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常見疾病 > 三伏過後 這樣做不給疾病秋後算賬的機會

三伏過後 這樣做不給疾病秋後算賬的機會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你還沉浸在汗流浹背、食慾減退的感覺中,想悄悄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三伏天結束了。

三伏過後 這樣做不給疾病秋後算賬的機會

2017年的三伏天,開始於7月12日,結束於8月20日。

三伏天過後,早晚氣溫有所降低,白天依舊炎熱。此時養生也是頗有講究的。

吃好三樣

1、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夏末初秋是鮮藕上市的季節。

蓮藕新鮮白嫩,含水量足、含糖量低而含鐵量高,味道微甜鮮美。鮮藕生吃可消瘀涼血、清煩熱、止嘔渴,熟吃能夠養血補虛、開胃健脾。

最常見的做法是藕燉排骨湯,或涼拌、素炒皆可。

對老年人來說,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蓮藕也是高血壓、肝病、食慾缺乏、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2、鴨肉

民間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從中醫“熱者寒之”的原則來看,鴨肉更適合在燥熱的夏季食用。而且,夏季消耗較大,清熱解暑的同時也應該適當進補。

《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適合體內有熱毒、易上火的人食用。

鴨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煮鴨肉粥、清燉鴨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滋補效果。

3、烙餅攤雞蛋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難熬的伏天進入尾聲,天氣開始轉涼,簡單方便的烙餅成了最受歡迎的食物。

烙餅除了面裏的營養外,其他營養素都嚴重不足。所以吃烙餅時,可以切幾片醬牛肉,加把豆腐絲,還可以加點新鮮蔬菜,如黃瓜絲、胡蘿蔔絲。

喝好三樣

1、綠豆粥

綠豆性涼味甘,能清熱消暑、止渴利水,是夏季防暑佳品。

《隨息居飲食譜》記載:“綠豆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利小便,已瀉痢。”

從營養學角度講,綠豆皮富含多酚類物質,蓋上蓋煮沸,儘量避免接觸到氧氣,溶出的多酚類物質尚未氧化,此時清熱解毒作用最強,特別適合煩渴、咽喉腫痛、小便發黃的人飲用。

綠豆的食用方法更是多種多樣,綠豆粥、綠豆糕等都是極佳的。

2、菊花茶

菊花味甘、苦,微寒,歸肺、肝經,適合夏季炎熱季節出現煩悶燥熱、目睛紅澀、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眼目昏花者。

現代醫學證實,菊花茶可以抗炎、抑菌、解熱,還能一定程度上保護心血管系統健康。

現在市面上的菊花有黃、白菊兩種,疏散風熱宜用黃菊花,可防治風熱感冒;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可用於頭痛眩暈等症狀。還有一種野菊花,清熱解毒的作用最強,對緩解生瘡、牙痛、口臭都有效。

3、薑茶烏梅飲

薑茶烏梅飲,出自元代醫學家危亦林編撰的經典醫籍《世醫得效方》。

烏梅味酸澀,性平,其酸澀之性可以收斂神氣和汗液,能生津止渴、止瀉止血。生薑性屬辛、微溫,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的作用。

將生薑10克、烏梅肉30克切碎,和綠茶6克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嚴蓋子,溫浸半小時

該茶飲方能清熱生津、止痢消食、溫中,用於夏季各種飲食不潔或不節引起的腹瀉、痢疾等。

護好三處

1、護好肺

對於已經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相比寒冷的冬天,患者夏季感覺最舒服,是穩定期康復治療的“黃金季節”。

夏天養肺也面臨着挑戰,吹空調、吃冷飲都會招來寒氣,引起感冒或加重肺病,讓肺功能進一步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飲食:省苦增辛

夏時心火當令,而苦味食物儘管有清熱瀉火、定喘瀉下等功用,卻會助心氣而制肺氣,因此不建議夏季多吃,以免心火過旺。

在夏季,人們可以適當多吃蔥、姜、蒜等辛味食物,其有發散、行氣、活血、通竅等功用,可補益肺氣。

生活:保暖避寒

夏天酷暑難耐,有些人整天不離電風扇或空調,這樣寒涼之氣會從皮膚、毛孔侵入人體,易傷肺衛之陽氣,導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細菌、病毒易乘虛而入。

還有人喜歡喝冰鎮冷飲、吃冰瓜果,這樣會損傷脾胃、消耗陽氣,引發各種疾病。

因此,夏天要保暖避寒,空調溫度不宜太低,吹的時間不要過長,少食寒涼食物,喝水以溫開水爲宜。

健身:適量運動

適當的運動鍛鍊,可以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抵禦各種疾病的侵襲。

夏天氣候炎熱,運動不要過分劇烈,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

宜選擇運動量較小或適中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游泳、太極拳等。

2、護好心腦血管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心腦血管疾病爆發的季節。研究顯示,氣溫達到35℃以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會飆升。

這是因爲身體爲了散熱,會使體表的血管擴張,更多的血液循環到體表,心臟等器官的供血相對就少了。

而且氣溫升高時,心跳、血流速度會加快,心肌耗氧量也會隨之增加。

晨練別太早

建議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人應儘量避開早間時段鍛鍊。

炎熱天氣下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少去溫度高、溼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

保證水充足

夏季不注意及時補充水分,血液濃度會增加,易突發心腦血管疾病。

每天的喝水量不少於2000~2500毫升,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牀後應喝一杯水。

溫差別太大

如果長時間身處溫度過低的空調房,猛一出門到高溫環境中,溫差的驟然變化,很容易導致血管急劇收縮或擴張,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誘發心梗或腦梗。

3、護好脾胃

中醫認爲,脾胃是“後天之本”,而夏天既是脾胃最脆弱的時候,又是養脾胃的最佳時機。

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嚥

這是保養脾胃的第一步,特別是胃本來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

要注意定時吃飯,不要狼吞虎嚥,更不要站着或邊走邊吃,吃飯時不要討論問題或爭吵。

飯後慢慢走

中醫有“以動助脾”的養生觀念,飯後散步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

但“飯後”並非指吃完飯立刻就開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鐘再進行,若吃得過飽則需適當延長休息時間,並且飯後半小時內不能做劇烈運動。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