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今日立秋天氣開始轉涼 高溫或持續半月左右

今日立秋天氣開始轉涼 高溫或持續半月左右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2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立秋,酷暑中終於聞到了一絲“清涼”的味道。同時,立秋也正式宣告二十四節氣進入“下半程”,這一時期,高溫仍可能滯留一段時間。另外,立秋之後,晝夜溫差逐漸拉大,也是感冒等流行疾病容易爆發時期,需要小心避免。

今日立秋天氣開始轉涼 高溫或持續半月左右

天氣將開始轉涼,但“秋老虎”仍可能發威,高溫或持續半月左右

時節|今天22時2分立秋

扛過酷熱的7月,沒有詞兒能比“立秋”更讓人驚喜了。今天22時2分,我們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同時也是“下半程”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立秋的到來,預示着酷熱正被一點點驅離,天氣將開始轉涼。

除了表徵氣候轉換,立秋還有期待“收穫”的意思。從文字角度講,“秋”是“禾”與“火”相加而成,代表禾穀即將成熟的意思。實際上,立秋前後,包括我省信陽在內的中部地區的早稻正進入收割季,其他秋作物正進入快速生長髮育期。不過,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較爲嚴重的乾旱,作物的生長面臨着嚴重的威脅。

氣候|“秋老虎”或將持續半月

雖然“立秋”了,但如果您覺得可以去涼蓆,撤舊衣,讓各種抗暑神器“下崗”,那還是有點爲時尚早了。目前,我省正進入“三伏天”的末期,最熱的日子仍沒有完全過去。今天除了是立秋外,也是今年“末伏”開始的日子,這一“伏”將一直持續到8月17日。因此,抗暑在未來半個月內還需要小心留意。

要說立秋後最有名的氣候現象,當數鼎鼎大名的“秋老虎”。“秋老虎”是指立秋過後短期回熱天氣,通常發生在8月底到9月初,持續半月左右,主要原因是南退的副熱帶高壓重新回頭。在江淮和華南地區最容易發生,時間有先後之別。而且,據說“秋老虎”還有公母之說。

除小心“中暑”外,立秋後還要當心“着涼”。一般來說,立秋過後,高溫不會馬上降下來,但低溫走低卻很明顯。許多人只注意到白天的情況,沒有留意晚上逐漸轉涼,仍選擇開空調睡覺,那麼很可能會感冒。

習俗|“貼秋膘”、“啃秋”很流行

“立秋在古代一個大節,古代人把它當做夏秋的分界點,形成了很多習俗。”省天文館館長李德範告訴記者。據瞭解,直到今天,很多習俗都還在各地流行,其中最有名的當數“貼秋膘”和“啃秋”了。

“貼秋膘”是民間流行的一種玩樂方式,人們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立夏也有稱體重的習俗),看看到底瘦了多少。因爲夏天,人們的食慾一般不太好,體重大都會減少一點。所以,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區,立秋這天會燉肉、烤肉、吃紅燒肉等,“以肉貼膘”,“貼秋膘”就是這麼來的。

另外一個有名的習俗是“啃秋”。李德範告訴記者,所謂“啃”就是吃的意思了,主要對象是西瓜、香瓜、山芋、甚至玉米棒子等,在很多地區都有流傳。另外,比較有趣的習俗像山東萊西,流行吃“渣”——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還有四川一些地方流行喝“立秋水”,立秋當天用水服食小赤豆,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等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立秋各地的習俗基本上都跟“吃喝”有關。立秋過後,“吃貨”們出擊的時候又要重新回來了。

養生|食平補之品防“秋燥症”

常說“春困秋乏”,隨着立秋到來,早上不愛起,白天不愛動的“秋乏”又來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醫師告訴記者,這種現象又被稱爲“氣象過敏”,因爲這一時期冷熱交替,氣候變化超過了人的適應能力,從而引起身體不適反應。有統計數字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氣象過敏症”。專家建議,要養成規律性的起居習慣,最好早睡早起。

從中華傳統養生的角度看,秋季是最適宜進補的季節。立秋過後氣候逐漸乾燥,身體裏肺經當道,因此要選擇“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食物均有此作用。而銀耳、百合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可有效防治這一時期常見的口感脣焦等“秋燥症”,建議大家可以多食用。

趣說“立秋”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如果立秋的時刻在上午之前,那麼天氣涼爽;如果在下午之後,那麼還要熱上一陣。今天入秋時刻到了晚上10點多,屬於典型的“晚立秋”。天氣真的會如同俗語說的“熱死牛”嗎?省氣象局專家表示,由於今年立秋還處於“伏”中,“酷熱”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從未來幾天的天氣來看,全省各地都有分散性降水,溫度也都會保持在一個較爲“適宜”的水平。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