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社區藥品報銷提高 實體藥店盈利難引發閉店潮

社區藥品報銷提高 實體藥店盈利難引發閉店潮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1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社區藥品報銷提高 實體藥店盈利難引發閉店潮

位於朝陽區東壩中街附近的一家藥店因附近拆遷,顧客銳減,已在一個月前徹底閉店

北京多家大型連鎖零售藥店的發展目前正處於停滯狀態。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發現,很多實體藥店由於租金壓力、顧客稀少、利潤微薄等原因,不但並未發展新店,就連很多已有的店面都難以爲繼、陸續閉店。日前,市食藥監局出臺進一步規範藥品零售業管理辦法,要求新開藥店企業法人必須爲執業藥師。同時,藥店禁售雜物、日用品的消息多次被媒體報道。面對醫保涵蓋範圍日益擴充,社區醫院90%的報銷比例等一系列衝擊,北京連鎖零售藥店的發展面臨多重難題。

現場

顧客數量銳減藥店難以爲繼

一把大鎖鎖住了兩塊裂開了幾道縫隙的玻璃,在朝陽區東壩中街與駒子房路交叉路口一直向西,幾棵樹木擋住了一家底商的招牌。在相鄰的飲品店與燒餅店中間,這家標註着“24小時售藥”的藥店大門緊鎖。

“不賺錢,關了至少有一個月了。”相鄰店鋪的一位老闆對北京青年報記者唸叨着。透過玻璃,北青報記者看到屋內貨櫃傢俱等都已經被清空,只有牆上仍掛着的減肥藥品宣傳單證明着這裏曾存在過一家藥店。“買藥只能再往前走走,走個四五百米,能找到另一家藥店。”據瞭解,由於附近的村子近期正在進行拆遷,導致到這裏的顧客量銳減,這家藥店終於在一個月前徹底關停。幾周之內,原本的貨櫃、藥品及工作人員迅速撤出,只有每天開車路過此地,偶爾會捎上幾包感冒藥的出租車司機任師傅,在兜了一圈沒有找到藥店後,發現了它的終結。

“買藥的人很少,有醫保的都去社區醫院開藥,只有急用或是路過的人偶爾會買點。”一位住在此地的居民告訴北青報記者。

現狀

知名連鎖藥店三年閉店15家

“近幾年,北京幾家大型連鎖零售藥店基本處於發展的停滯狀態。”據北京一家著名藥店的管理者介紹,新開的店寥寥無幾,三年來閉店卻已經達到了15家左右的數量。而其中,七成店鋪關閉的原因,都由於經營成本上升,導致難以支撐。儘管每年的銷售額都有所增長,然而增長的幅度卻遠不及成本上升的速度。

按照藥店的經營模式,一家新店從開業到盈利,基本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如果兩三年內沒有盈利,這家店就面臨關閉的命運。而兩三年間,房租、人力成本的幾番上漲,導致新開店能夠盈利的可能性極低,因此近幾年,醫保全新、嘉事堂、金象等幾家北京市大型連鎖零售藥店都將運營模式從擴展新店,轉向了深入發展現有店鋪的方向。

據《中國藥店》雜誌報道,過去一年,北京幾大主流連鎖藥店中,金象直營店減少21家,醫保全新關店4家,好得快關閉2家店,永安堂關店1家。而醫保全新大藥房更是在3年內關閉了一半門店,從50家縮減至目前的26家。

探因

租房成本高房租漲幅大

“不好乾,生意能持平就很不容易,不敢奢望盈利或是擴充。”北京市一家著名連鎖藥店的總經理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北青報記者經調查瞭解到,這也是近幾年北京市連鎖零售藥店經營的普遍現象。

據瞭解,對於連鎖藥店而言,影響利潤的主要因素除藥價和人工成本外,房租是其中最大的成本開銷。而近年來,受到房租不斷上漲而無奈關店的例子不在少數。

“比如原來的房租是10萬一年,一年到期後就變成30萬一年,想要找到一個15萬的都寥寥無幾。”據瞭解,依賴於租賃門店進行經營的連鎖藥店,此前大多都是按照五年、十年的週期簽訂合同,而近年來,合同從三年一簽逐漸縮短到一年一簽,每年租金的增長幅度在百分之二三十到五六十不等,平均漲幅也在25%到30%之間。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此前曾在石景山萬商大廈經營的一家藥店,由於去年合同到期,原本的28萬房租漲到了37萬,加上商圈的變遷帶來了整體銷售水平的下降,使原本就略有虧損的效益更加雪上加霜,最終於去年關店。在海淀區世紀城遠大園,高端社區的房租上漲使成本的提升更爲嚴峻。據某著名連鎖藥店管理者介紹,社區內的兩家藥店租金已經從幾年前的三十五六萬,漲到了58萬上下,相較每月最多2萬左右的營業額,經營已達到入不敷出的程度,只能勉強支撐。

社區報銷比例高老年羣體流失嚴重

2013年10月,伴隨着氨氯地平、二甲雙胍等224種治療常見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藥品納入北京市社區藥品醫保報銷範圍,北京市社區醫院報銷比例統一提高到了90%,參保人員可在全市1200餘家社區醫療機構買到這些藥。

而同時,據瞭解,在北京市5300餘家藥店之中,擁有醫保刷卡系統的藥店則只有97家,其中嘉事堂、醫保全新、金象大藥房三大主流連鎖的醫保藥店一共也只有二十幾家。

不能享受醫保報銷,意味着消費者走進藥店需要從自己的錢包裏掏出更多的錢來爲藥品買單。以治療糖尿病的二甲雙胍片爲例,如果消費者在藥店購買,一盒藥36元,一個月要花費162元。而在社區醫院,自己擔負的費用僅爲16.2元。再以常見的速效救心丸爲例,如果消費者在藥店購買,要花費三十幾元錢。而在社區醫院內,自己僅需要擔負幾元錢。

與社區藥房人滿爲患的現象比起來,大部分選擇開在社區周邊的零售藥店則生意慘淡。據瞭解,社區醫院開放醫保報銷後,靠近社區醫院的零售藥店門店客流量下降明顯,最少也有百分之二三十,嚴重的甚至可以達到百分之七十左右。“甚至有時,我們自己的員工都會去社區醫院買藥。”一位經營者無奈地表示。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原本客戶羣體多爲社區居民,因此門店選址多數靠近社區的幾家大型連鎖藥店,目前都遭遇了大量老年消費人羣流失的尷尬局面,目前的消費者大多以不願排隊開藥的年輕白領,或是臨時急用等人羣爲主。

品牌藥利潤低相關產品銷售遇尷尬

“大型連鎖藥店要維護自己的品牌口碑,經營的藥品大多都是高知名度的品牌藥品,利潤空間很小。而如果經營那些不知名的小品牌藥品,毛利潤最高可以達到百分之六七十”。

在經營成本升高,利潤不足以維持經營的情況下,洗髮水、藥妝、保健品等等和藥品相關的保健、食品、洗護類生活用品擺上了藥店的貨櫃。與社區醫院經營商品差異化尋找出路,也是一些藥店應對生存困境的經營策略。

“儘管仍然是藥品的銷量更大,但這類商品確實起到了留住顧客,增加一定客流量的作用。”據內部人士介紹。然而此前市食藥監局局長張志寬在某訪談節目中曾表示的,在全市5300餘家藥店嚴禁擅自擴大經營範圍銷售日用品的說法,也令他們一時間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我們瞭解到,目前食藥監局發佈的文件中提到,藥店要以銷售藥品、醫療器械、保健品、嬰兒奶粉等相關健康產品爲主。目前沒有具體確定禁售的商品品種。”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文件中的“相關”二字給了不少藥店管理者信心,藥妝、洗髮水,是否與健康“相關”,目前仍無定論。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