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大辭典 > 疾病預防 > 類風溼性關節炎飲食應注意什麼 類風溼性關節炎食療方法

類風溼性關節炎飲食應注意什麼 類風溼性關節炎食療方法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2.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認爲,類風溼性關節炎多因風、寒、溼邪阻痹氣血經絡而致,病程遷延,恢復緩慢,飲食調理顯得更爲重要,那具體要注意什麼呢?

類風溼性關節炎飲食注意

飲食要節制,進食要守時、適量,不可暴飲暴食、飢餓失常,飲食以清淡爲主,注意高蛋白、中脂肪、低糖、高維生素、中熱量和低鹽。

1、少食牛奶、羊奶等奶類和花生、巧克力、小米、乾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g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復發或惡化。

2、少食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症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鬆與關節破壞。

3、少食甜食,因其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易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

4、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注意避免被動吸菸,不吸菸,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5、適量多食動物血、蛋、魚、蝦、蛇肉、豆類製品、土豆、牛肉、雞肉等富含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膠原的食物。

6、多食可使類風溼性關節炎緩解症狀的食物: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魚油、藻類、蜂王漿及蜂蜜、蒜類、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硒等。

類風溼性關節炎飲食應注意什麼 類風溼性關節炎食療方法

類風溼性關節炎吃什麼好

1.酒

性溫,味甘、苦、辛,人心、肝、胃經。功效:通血脈,禦寒氣,行藥勢。治風寒痹痛,筋脈攣急,胸痹。酒單獨少用,一般都用送藥、浸藥、與藥同煎或與它藥共同釀製藥酒。

2.蔥

性溫,味辛,人肺、胃經。功效:發表,通陽,解毒,消腫。治骨節疼痛,身痛麻痹,跌打損傷。

3.姜

(1)生薑:性溫,味辛,人肺、胃、脾經。功效:發表散寒,溫中開胃,祛溼除痰。治風寒感冒,風溼痹痛。本品內服效優,外用亦好。

(2)千姜:性熱,味辛人心、肺、脾、胃經。功效:溫經逐寒,回陽通脈。治風寒溼痹,寒飲喘咳,心腹冷痛。

4.薏苡仁

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胃、肺、大腸經。功效:健脾,滲溼,除痹。治風溼痹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其適應證以溼熱痹證爲主,若用於寒痹,要注意配伍。本品用作食療以釀酒、煮粥爲多。

5.赤小豆

即赤豆、紅豆,性平,味甘、酸,人脾、心、小腸經。功效:利水除溼,和血排膿,消腫解毒。治溼熱痹證,腳氣,黃疸,癰腫。

6.黑大豆

即黑豆、烏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功效:活血,利水,祛風,解毒。治風痹筋攣,產後風痙、口噤,風毒腳氣。

7.菊花

性涼,味甘、苦,入肺、肝經。功效:疏風,清熱,明目,解毒。治風眩,溼痹。

8.黃精

性平,味甘,人肺、脾、腎經。功效:補脾,潤肺,祛風溼,強筋骨。治虛損,癆咳,風彰疼痛,筋骨軟弱。

9.乾地黃

性涼,味甘,人心、肝、腎經。功效:滋陰養血,通利血脈,清熱除痹。治陰虛定熱,熱痹腫痛,跌打損傷。據報道,本品長期間歇性煎服(1天量爲90g),能使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關節疼痛減輕、腫脹消退、肢體活動障礙改善。

10.鱔魚

性溫,味甘,人肝、脾、腎經。功效:除風溼,強筋骨,補虛損。治風寒溼痹,癆傷。

類風溼性關節炎飲食應注意什麼 類風溼性關節炎食療方法 第2張

類風溼性關節炎藥酒推薦

1.松葉酒(《千金要方》)

松葉500g,白酒1000g。

將松葉浸酒中,泡漬1周。每次服15~30ml,每日2次。

功用:祛風,燥溼,活絡。

2.木瓜根酒(《中國民間小單方》

木瓜根250g,白酒1000g。

將木瓜根浸泡酒中1周後飲用。每日3次,每次10ml。

功用:祛風,散寒,除溼,舒筋。治溼痹、痛痹。

3.北五加皮酒(《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北五加皮(香加皮)、穿山龍、白鮮皮各15g,白酒500ml。

前3味藥用白酒泡24小時。每日服10ml。

功用:祛風溼,壯筋骨。治風溼疼痛,關節拘攣。

4.巨勝酒(《食醫心鑑》)

巨勝子、薏苡仁、乾地黃各30g,白酒500g。

諸藥以生絹袋盛,入白酒中浸泡5天。每日2次,連服數日,

功用:補肝腎,壯筋骨,祛風溼,緩拘攣。治風溼痹弱,筋攣急痛。

5.蠶沙酒(《本草綱目》)

蠶沙250g,白酒750ml。

將蠶沙炒黃,袋盛浸酒中,3~7天即可。每日2次,每次15ml~20ml。

功用:化溼,活絡,祛風。治風溼頑痹。

6.地黃酒(《千金要方》)

地黃汁300ml,白酒200ml。

上料相攪成藥酒。溫服,每日3次,每次15~20ml。

功用:補腎填髓,止痛。治風溼日久,骨髓冷痛。

7.烏蛇酒(《本草綱目》)

烏梢蛇1條,白酒1000ml。

將烏梢蛇切成段,袋盛,浸白酒中,封固21天取酒飲用,每日3次,每次10ml,溫飲。

功用:祛風溼,通經絡。治諸風,頑痹癱緩攣急疼痛。

類風溼性關節炎飲食應注意什麼 類風溼性關節炎食療方法 第3張

類風溼性關節炎藥粥推薦

1.薏苡仁粥(《食物本草》)

薏苡仁100g。將薏苡仁研末,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用文火煮成粥。空腹1次食之。

功用:健脾,糝溼,除痹。治風溼痹證,筋急拘攣不可屈伸。

2.烏豆粥(《疑難病的食療》)

黑大豆500g,食油500g,大米1500g,白糖500g,生薑適量。將黑大豆隔日浸泡後,加食油一同煮爛。另將大米煮熟,下入大豆,加白糖、生薑,即可食用。可做主食,每日1次,每次100~200g。

功用:益氣,祛風,活血。治關節

肌肉疼痛,入夜痛甚,或遊走不定。

3.赤小豆粥(《飲食辨錄》

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做粥,每日1次。

功用:利水除溼,活血消腫。治溼熱痹證關節腫痛,下肢爲甚。

4.蔥白粥(《飲食辨錄》)

蔥白5g,粳米50g。將粳米洗淨煮成粥,臨熟加入蔥白,不拘時食,食後覆被取微汗。

功用:祛風,散寒,解表。治風寒痹證初起,關節冷痛,遊走不定。

5.牛膝葉粥(《太平聖惠方》)

牛膝葉60g,粳米100g,豉汁、鹽、醬少許。將牛膝葉切碎,與粳米於豉汁中煮粥,和姜、鹽,空腹食之。

功用:祛風溼,強腰膝。治溼氣痹痛,腰膝痛。

6.何首烏粥(《遵生八箋》)

何首烏60g,粳米60g,紅棗20g,紅糖適量。先將何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將粳米、紅棗同入沙鍋內煮粥,待粥將成時,放入紅糖調味,再煮1~2沸,即可食之。

功用:補肝益腎,養血祛風。治肝腎不足之痹。

7.紫蘇粥(《太平聖惠方》

鮮紫蘇60g,粳米100g,蔥、椒、姜、豉少許。將鮮紫蘇搗爛,加水研取汁,以汁煮粳米做粥,和蔥、椒、姜、豉調味,食之。

功用:發表散寒,利肺消痰。治風寒溼痹,四肢攣急。

8.桃仁粥(《多能鄙事》

桃仁15g,粳米160g。先將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爲稀粥,即可食用。

功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治血滯風痹,遍身疼痛。

類風溼性關節炎飲食應注意什麼 類風溼性關節炎食療方法 第4張

中醫認爲,類風溼性關節炎多因風、寒、溼邪阻痹氣血經絡而致,病程遷延,恢復緩慢,飲食調理顯得更爲重要,那具體要注意什麼呢?

類風溼性關節炎辨證食療

(一)風邪偏勝證

全身多關節的遊走竄痛,或屈伸不利,或見寒熱表證。舌苔薄白或薄膩,脈浮或弦。宜食用祛風、散寒、通絡之品,忌食寒涼滋膩食物。

1.防風苡米煎

原料:薏苡仁30g,防風10g。

做法:薏苡仁洗淨,與防風共煎,取藥液約200ml一次服,每日服1劑,連用1周,停3日後可再用。

功能:散風除溼。薏苡仁健脾滲溼,通利關節;防風散風止痹痛,爲治風寒溼痹之要藥,且溫而不燥。兩藥相同爲用,性味平和,是治療風溼痹痛之佳膳。

2.櫻桃酒

原料:櫻桃500g,五加皮50g,白酒500ml。

做法:櫻桃洗淨晾乾,放入500g裝瓶內,再添加60度白酒,瓶滿後密封瓶口,每日振搖1次,1周後可用。

功能:祛風止痛,益氣扶正。櫻桃有祛風溼之力,兼可益氣。五加皮辛溫,能祛風溼,強筋骨。以酒爲劑,更彰通利之功。本膳用於風溼腰腿關節竄痛,四肢不仁,周身乏力。

(二)寒溼偏勝證

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得熱則緩,遇寒則劇,局部不紅,觸之不熱,痛難屈伸,活動受限。舌苔薄白,脈弦緊。宜食溫經散寒、祛風除溼之品。

1.烏頭粥

原料:香白米50g、生川烏末10g。

做法:香白米與生川烏末同入鍋中,加水500ml,水佛後取微火煮,並下薑汁1匙,蜂蜜蜜3大匙,煮至爛爲度。空腹服下,若加苡米6g同煮更佳。

功能:溫經散寒,除痹止痛。本粥可用於寒痹邪實之筋骨劇痛、不屈伸者。然烏頭有毒,故不宜長期服用。

2.附片蒸羊肉

原料:制附片30g,鮮羊肉腿1000g,肉清湯250mI,料酒15g,蔥節6g,薑片6g,胡椒粉0.6g,味精0.6g,鹽1.5g,熟豬油30g。

做法:將羊肉煮熟,撈出,切成2.5cm見方的肉塊,附片洗淨,與羊肉同放入大碗中,並放料酒、熟豬油、蔥節、薑片、肉清湯,隔水蒸3小時。吃時撒上蔥花、味精、胡椒粉。

功能:散寒,益氣養血。附片辛熱,溫經散寒,攻補兼施,攻邪而無傷正之虞。本方對陽虛身寒之寒痹劇痛、手足拘攣者堪稱佳膳。

(三)溼邪偏勝證

肢體關節疼痛重着,肌膚麻木不仁,手足笨重,步履艱難,或胸悶泛惡。舌苔白膩,脈濡數。宜食利溼通絡、祛風散寒之品。

1.薏苡仁醪

原料:生薏苡仁100g、糯米500g、酒麴適量。

做法:生薏苡仁加水適量,煮成稠米粥;糯米燒煮成幹米將兩者拌勻,待冷加酒麴適量,發酵成酒釀。每日隨量佐餐。

功能:利溼通絡。生薏苡仁甘淡,甘能益脾,淡能滲利故有利溼祛風、通絡止痛之功。發酵爲醪,以助其通利之效。對溼痹關節腫脹重着、麻木不利者,可常食之。

2.黑豆酒

原料:黑豆1000g、酒10L。

做法:將豆炒熟,趁熱放入酒中蓋嚴,浸泡兩日即可服用。每日隨量佐餐。

功能:利水活血,祛風益腎。以酒制豆,可用於溼痹筋攣、肢體重着之症。

(四)溼熱痹阻證

關節疼痛,局部紅腫,得冷則舒,痛不可近,活動痛劇,或兼發熱、口渴、心煩汗多。舌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宜食清熱利溼、祛

1.苡仁絲瓜粥

原料:薏苡仁150g,薄荷15g,豆豉50g,絲瓜100g。

做法:將薄荷、豆豉擇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1500ml。沸後用文火煎約10分鐘,濾汁去渣。薏苡仁、絲瓜洗淨後倒入鍋內,注入藥汁,置火上煮至薏苡仁酥爛。食時可酌加糖或鹽調味,空腹服。

功能:清熱利溼,解表祛風。宜用於溼熱痹證兼有表證者。方中薏苡仁清熱利溼爲治溼痹肢節疼痛之良藥;絲瓜甘涼,清熱涼血,通經絡,行血脈;合薄荷、豆豉可奏解表清利之功。

2.桑枝雞

原料:老桑枝60g,綠豆30g,雞肉250g。

做法:雞肉洗淨,加水適量,放入洗淨切成段的桑枝及綠豆,清燉至肉爛。以鹽、姜等調味,飲湯食肉,量自酌。

功能:清熱通痹,益氣補血。桑枝性涼,清利關節;綠豆甘平,健脾利水,清利溼熱;雞肉益氣養血。本方適於溼熱痹證,熱不甚而正已虛者。

類風溼性關節炎飲食應注意什麼 類風溼性關節炎食療方法 第5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