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警惕霧霾氣候誘因 可能導致炭疽疫情

警惕霧霾氣候誘因 可能導致炭疽疫情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2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有媒體報道,俄羅斯北西伯利亞地區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暴發炭疽疫情。截至8月4日,已有包括15名兒童在內的28人被確診感染炭疽桿菌,其中一名兒童死亡,此次疫情還引起2300餘頭馴鹿感染炭疽桿菌死亡。那麼,什麼是炭疽?我國炭疽疫情又如何?此次近鄰俄羅斯發生的疫情是否會殃及我國?小新君就此採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專家。

警惕霧霾氣候誘因 可能導致炭疽疫情

不死的芽孢

“初步判斷,此次疫情主要由於連日高溫使北西伯利亞地區凍土融化,炭疽桿菌死灰復燃,引起當地動物死亡,人接觸病死牲畜繼而感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鼠疫炭疽實驗室主任李偉解釋。人感染炭疽桿菌感染主要有三種途徑:從皮膚傷口和黏膜感染,引起皮膚炭疽;食入未煮透的病畜肉製品,從消化道感染人體,引起腸炭疽;吸入炭疽桿菌的芽孢,從肺感染人體,引起肺炭疽。其中皮膚炭疽是最常見的臨牀類型,約佔90%-95%。“目前沒有發現炭疽桿菌可以在人際間傳播,因此公衆不必恐慌。”

但另一方面,令人驚訝的是,該地區上一次暴發炭疽疫情還要追溯到1941年,並於1968年被正式確認無炭疽發病病例。“也就是說,炭疽桿菌在冰天雪地裏存活了近半個世紀。”

這正是炭疽桿菌的可怕之處。李偉解釋,炭疽病很古老,公元80年就有記載,意思是煤炭,因典型性皮膚炭疽的黑痂而得名。由於最易染上炭疽病的人羣是屠宰工人、製革工人、剪羊毛工人等,人們也把它稱作“剪毛工病”。

在乾旱、高溫、寒冷等不利的生存條件下,炭疽桿菌可轉化成“芽孢”,相當於給自己穿上了一件盔甲,使其耐高溫、抗乾燥、不被一般的消毒劑破壞,從而長期潛伏在土壤裏達40-50年。一旦條件適宜,芽孢裏面的細菌會像“發芽”一樣長出來,成爲能夠繁殖的細菌。不僅如此,進入人體後,炭疽芽孢桿菌可以產生莢膜,抵禦人體免疫細胞的攻擊,從而在人體內大量增殖和分泌毒素。

相關專家介紹,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華北地區曾有一批軍馬患了炭疽,被封閉在一間窯洞裏面。40多年後有人打開窯洞,戰馬早成了枯骨,但土壤中的炭疽桿菌卻沒有死,導致一些挖土的民工和當地村民染病。正因爲它的獨立性和穩定性都非常強,也被做成生物武器長時間存放在庫房中,且殺傷力極強。

“但這並不意味着人類束手無策。”李偉說,1881年,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首創炭疽活疫苗以來,迄今應用已經有120年的歷史。經過綜合防治措施,炭疽完全可防可控可治療。

應警惕氣候誘因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炭疽幾乎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或流行,在發達國家,由於成功應用動物疫苗,畜牧飼養衛生條件的改善以及進口動物消毒檢疫,炭疽發生數大幅減少。

從整體上看,自1990年,我國炭疽疫情便呈現持續下降趨勢,2006年後每年報告病例數均在500例以下,其中2014年和2015年全國法定報告炭疽病例數分別爲248例和288例。我國炭疽病例主要分佈在西部和東北部,大多是由牧區或農村居民屠宰、剝食或接觸病死的牛、羊、馬、騾等家畜或肉品而引起。在我國部分農村地區,有剝食病死畜的現象,甚至將病死牛羊肉在市場上出售或給其他村民分食,近年來我國部分原本無炭疽病的省份因販入病牛而引起當地羣衆發病。

在俄羅斯出現炭疽疫情後,國家衛生計生委迅速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專家對疫情進行研判,專家們認爲,疫區地理位置距我國較遠,且此次疫情是由於既往感染的動物污染環境引起當地主要馴鹿死亡,染疫動物進入我國的風險很低。此外,炭疽的主要感染途徑是接觸病死牲畜感染,目前據俄方稱,已採取包括隔離發病源頭區域、在疫區建立安全帶、染疫動物無害化處理、爲遊牧民和馴鹿注射疫苗等措施,因此,綜合諸上因素,俄羅斯炭疽疫情傳入我國的風險很低。

但李偉同時強調,炭疽發病與氣候明顯相關,乾旱和暴雨常是引發炭疽發病的氣候因素,此次俄羅斯發生的炭疽疫情就與當地異常高溫有關。由於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我國今年大部地區都出現了暴雨和高溫輪番登場的情況,因此,極端氣候下尤爲需要加強炭疽防控和監測力度。此外,我國炭疽疫情的發病高峯主要集中在7-9月,目前正是高發期,因此應提高警惕。“我國目前的炭疽疫情監測系統已有以往的11個省份增至全國範圍。”李偉說。

除自然疫源導致的炭疽疫情,細菌戰,也是公衆對炭疽感到恐慌的原因之一。2001年,有人把帶有炭疽桿菌的郵件寄給美國幾家新聞機構和一些國會議員的辦公室,造成5人死亡,引發全美恐慌。按照美國國防部公佈的最新信息,包括達格韋試驗場實驗室在內,美國軍方共有4個實驗室仍儲存着炭疽桿菌。

對此,李偉表示,按照我國《炭疽監測方案》和《生物安全管理規範》,人間炭疽的菌種都集中保藏在中國疾控中心具有資質的實驗室,炭疽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和執行規範有序,不會發生實驗室泄漏情況。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