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楊洋突發性耳聾 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方法

楊洋突發性耳聾 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方法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5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洋突發性耳聾 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方法

網路配圖

據臺灣媒體報道,演員楊洋外型俊俏,在演出《微微一笑很傾城》的肖奈大神後,事業再攀高峯。出道多年的他其實拍過不少作品,在演藝圈中沉潛8年終於靠着努力獲得大衆認可,回憶起過去的那段時光,他透露其實在拍攝《微微一笑很傾城》前,身體出了問題,腰部骨頭痛甚至還“突發性耳聾”,但爲了不辜負粉絲期待,他挺過了難關。

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方法

突發性聾治療目前多采用綜合治療的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開始治療的時間與預後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應該在發病後7~10天內儘早治療。

1.糖皮質激素

具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緩解血管內皮水腫,增加內耳血液供應,目前是突發性聾的重要治療。

2.溶栓和抗凝藥物

突發性聾患者的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較正常人顯著升高,紅細胞聚集和血漿黏稠度也呈顯著升高,提示血液黏滯度在突發性聾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3.神經營養類藥物

常用的神經營養類藥物有三磷酸腺苷(ATP)和維生素類等。ATP是一種輔酶,是機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因其具有改善機體代謝的作用,已經成爲治療突發性聾的主要藥物之一。

4.高壓氧治療

由於毛細血管細胞水腫,耳蝸血流減少導致耳蝸缺氧,部分突發性聾患者外淋巴氧壓降低,因此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恢復耳蝸內的氧壓。高壓氧治療可以減輕內耳水腫和缺血缺氧損害,改善內耳循環,也能明顯提高血液及組織細胞的氧分壓和血漿中的容血量和在組織中的彌散半徑,加快內耳毛細胞和前庭神經纖維的修復,還能減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因而可以用於突發性聾的治療。

治療效果與患病時間相關。隨着治療經驗的積累,高壓氧結合藥物和其他治療手段的療效優於單一的高壓氧療法。經過臨牀觀察,高壓氧治療結合一定的心理護理措施效果更佳,對突發性聾患者採取個性化的心理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能夠很好的配合治療,使治療得以順利的進行,獲得較好的臨牀療效。

5.療效評估

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和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編委會(1996)療效分級標準:

①痊癒0.25-4kHz各頻率聽閾恢復至正常,或達健耳水平,或達此次患病前水平。

②顯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dB以上。

③有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30dB。④無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改善不足15dB。

6、中醫治療

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認爲突發性耳聾多爲氣滯血淤,耳部經絡被淤血所阻塞,清陽之氣不能上達於耳竅,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減退,從而發生了耳鳴、耳聾等表現。

治法:活血祛淤,通絡開竅。

方法:柴胡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路路通10克、生甘草6{克。伴有眩暈加菊花10克、雙勾藤10克、夏枯草6克。體質虛弱者加黨蔘10克、炙黃芪10克。情緒易急躁者加白芍10各、靈磁石30克。

突發性耳聾的治療偏方

突發性耳聾,此病發病較快,可在幾天、幾小時甚至瞬間聽力損失,不同個體病症也不相同,有的幾分鐘就恢復了,有的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突發性耳聾對人的正常生活有很大影響,因此患者應對此病加強注意,及時治療,把影響降到最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關於突發性耳聾的偏方。

1.枸杞粥

枸杞子15克,大米適量,煮粥服食。

2.豬腎粥

豬腎2枚,大米60克,蔥白適量。豬腎洗淨切塊與米合煮成粥,加入蔥白及調料服食。

3.狗肉煲黑豆

狗肉1斤,黑豆60克。共煲極爛,調味分服。

4.豬腎煲黑豆

豬腎2枚,黑豆60克。共煲爛熟,調味佐膳服食。

5.羊骨粟米粥

羊骨適量,粟米100克,陳皮5克,生薑3片。共煮粥,鹽調味服食。

6.羊腎杜仲湯

羊腎1枚,杜仲12克,補骨脂12克。羊腎洗淨切塊,杜仲、補骨脂用紗布包好,加水共煮熟,食肉飲湯。

7.豬肉山萸補骨湯

瘦豬肉100克,山萸肉、補骨脂、知母各10克,龜板20克。將藥物先煎去渣,加豬肉煮熟,吃肉飲湯。

8.黃酒燉烏雞

雄烏雞1只,黃酒1公斤。將雞宰殺去內臟洗淨,放鍋內,加入黃酒,煮開後用文火燉至肉爛,用鹽調味,食肉飲湯。

9.刀豆煮豬腎

刀豆100粒,豬腎1枚,將豬腎半剖開剔除白網膜,把刀豆放於豬腎內,用細線捆緊,以文火煮熟,用鹽調味,吃肉飲湯。

10.羊肉蓯蓉

精羊肉100克,肉蓯蓉20克,大米60克。將肉蓯蓉加水煎汁去渣後,入羊肉、大米煮粥,熟後加調料服食。

突發性耳聾在發病前有時會有一些前兆,比如耳鳴、眩暈、耳堵塞、眼震等。如果出現以上症狀時應加強防範,避免病情加重。以上偏方偏重於食療,無副作用、效果明顯,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做到的幾種方法,用以上症狀的患者可以嘗試這些偏方。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