夠自己走路了。”青年士兵的表情略有點着急:“我作爲一名軍人,在軍隊這麼多年,國家也給予了我們軍人很大的幫助和支持。我作爲一名軍人,一名南沙衛士,我希望能夠早日康復,早日能夠用自己的能力爲我們祖國做自己的貢獻,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4張

爲南沙衛士術後查體

類似的對話,喬晉琳主任已經經歷過太多。這些年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及海軍機關的號召下,下基層爲海軍官兵做醫療服務時,常常會聽到類似的話語。軍民連心,軍醫連心,每當這個時候,喬主任都會有一種微妙的愧疚心理,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技術,讓更多的基層官兵解除病痛。一個、兩個乃至一百個、上千個,在每一次的外派任務中,他都努力做到最好。“我至今都記得,在一次下基層的任務中,因爲潮汐的關係,當時預定的2例手術只完成了1例,我們就不得不撤離。”喬晉琳主任感慨的說:“看到第二個戰士失望的眼神,我感到萬分愧疚,我就在想哪怕再給我十分鐘我也能給他做完,沒準能讓他緩解很長時間。正是這種心情激勵着我,在以後的下基層醫療時,儘可能的爲我們的戰士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5張

開展微創疼痛診療手術

實際上,海軍總醫院目前擔負着海軍基層部隊的醫療任務,每年都要組織各科室的專家下基層,爲基層官兵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每次任務的時間少則幾天,多則三至四個月,最多時一年下派了二十多次。這些派出的專家包括:皮膚科專家、內外科專家、康復保健科專家等數十個臨牀科室專家。但是即使如此,對於廣大的駐防官兵們來說,還遠遠不夠。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6張

醫療隊受到當地羣衆歡迎

任重道遠旗幟文化烙下的“軍魂”

“當我被派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我就不是代表我一個人了,我是代表我們科室、代表海軍的、甚至代表我們國家——中國的軍人形象。當我們在外執行任務的時候,我們要時刻想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責任和榮譽。”

——海軍總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醫師付本升

談到海軍總醫院目前所肩負的任務,喬晉琳主任的介紹只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任重而道遠”。除日常的基層醫療任務之外,他們還肩負着866醫院船的服務任務,包括軍事醫療的國際學術交流與手術合作等。爲此,喬主任特意找來了剛剛結束環太平洋軍演隨船醫護工作回來的付本升主治醫師和于海洋康復師。他們被曬成小麥色的皮膚上似乎還能看出當地陽光的灼熱。任務雖然艱苦,但是對於已經多次隨船出任務的他們來說,已經習以爲常。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我們首先是軍人,要用鐵的紀律來要求自己,要有健康的體魄和克服萬難的決心,才能在風雨變幻、環境惡劣的大海上完成自己的本職任務,爲全船官兵的健康提供保障。”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7張

“科摩多”演習:前出醫療分隊出發

衆所周知,環太平洋聯合軍演是一個折射國際關係縱橫捭闔的大舞臺。與世界上所有軍事演習一樣,環太平洋聯合軍演除了對技術和戰術的演練外,早已附加了顯示實力、協調國際關係等多項功能,其內涵映射出美國全球戰略的演變。此次中國是首次應邀派軍參演,說明兩國均高度重視改善和發展兩軍關係,這不僅將對發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軍事關係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也將對構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鑑、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8張

爲印尼羣衆看病服務

“當我被派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我就不是代表我一個人了,我是代表我們科室、代表海軍的、甚至代表我們國家——中國的軍人形象。當我們在外執行任務的時候,我們要時刻想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責任和榮譽。”付本升主任對於此次軍演醫護任務介紹說:“我們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非常辛苦。很多初次隨船的同志還會出現暈船現象,特別是女同志,在生理期間的發病率非常高。而且艦上空間有限,非常壓抑,長時間的海上漂泊生活會讓很多海員患上心理疾病,我們在自我調適的同時還要完成自己的職責,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9張

前出醫療分隊轉運傷員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止是出現在這次任務中,”喬晉琳主任接着說:“今年3月,我被派遣到印尼參加了“科摩多”人道主義救援演習。醫療服務分爲兩部分,一是演習救援;二是爲南沙羣島的駐防官兵看病。在演習中,我擔任前出分隊的組長,任務是坐直升機去島上接傷員,把傷員護送到甲板上,然後轉運到檢傷分類組,再分到不同的科室。演習過程中,我們是很認真的,前三天我們就開始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因爲實際情況中會有很多意外情況發生。說實在的,甲板上很熱,我已經是50多歲的人了,很多年輕戰士都建議我不要親自參與了。我說:不行。我是第一次正式上艦隊,而且趕上這個任務,我必須保質保量的完成!然後我就帶着他們一趟趟地擡擔架。因爲是真人演習,任務很重,而且沒上過艦船的人不知道,後甲板與甲板艙裏的光線不一樣,有一個視覺差。我在給檢傷分隊組長報告病情的時候就摔了,手摔傷了,膝關節也磨破了,當時我們林慶賢(院)隊長就怕我骨折,問我還可以麼,還能爬起來麼,我就滾了一下,能動,我就起來了,接着完成任務,在回岸上後還帶傷做了三例針刀手術。”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10張

行腰椎椎間孔鏡手術

中西結合針刀技術顯威名

一柄小小的針刀,卻蘊含着巨大的能量。它的出現打破了中醫抽象思維模式與西方醫學形象思維模式的對立格局,以創造性的獨特思維方式,將中西兩種醫學的基礎理論融爲一體,既繼承和發展了祖國醫學的經絡理論,又汲取了現代醫學的研究成果,同時對針刀療法所涉及的各種疾病進行了新的探索和系統總結,從而逐步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新的醫學理論體系。

與國際友人的交流無疑是令人開心的,此次任務也令付本升醫師和于海洋康復師收穫頗豐。談起期間的經歷,付醫師介紹說,在此次環太平洋聯合軍演的活動中,中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環太平洋地區的多個國家的海軍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收穫很大。其中,很多國家的醫學同仁都對中國新興的針刀技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其後的南太四國(湯加、斐濟、瓦努阿圖、巴布亞新幾內亞)醫療服務活動中,當地民衆也對中國軍醫的到訪表示了熱烈歡迎,每天的門診量和手術量都達到了相當大的水平。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11張

外軍參觀醫院船中醫診室

當我們問道: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的病例?付本升回答說:“在此次任務中,我們也會爲當地的駐外使館、政府官員和增資機構提供免費的體檢,其中有一位湯加使館的工作人員,長期的頭痛頭暈,已經在湯加國內多家醫院看過了,但是始終不見好轉,給她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和痛苦。得知此次中國軍醫到訪,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上門求診,我就採用中國的針刀療法,對患者的第二三頸椎進行了治療,困擾患者多年的症狀完全消失了。她非常高興,走時還送我幾個貝殼作紀念,並留了我所有的聯繫方式,說以後要是再犯病還找我去治療。”付本升笑着說:“當然例子還是很多的。還有一件也是在湯加,有一個銀行工作人員有嚴重的肩甲骨勞損,他非常痛苦,也是做了針刀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12張

外軍觀摩中醫按摩技術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13張

在醫院船上共同工作留影

揚國威 護勇士——海上的生命衛士 第14張

外軍治療師學習拔罐

一柄小小的針刀,卻蘊含着巨大的能量。看似簡單的治療方法,卻爲湯加人民與中國人民構架起友誼的橋樑,海軍總醫院又一次出色的完成了出訪考察項目,滿載榮譽而歸。

“如此神奇的技術,有沒有在國內推廣呢?”

“其實現在海軍士兵的常見疾病已經從早期的皮膚病、頭痛、失眠、消化系統疾病,慢慢轉換成頸肩痛、膝關節、踝關節損傷。以往的手術治療方案,創口大,感染機率高,不利於患者的恢復。針刀療法創口小,恢復快,因此受到廣大基層官兵的歡迎。”付主任介紹說:“但是因爲此項技術的發展目前只有30多年的時間,還有許多待完善的地方需要我們繼續去努力。”

【後記】

結束訪談時已經日過正午,但是似乎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意猶未盡。這是一場心與心的碰撞,久違的感動與激情澎湃在我們的胸膛,爲我國海軍健兒的強大與犧牲精神,爲海軍總醫院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閃耀的軍魂和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炙熱的赤子之心。他們甘做祖國的螺絲釘,在自己的崗位上散發着光與熱。他們並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卻飽含愛國的熱情。就像喬晉琳主任所說的:“我們是軍人,也是醫生,我們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來源:飛華健康網郭晶晶)

(版權聲明:本文系飛華健康網獨家專訪,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