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男青年痔瘡術後換藥痛得昏厥 專家詳解疼痛分級

男青年痔瘡術後換藥痛得昏厥 專家詳解疼痛分級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0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的疼痛別人如何“感同身受”?

男青年痔瘡術後換藥痛得昏厥 專家詳解疼痛分級

疼痛分10級分娩痛只能算7級

兩天前,28歲的白領張肖(化名)發出了這樣一條微博:“終於體會到了什麼叫做‘世紀之痛'……一個小小的肛瘻手術,竟然可以把一個大男人痛得昏過去,出院後堅決戒火鍋,堅決不久坐!”

疼痛,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種感覺,而每個人所經歷的痛又不盡相同。原來,醫學上對疼痛有等級之分,不同程度的疼痛是身體病變的信號之一。疼痛到底如何分級?同樣的刺激下不同人爲何痛感不同?麻醉劑止痛到底有無害處?帶着這些疑問,重慶晚報記者採訪了重慶市內各大醫院的專家,告訴讀者如何認識疼痛。

小手術後上藥

大男人被痛昏

昨天上午,重慶晚報記者在市中醫院肛腸科病房見到了張肖。他說,自己在江北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長期坐在電腦前熬夜加班。10多天前,他突然覺得屁股沒緣由地腫了起來,肛門火辣辣地疼,吃了消炎藥也不見好。3天后,整個屁股腫得坐不下去了。到市中醫院一檢查,才知道自己得了肛瘻,醫生建議他儘快手術。

“比做手術更痛苦的是換藥,那種鑽心的痛,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張肖說,肛瘻手術留下的是開放式傷口,必須用紗布蘸藥後塞進肛門,換藥時從裏面直接抽出來,再重新塞進新的紗布,早晚各一次。爲了防止感染,一般不會打麻藥。

同在該科室住院的一名38歲的女病人說,即使是做不打麻藥的人流手術,和這種換藥比都是小巫見大巫。36歲的患者譚先生說,自己換藥時,痛昏過去三次,同個病房裏的幾個大男人在病牀上痛得鼻涕眼淚直流,呼天搶地。

器官結構特殊

痛感超過分娩

“痔瘡、肛瘻、肛周膿腫的病人,在術後換藥最痛的時候,可能會達到疼痛的最高級別,超過分娩時的痛。”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張曉明解釋稱,病人之所以會有這麼強烈的痛感,和肛門這個器官的特殊結構有關。

首先,它的進化程度不太理想,和人體的其他器官相比,有很多先天缺陷,肛門周圍的動靜脈直接吻合,形成了一個發達的血管叢,但卻沒有一個靜脈瓣來當開關,控制血液科學流動,因此這個部位很容易水腫、充血、淤血、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其次,這個部位的神經系統特別發達,對痛感也最爲敏感。

此外,這一部位在手術後是一個開放性傷口,不僅無法縫合,每天在排便時還要不斷運動,受到持續刺激,因此更增加了疼痛的感覺。

生活中的疼痛

你經歷過哪些

針尖刺手背、用力鼓掌,約1~3級;

頭髮被拉扯、錐子刺大腿,小於等於4級;

刀切到手、軟組織挫傷、扭傷等,約4~7級;

生產時,前期持續性的疼痛,2~3級,宮縮最厲害時,達到7~8級;

一度燒傷、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症、重度血管性頭痛、偏頭痛,8~9級;

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引發的神經痛、晚期腫瘤壓迫神經引發的癌性疼痛等,10級。

疼痛如何分級

關於疼痛的等級,醫學界有很多種不同的劃分方式。如果按照0~10分給疼痛程度定級的話,0爲無痛,10爲劇痛,0到3爲輕度疼痛,達到4就會影響睡眠;4到6爲中度疼痛,達到7會無法入睡;7以上爲重度疼痛。

市中醫院疼痛門診主任醫師陳廷明稱,可以達到10級疼痛的病,有被稱爲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引發的神經痛、晚期腫瘤壓迫神經引發的癌性疼痛、糖尿病引起的灼性神經痛、脈管炎等。這些疾病發作起來,會讓人痛不欲生。

像嚴重的一度燒傷、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症、重度血管性頭痛、偏頭痛也能達到8到9級。而人們常說的分娩時的疼痛,一般在7到8級之間,在醫學上並不算是最痛的。

陳廷明稱,神經末梢密佈的部位,如皮膚表面、手指、腳趾的尖端,不同部位連合處的粘膜,如嘴脣、肛門等,都屬於對疼痛比較敏感的部位;而肌肉組織厚實的部位,如腰部、臀部等,即使用力拍打,也不會覺得非常痛。

痛感從何而來

疼痛,其實是人的一種主觀感覺,因人而異,有人被針扎也會痛得尖叫,有人在戰場上看到有血流出,才發現自己中彈。那痛這種感覺,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西南醫院疼痛科主任、麻醉科副主任聶發傳說,疼痛的感覺其實是通過神經末梢上的痛覺感受器產生的。當這個感受器受到刺激後,會通過脊髓將信號傳輸到大腦,人就會產生痛感。

與此對應,人體中還有一個抗痛系統,這個系統不僅會通過神經發出抑制疼痛的信號,體液中還會分泌出內啡肽、強啡肽等物質。這些物質的作用類似於嗎啡,會幫助人體緩解疼痛的感覺。

現代人越來越怕痛

我們常聽聞古代人在沒有麻醉劑的情況下,壯士斷腕或刮骨療傷,都要忍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而現代社會,人對痛的忍耐力是不是大大降低了?對此,專業醫師表示肯定。

陳廷明認爲,現代人對痛越來越敏感,一是勞動強度變小,導致對外界刺激的耐受力大大減小。聶發傳則認爲,現代人之所以對痛如此敏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一旦感到不適,就會到醫院看病。

此外,人對痛的感受和生理、心理、性別、年齡、經歷等都有關係。一般來說,男人比女人能忍受疼痛,成年人比孩子和老人更能忍受疼痛,體力勞動者比腦力勞動者更能忍受疼痛。

有痛是否要靠忍

陳廷明表示,疼痛是把雙刃劍,痛有時是身體出現問題所發出的一種警示信號,如果一個人連痛都感覺不到,他根本無法生存。

聶發傳稱,很多人認爲有點小病小痛忍忍就好了,這根本不對。近年來各大醫院紛紛開設疼痛門診,“很多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聶發傳說,像截肢後的幻肢痛、外傷後損傷性神經病理性疼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偏頭痛、肌緊張性頭痛、痛經、椎間盤源性疼痛、慢性腰背痛等,在醫學上早已被當做疾病來診斷,而不是單純的症狀。

有的輕微疼痛是疼痛性疾病的早期表現,如果不及時處理,也會發展成嚴重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如開胸術後肋間神經損傷引起的神經痛。在現實生活中,因長期遭受慢性疼痛折磨導致百病叢生,甚至輕生的患者,屢見不鮮。“有痛忍一忍,對人體百害無一益,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醫。”聶發傳說。

止痛藥究竟該咋吃

對於止痛,聶發傳稱,在麻醉劑和止痛藥的使用上,很多人都存在誤解。

首先,“麻醉劑對人體的副作用,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大。”聶發傳說,正規的麻醉劑對人體的副作用非常小,在正規麻醉師的指導下,“打麻藥影響智力”的說法基本不會發生。即使有副作用,醫生也會在考慮對患者的好處大於壞處的前提下決定使用。

其次,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會引致腸胃潰瘍,撲熱息痛類止痛藥雖對腸胃影響不大,但過量服食會傷及肝臟,可短時間內肝中毒致死,每天服用量不宜超過四克,每次服食也不宜超過兩粒。止痛藥在短期內可根據說明書自行服用;但如果時間超過5天,最好先到醫院諮詢專業醫生。

此外,目前市面上各種止痛藥琳琅滿目,有的女性一遇上痛經,就吃止痛藥,“一旦長期服用,就會產生耐藥性。”(楊馨陽麗)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