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健康科普 > 哮喘患者日常飲食注意事項

哮喘患者日常飲食注意事項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9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哮喘是一種比較難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一般患有此病的患者都要在生活中非常注意的,平時也是要多小心。哮喘的症狀有什麼?哮喘能根治嗎?哮喘病人吃什麼好?想知道就要繼續看下去。

哮喘患者日常飲食注意事項

哮喘的症狀有什麼

1、咳嗽

咳嗽是哮喘病發病的前兆,這對正常的人來說基本是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對於哮喘病人就是很嚴重的。一般在哮喘發作前,患者都是出現刺激性乾咳,咳嗽這個症狀會在發作時反而有所減輕,經常喘息是此病的主要症狀。病發的時候趨於減輕時咳痰較多,若沒有合併感染,常爲無色或白色半透明粘痰,質韌,偶爾呈米飯粒狀或粘液柱狀。

2、喘息

出現喘息是哮喘病人很常見的以內症狀,一般都是發貨時都能在病人在哮喘發生時,這個時候患者會出現發作性喘息,並且是伴哮鳴聲,呼吸氣短。大多數患者出現次症狀多是在夜間,或是在凌晨發作,短者發現數分鐘,長者持續數小時乃至數天。

3、胸悶

當患者的哮喘發作時會出現胸悶的情況,這是很常見的症狀,一般出現此症狀,就意味着可能會有哮喘的發生。還有在哮喘在患發的時候,患者都是會感覺吸入的空氣不夠用,嚴重的會有窒息感。

哮喘患者日常飲食注意事項 第2張

哮喘病吃什麼好

1、梨

中醫覺得梨味道甘甜有些酸,是一種涼性的水果,主要對肺、胃二經起作用,有潤肺清熱、消痰降火、清胃瀉熱、養陰生津、滋腎補虛及潤腸通便等作用。治療肺結核引起的咳嗽、咯痰有獨特而明顯的效果。

2、橘子

橘子味道甘甜有些酸,是溼性水果,無毒。橘實歸肺、胃、心、肝等經,橘葉、橘核、橘絡等也可藥用,其有潤肺止咳、開胃生津、健脾止瀉、行氣宣痹及疏肝解鬱等作用。

3、核桃

中醫認爲核桃性味甘溫、質潤無毒,歸肺、胃、肝、腎等經,具有益肺平喘、養胃助納、潤腸通便、調肝和血、補腎健腦等功用。

4、山藥

山藥是溫性食物,味道甘甜,無毒,可以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泄瀉、健腎固精、益肺。適用於身體虛弱、精神倦怠、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虛勞咳嗽、遺精盜汗、糖尿病及夜尿增多等。山藥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精氨酸、維生素、糖類、礦物質、黏液質、澱粉等多種物質,其中澱粉酶分解澱粉,所以補而不滯。

5、花生

花生有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等功效。適用於營養不良、脾胃失調、咳嗽痰喘、乳汁缺乏等症。不但可以治療哮喘病,還有益別的症狀。

6、白蘿蔔

白蘿蔔營養豐富,性味甘、辛、平,適當的食用具有很好的消食化痰以及下氣寬中作用。對哮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還可增強免疫力。

7、絲瓜

絲瓜中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鱗、鐵及維生素B1和維生素C。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清熱利腸、涼血解毒的功效。生絲瓜數條切斷後,放沙鍋內煮爛,取濃汁服,可治哮喘。

8、冬瓜

冬瓜富含維生素及多種氨基酸,它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潤肺生津、化痰止咳、利尿消腫、清熱解暑、解毒排膿等功效。可用於暑熱口渴、痰熱咳喘、水腫等,因此冬瓜對於哮喘病人來說是很有益處的。

9、菌類蔬菜

在日常飲食中應當多吃食用菌類,能調節免疫功能,如香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含蘑菇多糖,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減少哮喘的發作。

哮喘患者日常飲食注意事項 第3張

哮喘病不能吃什麼

1、禽蛋類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物,很多的人都會把這個食物作爲我們的家常便飯,但是不應這樣,雞蛋、鵪鶉蛋、鴨蛋、鵝蛋和鴕鳥蛋等,蛋清中的卵白蛋白,是誘發哮喘的主要成份。

2、奶及奶製品

對於牛奶來說,相信很多的患者都是比較喜歡喝的吧,但是不能喝哦,牛奶及奶製品含有甲種乳白蛋白、乙種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多種致敏成份,可誘發哮喘。一般經高溫煮沸處理後,其變應原性可明顯減弱。

3、水果類

很多的水果也是需要我們去注意的,因爲即使再好,但也不是每一種食物都是有用的,易引起哮喘的水果類食物,主要包括桃子、蘋果、葡萄、柿子、櫻桃、香蕉、芒果、杏、棗、菠蘿和草莓等。

4、油料作物

花生、芝麻、棉籽等,油料作物含有較高的蛋白和多糖-蛋白,食用後可引發哮喘,一般製成油製品。

5、豆類及堅果類

黃豆及豆製品,核桃、開心果、腰果、大杏仁、榛子、松子和栗子等,堅果類的果仁也可引起哮喘。

6、海產品及水產品

魚類、蝦類、蟹類、魷魚、貝類和蚌類等,海產品及水產品均可誘發哮喘,而且變應原通常耐熱,即使熟食也常常誘發哮喘。哮喘病人吃什麼好。

7、肉類

牛肉、羊肉、穀類、芹菜、大蔥、香料、咖啡及食品調味劑等,也可使部分哮喘患者,出現過敏症狀。

總結:哮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患有哮喘治癒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大多都是會出現反覆的情況。患有哮喘病的患者在生活中自己也要注意。遠離一些會誘導病情發作的事物,平時自己一定要注意避免刺激。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