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曝光臺 > 夫妻倆狂吃10斤小龍蝦 吃出橫紋肌溶解

夫妻倆狂吃10斤小龍蝦 吃出橫紋肌溶解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南京唐小姐夫妻二人吃了10斤左右的小龍蝦。第二天,唐小姐感覺每塊肌肉都疼,連站都站不起來了,丈夫也有類似症狀。醫院診斷,是食用小龍蝦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徵。專家提醒:小龍蝦一次別吃太多,頭、腮、腸、黃最好都別吃!那麼吃小龍蝦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夫妻倆狂吃10斤小龍蝦 吃出橫紋肌溶解

29日,唐女士一家六口外出聚餐,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她感到頸部和背部痠痛難忍,以爲是吹空調受涼或者落枕了,也沒太在意。沒想到,上班之後,唐女士渾身的痠痛症狀更加明顯,從頸背部蔓延到了小腿,全身只要有肌肉的地方都劇烈痠痛起來。唐女士立刻聯繫了老公接她去醫院,路上一交流得知老公也有類似肌肉痠痛的狀況,兩人這才與前一晚吃了小龍蝦聯繫起來。

到了鼓樓醫院急診,唐女士和老公主動向醫生描述了渾身痠痛的症狀和前一晚食用小龍蝦的情況,醫生立即懷疑是食用小龍蝦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徵”,於是安排夫妻倆做血常規、尿常規和心電圖檢查,結果證實了醫生的診斷。

目前,唐女士夫妻在鼓樓醫院急診病房住院治療,病情平穩。

該院急診專家分析,凡是與運動能力相關的肌肉都屬於橫紋肌,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病因複雜,最常見的是過量運動、肌肉擠壓傷,因缺血、代謝紊亂、藥物、感染等因素導致發病的也時有發生。近年來,由於江蘇人偏愛食用小龍蝦,因此確診“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的病例也十分常見。

專家告訴記者,龍蝦本身沒有毒性,正常吃龍蝦一般不會致病。致病的原因有可能是在清洗或者烹製等其他環節出了問題。此外,專家提醒,小龍蝦的頭部和鰓部是藏污納垢的主要部位,建議不要食用。如果在吃小龍蝦後半天到一天內出現渾身肌肉痠痛僵硬、尿液呈醬油色等症狀,要引起重視,立即到正規醫院就診。

吃小龍蝦注意事項

街邊小龍蝦確實讓人們垂涎欲滴,但也有不少人只能遠觀,不能親自嘗試;社會調查:腸胃不好的人,一吃街邊小龍蝦絕對肚子疼。每到吃小龍蝦的季節,醫院就會有很多中“小龍蝦毒”的人就診,這樣的惡性循環讓不少人望而卻步;今天要告訴大家一些吃小龍蝦的注意事項,讓大家一飽口福的同時,還收穫健康。

肉體鬆軟無彈性極有可能是死蝦

買小龍蝦最怕遇到死蝦,因爲小龍蝦死後腐壞得很快,會分解產生組胺等有毒物質,滋生有害病菌,食用後容易導致腹瀉等腸胃道感染性疾病,危害身體健康。

烹調加工後的小龍蝦端上來後,如果有濃烈腥味、蝦體散開發直、肉體鬆軟無彈性、顏色變深、殼身有較多黏性物質等現象,那麼就極有可能是死蝦製作的。

在家烹飪加工前清水餵養24小時

專家說,市民在家烹飪小龍蝦時,一定要高溫煮熟煮透,可通過觀察蝦仁橫截面顏色是否一致來判斷是否煮熟。建議在烹飪加工前,一定要清水餵養24小時左右,讓蝦體吐出代謝物。另外,要用刷子洗淨其身體上的髒物,同時隱藏了大量泥沙和細菌的腸線也必須剔除乾淨,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

積聚毒素病原菌蝦頭千萬不要吃

“小龍蝦的蝦頭部分千萬不能食用。”小龍蝦的頭部是吸收並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的部分。

此外,吃蝦時也要有節制,不要一次食用過多,因爲蝦是高蛋白食物,部分過敏體質者會對小龍蝦產生過敏症狀,如身上起紅點、起疙瘩等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龍蝦。小龍蝦是含嘌呤較高的水產品,痛風病人也不要食用。

蝦死亡時間越長積累的毒素越多

蝦內含豐富的組胺酸,這是令其味鮮的主要成分。但蝦一旦死亡,組胺酸即被細菌分解成爲對人體有害的組胺物質。還有,蝦的腸胃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質,死後體內極易腐敗變質。特別是隨着蝦死亡時間的延長,蝦體內積累的毒素更多,吃了便會出現中毒現象。

此外,蝦體內多有肺吸蟲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如吃了未煮熟的蝦,就容易感染肺吸蟲病和導致胃腸道中毒。鮮蝦煮熟後不宜存放,第二次食用必須重新加熱。

吃蝦後不宜服維生素C片劑

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蝦等貝殼類食物中,含有一種濃度較高的“五價砷化合物”。該物質吃下去本身對人體無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維生素C片劑後,可使原來無毒的砷化物轉爲爲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能危及人的生命。

過敏病患者注意蝦並非人人可食

某些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如支氣管哮喘、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炎、過敏性腹瀉等等,約有20%的病員可由食蝦激起發作。因此,已明確對蝦過敏的,在緩解期和發作期都不要進食。

好蝦甲殼很完整吃時佐以姜與醋

選蝦的標準是以個體完整、甲殼不脫、外殼清晰鮮明、肌肉緻密、尾節伸屈性強、體表潔淨有乾燥感的爲佳,變質、變色、體表冷紅、串血水、節間鬆弛或有異常氣味的,不宜食用。吃時,要將蝦涮洗乾淨,品嚐時一定要加姜加醋,既能解腥增鮮,又能發熱散寒,幫助消化,更有殺菌消毒作用。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