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外科醫生用棉籤吃飯 竟是爲了保障患者健康

外科醫生用棉籤吃飯 竟是爲了保障患者健康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0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外科醫生用棉籤吃飯 竟是爲了保障患者健康

近日,湖南一外科醫生用棉籤吃飯引起網友的關注,據悉,起初他因爲不熟練,一頓飯要花費比平時多一半的時間。現在他能兩隻手同時用四根棉籤夾菜。除此之外,他還經常爲葡萄“縫合傷口”。

你見過外科醫生用棉籤吃飯的嗎,據悉,這位醫生之所這麼做,只爲了鍛鍊手指靈活度、提高手術技藝。而且已經做了2年了,網友紛紛爲這位外科醫生點贊,爲他的敬業點贊。

那麼在外科手術包紮過程中要注意什麼呢?

包紮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紮,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相反,錯誤的包紮可導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傷害、遺留後遺症等不良後果。

包紮傷口應瞭解有無內在損傷

在外傷急救現場,不能只顧包紮表面看得到的傷口而忽略其他內在的損傷。

同樣是肢體上的傷口,有沒有合併骨折,其包紮的方法就有所不同,有骨折時,包紮應考慮到骨折部位的正確固定;同樣是軀體上的傷口,如果合併內部臟器的損傷,如肝破裂、腹腔內出血、血胸等,則應優先考慮內臟損傷的救治,不能在表面傷口的包紮上耽誤時間;同樣是頭部的傷口,如合併了顱腦損傷,不是簡單的包紮止血就完事了,還需要加強監護。對於頭部受撞擊的患者。即使自覺良好,也需觀察24小時。如出現頭脹、頭痛加重,甚至噁心、嘔吐,則表明存在顱內損傷,需要緊急救治。

因此,在對傷者明顯可見的傷口進行包紮之前或同時,一定要了解有沒有其他部位的損傷,特別要注意是否存在比較隱蔽的內臟損傷。

對於與體腔相通的開放性傷口,現場一般只需對傷口進行簡單的覆蓋,然後儘快送醫院或緊急聯繫醫務人員前來救治。

例如,與腹腔相通的腹部傷口,可用乾淨的紗布、毛巾、被單等覆蓋。如有腸管或網膜從創口處膨出,切勿試圖將其回納腹腔內,以免加重腹腔污染。對膨出的腸管或網膜,應用乾淨的碗將其完全蓋住,或用乾淨紗布圈套於周圍再行包紮,以防擠壓膨出的腸管或網膜。

又如,與胸腔相通的胸部傷口,可造成開放性氣胸。其中,“交通型氣胸”與“高壓(張力)型氣胸”症狀嚴重,甚至可致昏迷、死亡。

前者應儘快用無菌紗布或其他清潔的敷料封閉傷口,包紮固定,防止反常呼吸,以便減輕症狀和減輕持續傷害。對於“高壓(張力)型氣胸”,由於破裂口形成單向活瓣,當人吸氣時裂口開放,氣體不斷進入胸膜腔;呼氣時裂口關閉,以至氣體不能排出。胸腔內壓力不斷增加,使得肺受壓增加,從而導致進行性呼吸困難。此時須作緊急排氣處理,可用大號注射針頭在患側鎖骨中線第二肋間刺人胸膜。

再者,頭顱外傷者如果出現“鼻孔、耳朵流出較大量的淡紅色液體”,應考慮顱底骨折,傷口與顱腔有相通。不要在現場試圖壓迫和填塞傷者鼻孔、耳朵,以免造成顱內感染。如骨折穿破頭皮或有腦組織膨出,可按腹腔臟器膨出的原則處理。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