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創新服務 發展非公立醫療 維護人民健康

創新服務 發展非公立醫療 維護人民健康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8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夯實能力構建平臺創新服務發展非公立醫療維護人民健康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舉辦行業服務和管理能力建設工作座談會

創新服務 發展非公立醫療 維護人民健康

2015年8月29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在京舉辦行業性非公立醫療行業服務和管理能力建設工作座談會,通報協會工作情況和未來3年工作計劃,聽取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和業內專家對協會今後工作的意見,幫助協會爲行業服務和管理建言獻策,更好地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服務。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健康教育協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殷大奎,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樑萬年,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周軍,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廖鴻,國家工商總局推進非公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個體司正司級副司長韓旭,國家衛計委醫療服務管理指導中心副主任高學成出席會議並致辭。此外,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醫藥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中國老年醫學學會、中國研究性醫院協會、中國醫藥研究學會等學術機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的100餘人參加了會議。

創新服務 發展非公立醫療 維護人民健康 第2張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健康教育協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殷大奎講話。
創新服務 發展非公立醫療 維護人民健康 第3張

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樑萬年講話。
創新服務 發展非公立醫療 維護人民健康 第4張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周軍講話。
創新服務 發展非公立醫療 維護人民健康 第5張

國家衛計委醫療服務管理指導中心副主任高學成致辭。
創新服務 發展非公立醫療 維護人民健康 第6張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郝德明講話。
創新服務 發展非公立醫療 維護人民健康 第7張

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委胡仁明教授發言。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郝德明表示,作爲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國家一級社團,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聯繫全國22萬餘家非公立醫療機構與政府之間的紐帶和橋樑,協會要在國家衛計委和民政部等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創新社會組織治理方式,堅持以章程爲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提升協會的關鍵能力,匯聚社會力量,搭建爲社會辦醫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業務服務平臺,真正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維權、規範管理和服務指導的作用。

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和會員單位代表、地方協會和各專業委員會負責人、各合作單位負責人代表以及主流新聞媒體等有關方面領導、專家學者人士參加了會議,會議聽取了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樑萬年同志、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軍同志、醫療服務管理指導中心副主任高學成同志、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廖鴻同志關於深化醫改和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國辦發2015年45號)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新形勢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行業服務與指導、以及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社會組織的作用和組織能力建設等主題報告,圍繞當前深化醫改、公立醫院改革和社會辦醫以及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主要訴求等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會上,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與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行業信息化服務和管理平臺戰略合作協議、與人民網和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宣傳工作的戰略合作協議。人民網健康事業部主任萬世成和萬達信息董事長史一兵出席簽字儀式。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郝德明報告了在協會自律、服務、維權、指導的宗旨指導下,協會的工作進展和未來規劃。郝德明說,協會成立一週年來,建章立制,依法辦會。建立和完善了17項管理辦法與規章制度。加強組織建設,成立了8個辦事機構,下一步將積極籌備成立組織工作委員會、自律維權工作委員會、醫學教育工作委員會和誠信建設工作委員會,已經建立了內分泌糖尿病、腎臟病透析兩個專業委員會,正在籌建其他19個專業分支機構。還支持省級成立地方協會,北京、山東、上海、黑龍江、安徽、雲南、吉林和貴州等省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已經成立。積極開展繼續醫學教育、醫院管理培訓和非公立醫療創新發展論壇等學術培訓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大大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專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在國務院有關支持、鼓勵和加快社會辦醫政策推進下,全國社會辦醫風起雲涌,協會的行業服務和管理工作面廣量大,爲提高協會科學化管理水平,協會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爲了規範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協會向向國家社會徵信管理辦公室申報了我會的行業徵信資質,搭建會員管理系統,開展中國醫療制度與非公立醫療事業發展專項調研,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

今後,協會要圍繞確定的“一個重點、兩個推進、三個實體、四個輸出、六個平臺、四項調研、兩個活動和兩個論壇”的3年工作計劃,履行協會的職責,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分別是:一個重點--根據國家八部委要求,抓好非公立醫療行業自律與誠信服務。兩個推進--大力推進社會辦醫和推進非公立醫療機構規範化管理。三個實體--建立協會行業服務和管理信息平臺及其工作機構,建立協會衛生人才信息服務平臺及其工作機構以及建立中國非公立醫療產業投資基金及其工作機構。四個輸送--針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短板,利用各種手段和方法,爲非公立醫療機構輸送科學管理、學術研究、醫療技術和衛生人才。並根據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需要,建立網上醫藥集中採購信息平臺、行業徵信直報平臺、診療數據共享平臺、雲HIS平臺、醫療保險平臺和衛生人才服務平臺。協會還要開展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現狀與發展戰略、建立非公立醫療機構評審評價體系、構建社會資本辦醫投融資平臺和行業信息化建設這四個專項調研活動。啓動開展以“您的信任,我的責任”爲主題的正面宣傳報道活動,並在政府有關部門指導下,組織業內專家開展“健康中國行、社會辦醫”全國巡講活動。此外,還將和業界知名企業合作開展促進非公立醫療發展的“浦江論壇”和“創新論壇”。

郝德明說,今天協會與萬達信息公司簽署的全國非公立醫療行業信息化服務管理平臺戰略合作項目,將集合國內智慧城市公共服務領域的領先技術和資源投入,建設中國非公立醫療行業信息化服務管理平臺,爲全國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徵信管理、藥械服務、醫療信息共享、保險管理、人才服務和行業監管等服務。協會與人民網和萬達信息簽署的行業宣傳工作戰略合作,開展行業誠信自律、品牌建設、輿論監督、行業指導、宣傳引導、健康傳播和醫療信息化服務等方面合作,傳播正能量。

國務院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制改革司司長樑萬年對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成立以來取得的工作成績和針對非公立醫療發展的難點而制訂的工作計劃表示肯定。樑萬年說,公立醫院改革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公立醫院改革的理念是突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公益性、公平性和可及性。人民羣衆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是多層次、多元化的,不可能全部靠政府財政支持的公立醫院來承擔。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非公立醫療機構來分擔,需要社會辦醫新增必需的醫療服務的供給。

因此,在《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國辦發2015年45號)等重要文件中,要“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舉辦發展醫療機構,推動形成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增加醫療衛生資源供給、優化結構,滿足多元化需求。”樑萬年司長認爲,非公立醫療機構到2020年如果要能夠勝任承擔30%醫療服務量的要求,需要政府、社會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各方通力合作,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提升能力,持續健康發展。包括,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規範執業,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守法經營,加強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技術指導,提高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管理水平,鼓勵有條件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做大做強,培育和增強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社會責任感,建立和完善非公立醫療機構投訴渠道。在上述各方面,都需要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這樣的行業組織從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軍介紹了國家2015年在支持社會辦醫方面所做的兩方面工作,一是,大力鼓勵社會辦醫。進一步完善社會辦醫的政策,進一步清理妨礙社會辦醫發展的制約因素,出臺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在鼓勵的同時,規範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執業行爲。加強並完善對非公立醫療行業的監管,納入統一的質量控制和評價範圍。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療服務管理指導中心副主任高學成在發言中說,該中心今後在指導和管理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工作重點是,以行業自律、誠信服務、規範執業和能力提升爲重點,開展培訓、檢查及評價,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實現科學發展。因此,在國家衛計委的指導下,中心已攜手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在未來3年時間,共同在全國社會辦醫療機構中深入開展讓人民羣衆“放心選擇、滿意服務”的主題活動。在“誠信自律、規範執業管理、保障醫療服務品質”這三個方面,倡議履行12項承諾。規範服務行爲,加強診療技術培訓,服務模式創新,追求卓越品質,全面提升社會辦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民政部社會組織發展局副局長廖鴻做了社會組織加強行業服務和管理能力建設的專題報告。廖鴻對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依法辦會、重視自身規範化管理的舉措給予肯定。廖鴻說,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適逢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創新社會治理,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成立時直接依法申請登記”的政策時成立的。根據中央的改革部署,2013年已經全面鋪開了有20多個部委參與的社會組織發展改革的頂層設計。包括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社會組織轉移職能目錄指引、社會組織稅收減免制度、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辦法、黨政領導在社會組織中任職兼職規範和黨建工作制度、以及2015年7月,中央和國務院兩辦印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等,政社分開將出現實質性進展。隨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步伐加快,需要一大批成熟的、合格的社會組織能夠承接政府的轉移職能。行業協會要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建立民主決策、協會自治的治理模式。同時,還應加強行業服務能力的建設,打造行業協會的核心競爭力。

在座談會後,還舉行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與人民網和萬達信息公司關於非公立醫療行業宣傳工作的戰略合作協議的簽字儀式。三方將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打造非公立醫療宣傳服務和健康傳播平臺,舉辦社會辦醫公益宣傳活動,爲全國各級各類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品牌宣傳和健康傳播服務,運用信息化創新技術,拓展行業健康傳播服務,促進醫患交流,通過開展公衆健康科普教育等活動,增進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人民網健康事業部主任萬世成表示,將建設好社會辦醫網,支持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服務的系列活動,發揮好輿論的監督作用,爲深化醫改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服務。

協會與萬達信息“中國非公立醫療行業信息服務管理平臺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誌着中國22萬家非公立醫療機構將能夠通過這個智慧行業信息服務管理平臺,共享醫療衛生綜合信息、雲HIS平臺、醫藥網上集中採購平臺、徵信直報和誠信評價系統、保險服務平臺和人才交流平臺的信息資源,彌補非公立醫療機構在醫療管理、專業技術人才、醫療設備及藥品採購、誠信規範經營和醫療責任保險方面的不足和短板,以最有效率地方式幫助非公立醫療機構提高管理和運營效率、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擴大和方便患者就醫、提升患者滿意度。通過資源整合、共享服務,以標準統一、便捷經濟的方式,最大覆蓋地使全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受益。

非公立醫療機構到2020年將承擔30%醫療服務總量,多元化辦醫和醫療服務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國非公立醫療行業信息化服務管理平臺的運營未來將面向全國22萬餘家非公立醫療機構,爲全社會醫療機構提供醫療專業服務、藥品器械採購等全面服務。包括,建立非公立醫療衛生信息共享平臺,將公立醫院與非公立醫療機構實現對接,實現雙方電子病歷互連互通,非公立醫療機構通過調閱患者全部就診數據,解決非公立醫療機構設備不足和重複檢查,彌補非公立醫療機構短板,以便爲患者提供更優良的服務;爲尚不具備建立醫院HIS系統能力的單個非公立醫療機構,接入行業HIS系統。通過雲計算、互聯網醫學、移動醫療等手段,以標準化、產品化的模式,來滿足不同小型醫療機構的基本信息化需求;統籌協調優質醫生資源,逐步建立全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預約掛號平臺,向公衆展示所有醫療機構的專家醫生資源信息,以方便患者自主的選擇就醫;建立醫療保險平臺,爲非公立醫療機構多點執業的醫生提供醫療風險保障,建立第三方醫療賠付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非公立醫療機構對醫療衛生人才求賢若渴,人才交流平臺通過與執業醫師協會、人才交流機構的合作,可緩解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短缺的瓶頸;非公立醫療機構醫藥集中採購信息平臺,使非公立醫療機構可以及時、準確、全面獲取藥品的科學信息、保證採購到合格的藥品,提供各類監管並降低藥品的成本。

萬達信息董事長史一兵說,非公立醫療行業信息服務管理平臺戰略項目的簽署,進一步拓展了萬達信息在互聯網醫療和健康信息化領域的產業佈局。通過非公立醫療行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的建立、開發和運營,萬達信息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將覆蓋區域公共衛生業務、社保、醫保信息化、醫藥採購B2B垂直供應鏈、養老產業和貫穿面向公立、非公立醫療機構服務等的產業版圖。隨着在國務院《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及《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等重要政策的貫徹落實,萬達信息希望依託自身在互聯網科技和醫療大數據應用方面的技術優勢和經驗,打造創新的醫療服務模式,爲傳統醫療模式下未能解決的醫療需求難題提供解決方案。在創造醫療信息經濟價值的基礎上,也實現其最大的社會價值。

關於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英文簡稱CNMIA)是經國務院和囯家衛生計生委批准、民政部註冊登記的社會辦醫的全國性、行業性和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協會致力於宣傳貫徹國家深化醫改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加強行業自律與規範,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改革與發展,爲中國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健康服務。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