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小說作家黃易病逝 黃易的武俠世界

小說作家黃易病逝 黃易的武俠世界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1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說作家黃易病逝 黃易的武俠世界

據《南華早報》報道,香港知名武俠小說家黃易本週三(4月5日)中風並於醫院病逝,享年65歲。

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曾獲“翁靈宇藝術獎”,後出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1989年辭去工作,隱居大嶼山專心從事小說創作。作品包括:《破碎虛空》、《覆雨翻雲》、《烏金血劍》、《大劍師傳奇》、《時空浪族》、《星際浪子》、《尋秦記》、《超級戰士》、《大唐雙龍傳》等。其中《烏金血劍》、《尋秦記》、《大唐雙龍傳》、《覆雨翻雲》四部小說,因先後被TVB(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改編爲電視劇而爲大家所熟悉。

拍攝於2001年的《尋秦記》無疑是黃易所有小說改編劇中最爲成功的一部,也是TVB的經典劇集之一。

作爲早期的穿越電視劇,該劇講述了21世紀的香港G4精英項少龍穿越時空回到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尋找秦始皇並幫助他一步步登上至尊之位的故事。該劇是2001年TVB34週年的臺慶劇,由莊偉建擔任監製,古天樂、林峯、宣萱、郭羨妮、滕麗名、江華、雪梨等領銜主演。該劇是古天樂在TVB的最後一部作品,他憑藉項少龍一角第二次獲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本年度我最喜愛的男主角”,而新人林峯也因飾演劇中從單純到腹黑的秦始皇而一舉成名。

黃易的武俠世界

從探討武學與天道的第一部作品《破碎虛空》,黃易便沉醉於武俠創作的天地中。其後以明初的紛亂江湖爲背景的《覆雨翻雲》,巧妙的將時代政治、陰陽學說及哲學融合在了一起,不但是奠定其重要地位之長篇鉅著,更構織出一個動人獨特的武俠世界,風靡了無數武俠讀者。隨即他更以不斷創新的手法,亟思爲傳統武俠注入新的元素,創作出結合歷史、科幻、戰爭、謀略的《尋秦記》,再度成爲武俠迷爭睹的傑作。而《大唐雙龍傳》,藉由隋末亂世來探索天道無常、武道極致與生命真貌,不斷地爲武俠和他自身的創作版圖開疆擴土!成爲九零年代港、臺武俠小說的旗手!

在武俠小說低迷已久、武俠市場已大部分爲電影、電視、漫畫等聲光及圖像傳媒所瓜分的趨勢下,黃易的武俠小說爲何能夠博取讀者青睞,在臺、港創下數百萬冊的銷售天量天更在現代年輕讀者日趨薄弱的文字耐性下,連續寫下三部超越兩百萬字的長篇鉅構,而始終擁有龐大的讀者羣?

正如黃易形容他最愛的兩位武俠名家—金庸及司馬翎的作品:“他們兩人的文筆均臻達圓熟無暇的境界,魅力十足。金庸對人物的描寫栩栩如生,活現紙上;司馬翎則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大膽直接、卓見哲理、俯拾即是……他們都各自創造出一個能夠自圓其說、有血有肉的武俠天地!”而黃易對自己作品的要求與呈現,亦正符合、證明了這一點。

自“新派”武俠沒落至今,有許多作者仍不斷地努力着,希望能吸收外來技巧、創新格局,或是能更具現代感、更能成爲世俗接受等方式,試圖爲武俠開荊闢路、再注新血。然而一則大勢所趨,更刺激眩目的流行產物漸佔上風;一則努力的成果不彰,成功者鮮矣。有者太強調文字技巧的創新,而與大衆閱讀習慣脫節;有者過於世俗化,或大量夾雜現代語,風味盡失,或過趨於俗,淪爲插科打諢,低劣不堪。如何在創新、通俗,並保持原味、顯現屬於中國武俠獨有的風格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當今武俠創作者面臨的課題。

而黃易的作品給讀者的感受,是頗具現代感的。鮮明的文字與明快的節奏,將情節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動感的畫面,浮現於讀者的腦海中,使人如同身歷其境。而作爲大師的他更將生死上升到“道”的高度,將正義與邪惡完美融入到他的哲學理論當中,用極具哲學韻味的語言和萬物歸一的思想,闡述着他對於世界萬物的看法。而真正賦予這些小說靈魂的,卻是最中國的哲學與傳統文化。他的見聞極爲廣博,對藝術、天文、歷史、玄學星象、五行術數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他能在經營創新的題材和文字時,依然能不悖中國武俠之傳統精神。

對於書中包羅萬象的內容,謙稱自己只是勤於翻書的黃易,透過訪問,我們可以認識他對武俠的創新理念,以及武俠小說在他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或者可以說,武俠是中國的科幻小說。她像西方的科幻小說般,不受任何拘束限制,無遠弗屆,馳想生命的奧祕,與中國各類古科學結合後,創造出一個能自圓其說的動人天地。在那處,我們可以馳騁於中國優美深博的文化裏,縱橫於術數丹學、仙道之說、經脈理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宗教哲理,任由想象力作天馬行空的構想和深思,與歷史和人情結合後,營造出武俠小說那種獨有的疑幻似真的小說現實,追求難以由任何其他文學體材得到的境界。”這正是顯現他對武俠創作所持的態度。

縱觀黃易的作品,可以發現他不斷地在挖掘武俠文學埋藏的可能性。對於武俠的基本元素--武藝的追求上,他將其提升至“道”的地位,大大拓展了武學的可能性。而這種力量的取得,則必須經由武道追求的過程,不但要對抗敵人,更要擊敗自己、不斷地試煉自己的最大極限,進而以武道進窺至道!黃易認爲:“任何技藝事物都可昇華至道的境界,包括‘解牛’的庖丁在內,正是技進乎道。所謂“物物一太極”,任何事物均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等待挖掘。”武道對他來說,是“人類超越自己幻想中的一種可能性,具有永恆動人之美,若止於技藝,只屬於下層而已”。

在小說中,對於武道原理的探索與突破,尤勝於華麗玄奇的招式和技巧。他更將“無招勝有招”的概念,以另一種形式具現;超越利器、功法的氣勢與精神力,可以穿透空間直探敵人心靈,亂其心神,摧其意志,更凌駕於所有血肉交鋒之上。黃易賦予無形的精神氣勢具體的力量,相對於重物質輕精神的當今之世,無疑是深刻的鍼砭與反諷。

生命的採熾與真貌,也是他小說中最常探究、並且著力最深的主題。黃易在人物刻畫上,可謂極具火候,不論一出場便是大俠,或是從小癟三努力往上爬;不管是主角、配角、正派、反派,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姿采,也都面臨着同一張由命運編織而成的巨網,每個人都亟思衝破束縛,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究竟在人世的波濤和命運的擺弄下,生命的最大可能性是什麼?這想必是任誰都無法有明確解答的難題。但是黃易認爲透過武俠小說,能夠讓生命熾烈發亮,讓生命的面貌由已知的紛擾牽絆和未知的宿命中淨化出來。“在高手對壘裏,生死勝敗只是一線之別,精神和潛力均被提升至極限,生命臻至最濃烈的境界。那是隻有通過中國的武俠小說才能表達出來的獨特意境。”“只有當劍鋒相對的時刻,生命纔會顯露她的真面目。”而透過黃易的文字,你也許可以發現-原來生命也有這種可能性!

“歷史”常是使許多武俠小說更生動精彩的背景要素,在黃易的作品中,讀者往往驚歎於他對歷史文化及社會背景的深刻認識與嫺熟運用用他能夠像是重現歷史場景般詳細生動,同時又令人物靈活地穿梭於虛幻與現實,過去與未來!

也許有人認爲武俠的盛世已過,風光難再!但也有人不斷地爲武俠辛勤耕耘、開疆闢地!無論如何,要再創武俠小說的另一次高峯並非一朝一夕或少數人的努力所能達成。除了創作者需要更飛馳的想象力、更廣博的觀點和更突破的藝術表現,重要的還需要讀者們的支持,使武俠有生存的市場及延續的機會。

對於好的武俠小說的條件和未來前景的看法如何?黃易如此回答着:“我想我還不夠資格去訂下好的武俠小說應具備什麼條件。凡是能令我廢寢忘食地讀下去的武俠小說,便是我認爲好的武俠小說。而引人入勝的方法,更是數之難盡,只待有心人去挖掘。從這個角度去看,武俠小說該是有無限前景的。”

黃易正是努力提供武俠小說無限可能性與生機的作者,而他的讀者同樣也佔了一半的功勞。正如黃易筆下的大俠浪翻雲-“唯能極於情,故能極於劍”,也唯有對武俠用情至深者,才能寫出好的作品、纔有永不缺席的武俠人。願以這句名言,作爲黃易和他讀者的註腳。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