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中國上海內地首批專職“研究護士”走馬上任

中國上海內地首批專職“研究護士”走馬上任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3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做了約20年臨牀護士的趙彤芳,如今成爲專職“研究護士”。她是上海首批13位進入藥物試驗專業科室的研究護士之一,也由此成爲中國內地第一代專職研究護士。

中國上海內地首批專職“研究護士”走馬上任

研究護士全稱“臨牀研究護士”,即臨牀研究協調員(CRC),是指經主要研究者授權並受相關培訓後,在臨牀試驗中協助研究者進行非醫學性判斷的事務性工作人員。CRC最早起源於美國,如今在那些臨牀研究水平先進國家,沒有CRC的臨牀研究機構不能實施藥物臨牀試驗。

剛剛走馬任職的趙彤芳告訴中新社記者,她目前正在瞭解相關的藥物臨牀試驗方案,之後,將全程參與醫院的一期藥物試驗。她的職責包括藥品發放、採血、與受試者溝通,並與研究者(醫生)保持聯繫等。

滬上首批13名研究護士新近在上海曙光醫院上崗,引發各界關注。這些研究護士進入包括肝病科、腎病科等在內的13個藥物試驗專業科室,在藥物臨牀試驗中發揮協調作用。

曙光醫院國家藥物臨牀試驗機構辦公室主任元唯安介紹說,被選拔擔任全職研究護士者,其學歷以本科爲主,此前均參與過藥物臨牀試驗,不僅具有全面的護理知識,還有較強的溝通能力,且細緻耐心。根據崗位設計,研究護士成爲整個藥物試驗體系的溝通紐帶。

趙彤芳認爲,面對科研性工作,專業知識更顯重要,包括解釋說明、安撫在內的現場把控能力,也成爲這些研究護士的“職業新挑戰”。

近10年來,中國藥物臨牀試驗發展迅速,醫療機構每年承擔的臨牀試驗項目數量巨大,且增幅顯著。據元唯安透露,兩年前,上海曙光醫院每年新增約20個新藥臨牀試驗項目,近兩年增加至每年超過40項。目前在中國內地,臨牀試驗絕大多數工作由研究者(醫生)來完成,由於藥物臨牀試驗在細節上要求很高,繁忙的臨牀醫生在試驗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失誤,或數據記錄不準確、不規範,或與受試者溝通不足等。

據介紹,新上任的專職研究護士將在臨牀試驗中發揮協調作用,重點是加強與研究者與受試者之間(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並承擔試驗過程中諸多繁瑣細節事務,使醫生得以將主要精力放在試驗方案制訂、數據分析研究上,以提升臨牀試驗質量。

元唯安表示,借鑑國外經驗設立CRC,是保證臨牀試驗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新藥研究與國際接軌的必經途徑。

據上海曙光醫院院方透露,在研究護士機制運作一段時期後,醫院將對藥物臨牀試驗質量水平進行評估,以觀研究護士崗位設立後的實效,並及時改進相關流程。元唯安稱,與新藥臨牀試驗的需求相比,研究護士人數還遠遠不夠,隨着新藥臨牀試驗項目的增多,還將增加研究護士。

研究護士這一新職的誕生,也引來此間醫療界聚焦,有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中國的藥物臨牀試驗將越來越多,相應的規範與標準也將升級,中國或將與國際先進國家一樣,將研究護士崗位設置作爲獲得國家藥物臨牀試驗點資格的必要門檻。(陳靜)

相關閱讀:

>>中國年輕護士隊伍普遍遭受工資低、壓力過大困擾

>>白大褂不堪承受之重:風險大收入低致醫學生改行

>>廣州護士缺口3萬男護士搶手成業內“大熊貓”

>>廣東女護士玩失蹤離家獨自旅遊稱因工作壓力大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