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男童從小玩iPad成“電子娃娃” 3歲不會講名字

男童從小玩iPad成“電子娃娃” 3歲不會講名字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3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手在iPad上不停划動,眼睛盯着屏幕一眨不眨,家長一拿走iPad就開始哭鬧——隨着電子產品的普及,福州街頭經常會看到這類小孩。但家長們可要當心了,孩子從小玩電子遊戲,可能會成爲“電子娃娃”,智力、社交能力等都會受影響。

男童從小玩iPad成“電子娃娃” 3歲不會講名字

近日,福州的一對小夫妻就爲此追悔莫及,他們的孩子今年3歲了,除了玩iPad,對其他事物都不關心,不會講自己的名字,也不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昨日,記者走訪福州多家醫院瞭解到,近年,5歲以下的低齡孩子迷戀電子產品出現各類問題的病例明顯增多。

【病例1】出生10個月他就接觸電子產品

“3歲了,不會講自己的名字,不知道自己幾歲了,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昨日,男孩小奇(化名)被姑姑帶到了福州兒童醫院,候診的時候,男孩又拿出了iPad,玩起遊戲就全然不顧周圍的一切,姑姑叫他也不答應。

男孩的姑姑介紹,小奇的父母就很愛玩電子產品、網絡遊戲,孩子出生10個月就開始接觸iPad等電子產品,父母也很少帶他到外面玩,爺爺奶奶也覺得孫子會玩電腦很聰明,不加以制止,最後還是姑姑發現小奇不對勁,才把他帶到醫院。

在診斷中,醫生對孩子的運動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做了測評,發現這個3歲男孩在這些方面,只有1歲孩子的水平。醫生告訴孩子的姑姑,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一定要改變,否則將影響孩子今後的發展。

【病例2】每天電腦4小時2歲男孩智商

同天到醫院就診的,還有一個2歲8個月的男孩,媽媽看到孩子測評的報告,眼淚直流。媽媽王女士告訴記者,孩子到現在只會叫媽媽、爸爸,其他的詞語都不會說,測試顯示是智商低。王女士說,自己38歲時纔有了孩子,對兒子很疼愛,自己平時工作忙,孩子愛玩電腦,她都順着孩子,家裏老人家對孫子也很寵,孩子一天幾乎有4個小時都在電腦前面。

醫生告訴王女士,不必爲測評報告太過擔心,只要改變教養方式,孩子的智商仍然可以提高,在6歲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醫生支招】家長要多與孩子互動

“每天都有五六個‘電子娃娃’就診。”福州兒童醫院心理門診的薛漳主任介紹,以前沉迷電腦遊戲的孩子多是中小學生,如今低齡化趨勢明顯,年幼的孩子對電子產品上的遊戲沒有自制力,長時間玩電子產品對他們產生的負面影響更大。

據介紹,“電子娃娃”普遍存在語言落後、社交隔離、動手操作能力減弱、視力發育差等諸多問題。薛漳主任告訴記者,電子產品中的聲音並非人與人之間的主動交流,這類聲音聽多了,孩子對身邊人的聲音變得不敏感,互動的願望變少,會導致語言能力、社交能力差。此外,長時間玩電子產品,還容易引發孩子視神經疲勞,甚至誘發近視、弱視。

如何才能避免孩子成爲“電子娃娃”?薛漳主任介紹,孩子們的可塑性強,年輕的家長要多花些時間陪伴他們,多與他們互動,進行親子採摘、運動等遊戲,多帶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長期堅持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社交能力。她提醒,電子產品不是洪水猛獸,不是不能玩,但給孩子玩電子產品要掌握好度,控制時間。李熙慧)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