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醫界要聞 > 外企強勢入侵 藥業安全面臨威脅

外企強勢入侵 藥業安全面臨威脅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0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昨日,滇虹藥業加入拜耳集團慶典的舉行,爲這起併購劃上句點。事實上,拜耳收購滇虹藥業只是國外醫藥企業在華佈局的一個縮影。目前,全球前20強跨國醫藥企業已全部在我國投資設廠,將研發、生產進一步向國內轉移,同時還不斷採取投資、併購等方式滲透到分銷以及流通等領域,境外醫藥企業在華投資逐漸進入深水區。

外企強勢入侵 藥業安全面臨威脅

據商務部統計,2013年醫藥製造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07個,同比(下同)增加9.1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36億美元,增長10.09%;醫藥及醫療器材批發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5個,增加15.8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63億美元,增長12.41%。今年上半年新設企業增幅基本與去年持平。

“利”——產業升級與國際化開拓

從“利”的角度看,一方面,利用外資對我國醫藥技術進步、醫藥企業管理模式的改進具有明顯作用。跨國藥企在華設立研發中心,與中國企業合資、合作等不僅可以將先進的技術轉讓給我國企業,而且可以使我國企業學習到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運營模式等,對國內醫藥研發水平和技術進步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另一方面,外資企業進出口已成爲我國醫藥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帶動因素。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外商投資企業醫藥進出口總額的快速增長,加速了我國醫藥對外貿易規模的擴張。2013年,外資醫藥企業進出口額達到396億美元,同比增長10.7%,佔我國醫藥對外貿易總額的44%,成爲我國醫藥對外貿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是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的增長推動了出口醫藥產品結構升級。2013年,製劑出口額中,外商投資企業佔了32%。

此外,競爭可間接推動國內醫藥產業轉型升級。三資企業參與度的提高,拉動了國內企業製劑出口。2008年,西藥製劑出口中,三資企業貢獻46.58%,民營企業貢獻30.06%。受外資企業競爭的帶動,民營企業飛速提升自身生產水平以應對外資企業的競爭。

2013年,西藥製劑出口中,民營企業貢獻54.64%;三資企業貢獻31.59%。從出口額來看,2008年西藥製劑出口額4.27億美元,2013年出口17.23億美元,出口額翻了4倍。

“弊”——產業安全及中藥材資源傷害

但與此同時,外資進入對於我國醫藥產業安全、資源利用等方面產生的威脅也須引起高度重視。

自2004年12月我國醫藥流通業按入世時間表全面對外開放後,醫藥行業已成爲我國開放度最高的行業之一。隨着境外醫藥企業對華投資的不斷深入,我國醫藥產業安全形勢亦日益嚴峻。

外資對我醫藥龍頭企業、擁有知名品牌企業的併購將削弱或動搖本土企業乃至國家自主創新體系的基礎和持續性。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醫院診斷設備領域,由於外資產品的長期壟斷,造成我國海量的醫療數據被外資企業掌握,信息安全存在重大隱患。

此外,我國擁有較爲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但隨着國際社會對天然藥物的需求增加,日本、韓國等國企業通過合資、獨資辦企業深入我國國內爭搶中藥資源,不僅使某些高品質中藥材遭到無序採挖、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頻繁的價格炒作也嚴重干擾了中藥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市場秩序,給我國中藥材資源保護利用帶來困難。

在此,筆者建議鼓勵吸引有助於國內醫藥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對我國醫藥產業具有互補性的外資企業,進一步促進行業發展。如引入基因測序、智慧醫療、細胞治療等減輕社會醫療負擔、提高醫療系統運行效率等領域的境外企業;創新藥品監管制度,加快與國際接軌。

從制度入手,縮短醫藥產品認證、註冊、審評時間,減少審批環節,加快審批速度,特別是要加快臨牀急需、首創新藥等產品上市審批進程;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在審批境外醫藥企業對華投資項目時聽取行業組織意見,先行了解投資項目可能對我國相關行業、企業造成的影響,維護國家醫藥產業安全。

以下是近年來境外企業在華醫藥領域投資呈現的幾個特點。

產品優勢:進軍5個細分市場

市場

新醫改的帶動,加上我國消費者自我藥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大加速了我國非處方藥(OTC)市場的發展。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OTC市場規模約爲253億元,2011年,迅速增長至1400億元,到今年年底有望突破1900億元。根據這個發展速度,2020年我國將成爲全球最大的OTC市場。

隨着OTC市場機遇的顯現,再加上“專利懸崖”的到來,全球相當一部分重磅原研藥失去專利保護,競逐新領域成爲跨國藥企的重要戰略之一,我國OTC市場成爲其戰略部署重點。

2008年,德國拜耳以12.64億元收購了包括“白加黑”在內的東盛科技;法國賽諾菲緊隨其後斥資34.73億元人民幣收購我國藥品生產商兼分銷商美華太陽石集團公司,培育好娃娃和康婦特兩個拳頭OTC品種;賽諾菲與杭州民生藥業組建合資公司,間接併購民生藥業維生素類OTC產品21金維他;今年3月,拜耳以36億元人民幣收購滇紅藥業除保健品之外的所有業務。

2.中低端醫械市場

衆所周知,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長期爲外資企業所佔據,如在覈磁共振、CT等高端醫院診斷設備領域,外資平均佔比甚至高達約85%以上,而高端膝關節、心臟起搏器等幾乎100%依賴進口。

在佔領高端醫療器械領域之後,國際巨頭正將觸角轉向我國基礎醫療領域,寄望分食我國基層醫療市場。

如在骨科領域,2012年11月,美國美敦力公司以8.16億美元收購國內骨科醫療器械公司康輝醫療有限公司;兩個月後,美國史賽克公司(Stryker)以7.64億美元收購創生醫療。創生與康輝在國內骨科器械中排名前兩位。這意味着,跨國巨頭在完成一二線城市和高端市場的佈局之後,將與本土企業在中低端市場形成正面競爭。

3.疫苗市場

目前,我國已發展成爲世界疫苗產品的最大生產國和最大使用國。新醫改以預防爲導向,帶動國內疫苗市場不斷擴容,無疑爲國內疫苗市場發展帶來難得的發展契機,這一領域也因此成爲跨國藥企覬覦的目標。

2011年3月,諾華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浙江天元生物85%的股權,打開了中國的疫苗市場;2011年6月,葛蘭素史克斥資2400萬英鎊購買在華合資公司——深圳葛蘭素史克海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持有的51%股權,成爲原合資公司的唯一股東,也希望通過建立本地化的生產能力,進一步在中國拓展疫苗業務。

4.中藥市場

中藥是我國最具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藥產品領域。隨着近年來歐美替代療法的廣泛興起和植物藥獨特作用被重新得到認可,越來越多的國外製藥企業在華尋找新的具有市場賣點的傳統藥產品。由於我國政府對外資進入中醫藥領域有着嚴格限制,禁止從事列入國家保護資源的中藥材加工,傳統中藥飲片、炮製技術及中成藥祕方產品的生產等,不少跨國公司希望通過對中藥企業的投資型併購,以迂迴方式獲取稀缺中藥資源,佔據傳統中藥市場份額。

2004年5月,美國東方生物技術以720萬美元收購了以生產中藥爲主的黑龍江松花江藥業100%的股權。2005年3月,美國日暉集團對華良藥業投資1500萬美元,專門開發吉林長白山“北藥”資源。具有雄厚基礎的華良藥業在長白山腹地擁有2040畝的GAP種植基地,併購爲日暉集團向該領域進軍提供了有利平臺。2009年7月,中美史克與天津中新藥業旗下的達仁堂中藥廠開展合作,涉足中成藥銷售領域。

5.藥品流通市場

根據我國入世承諾,2004年12月11日起醫藥流通領域全面對外開放,外企可在華從事包括採購、倉儲、運輸、零售及售後服務在內的所有經營活動。對外企而言,通過併購細分市場內的領先企業,可以規避進入障礙、節約准入成本,進而佔有營銷渠道。

2004年12月,美國美華醫藥以100萬美元的股權,全資收購北京萬維醫藥,成爲首家獨資進入我國醫藥分銷領域的外資公司;2007年1月,英國最大的藥品分銷和零售公司之一聯合博姿(AllianceBoots),宣佈與廣州醫藥有限公司組建合資企業,聯合博姿擁有50%的股權,其在華的營銷網絡迅速鋪開;2008年10月,北歐最大的實業控股公司瑞典銀瑞達集團子公司殷拓亞洲投資8000多萬美元入股湖南老百姓,進入藥品零售終端。

成本優勢:建立全球生產基地

我國原料藥生產成本相對低廉,在原料藥利潤微薄的形勢下,許多跨國藥企爲獲取規模效益,在華進行投資併購,利用我國的生產成本優勢建立全球生產基地。

2013年11月,美國強生在華子公司西安楊森與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訂諒解備忘錄,投資興建26.7萬平方米的新生產基地;今年7月,荷蘭帝斯曼宣佈收購江山製藥,業內估計,江山製藥VC原粉產量約爲2.5萬噸,帝斯曼藉助此次收購,或將擁有高低端VC產品產能接近5萬噸,將成爲全球最大VC供應商。

8月27日,默克集團宣佈,投資6.5億元人民幣新建的默克集團全球第二大製藥廠在江蘇南通破土動工。該廠預計2017年正式投產,主要生產被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糖尿病藥物格華止、甲狀腺藥物賽治和優甲樂,以及心血管藥物康忻等品種。由此,默克成爲目前唯一在華大規模新設投資生產基藥目錄藥物的跨國企業。

研發優勢:實現與中國優勢嫁接

自2005年以來,輝瑞、諾華、阿斯利康、羅氏、拜耳等公司相繼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將其研發優勢與我國人才、臨牀試驗優勢實現嫁接。

2008年10月,賽諾菲—安萬特開始在我國擴建研發機構,擴大研發規模,其在北京落戶的研發中心成爲該公司在全球的第四大研發中心,業務涉及藥物基礎開發、臨牀研究、生物統計及編程、臨牀數據管理和註冊等;2009年9月,阿斯利康創新中心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設立,從事研發創新型藥物,並表示將其未來10年在我國的年業務增長率鎖定在22%;

10月,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宣佈將新增1億歐元,主要用於擴大產能和新建研發中心。中國醫藥產業正在逐步融入全球醫藥研發體系,並在其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渠道優勢:加速佈局基層市場

目前,我國藥品銷售總額中,一線城市所佔份額爲21%,二線城市爲37%,三線城市爲16%,二三線市場份額總計超過50%,吸引了跨國藥企的濃厚興趣。

跨國藥企通過收購中國本土藥企,可以借力打通其產品在國內的銷路,逐步向二三線城市轉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10年底,英國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斥資7000萬美元收購南京美瑞,順利通過南京美瑞的資源和渠道向國內醫藥市場推廣其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藥物“適尿通”。

2012年9月,默沙東公司與中國本土醫藥行業的領軍者先聲藥業集團宣佈“聯姻”,成立合資公司先聲默沙東(上海)藥業有限公司,利用先聲在國內市場上強大的基層基礎,帶領默沙東迅速打開中國的基層市場。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