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教育部稱爲保證安全 學生營養餐校長應自費陪吃

教育部稱爲保證安全 學生營養餐校長應自費陪吃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4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去年,民間發起的“免費午餐”公益活動引起了全國對於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學生吃飯和營養問題的關心。爲此,國家推出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但是如何保證孩子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了各界廣泛關心的熱點話題。

教育部稱爲保證安全 學生營養餐校長應自費陪吃

6月14日,教育部等15個部門印發《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等5個配套文件,以確保學生“營養餐”計劃能有效實施。實施細則規定,學生“營養餐”應以肉蛋奶爲主要供餐內容,供餐模式應逐步以學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爲確保食品安全,學校負責人應陪餐,餐費自理。

供餐內容不得以保健品替代肉蛋奶

實施細則要求,縣級以上政府成立學生營養指導專家組。制定膳食營養指南或食譜,指導試點縣、試點學校、供餐企業(單位)、託餐家庭(個人)科學合理供餐。組織開展學生營養狀況監測與評估。

試點縣和學校應結合學生營養狀況,根據專家組制定的膳食營養指南或帶量食譜,選擇肉、蛋、奶和其他營養價值較高的食品作爲主要供餐內容,建立定時、定量供給制度,保證學生充足的能量和營養攝入。

供餐食品必須符合有關食品安全標準和營養要求,確保食品新鮮安全。供餐食品特別是加餐應以提供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爲主,不得以保健品、含乳飲料等替代。有條件的學校可適度開展勤工儉學,補充食品原料供應。

實施細則還要求,試點縣要按照國家制定的監測評估方案,確定一定數量的學校作爲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點,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常規監測與評估。在常規監測的基礎上,每年對部分試點地區和學校開展重點監測,及時跟蹤瞭解學生營養改善情況,爲學生營養改善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供餐方式學校食堂供餐是最好模式

目前學生“營養餐”供餐模式主要有三種:學校食堂供餐、企業供餐、家庭(個人)託餐。學校食堂供餐是營養改善計劃的主要供餐模式,同時也是現階段最好的模式,既便於學校管理,又可以相對控制食品安全,有利於讓學生吃得“放心”,有助於實現營養補助“全部吃到學生嘴裏”。因此,細則明確要求,試點地區應加快學校食堂(伙房)建設與改造,在一定過渡期內,要逐步以學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

但是目前試點地區農村中小學食堂條件普遍較差,有的學校或沒有食堂,或供餐能力不足,或設施設備不達標。爲此,中央財政在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中專門安排食堂建設資金,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學校改善就餐條件進行補助,並重點向國家試點地區傾斜;同時要求各地應統籌制定學校食堂建設規劃,統籌安排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資金和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項目,將學生食堂列爲重點建設內容。

食品安全校長自掏腰包陪餐

食品安全一直是最受關注的問題,在配套文件中有一個食品安全保障管理辦法。該辦法提出,學校食品安全實行校長負責制和學校負責人陪餐制,餐費自理。建立由學生、家長、教師等代表組成的膳食委員會,充分發揮其在確定供餐模式、供餐單位、配餐食譜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其次是實行供餐准入和退出機制。無論是學校食堂供餐、企業(單位)供餐,還是家庭(個人)託餐,都要實行嚴格的准入機制。同時,企業(單位)供餐、家庭(個人)託餐等校外供餐若出現下列4種情形之一者必須退出:餐飲服務許可證被吊銷或註銷;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監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經整改仍達不到要求;其他違反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的行爲。

項目監管實名制防虛報冒領

爲準確掌握享受“營養餐”的學生信息,防止虛報、冒領補助資金行爲,在配套措施中制訂了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辦法。辦法規定,以現有的學籍管理系統爲依託,以學生身份證信息爲基礎建立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辦法對系統操作中的相關環節進行了規範,包括哪些信息需要進入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哪些人、哪些部門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存儲、統計、維護、監控、分析,操作人員各自的權限和職責如何規定,如何進行信息管理、保證信息安全等。通過該系統,可對享受營養改善計劃補助的學生信息進行有效監管,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虛報冒領補助資金等問題。

相關閱讀:

>>江蘇第二中學疑似發生食物中毒19學生住院

>>廣東四百小學生午餐後食物中毒食堂系私人承包

>>貴州織金86名學生疑似早餐後食物中毒被送醫救治

>>河南葉縣廉村小學300多名學生集體食物中毒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