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20餘歲女子2天吃1碗牛肉麪 罹患大腸癌

20餘歲女子2天吃1碗牛肉麪 罹患大腸癌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90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年過年,你有沒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啊?估計很多人都會老老實實回答"是"。那麼,臺灣一個年輕女子的遭遇可能要嚇你一跳:這名20多歲的女子平常嗜吃牛肉,至少每兩天就要吃一次牛肉麪,沒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的她,卻發現罹患大腸癌二期!有研究稱,過量吃紅肉(豬牛羊肉),是罹患大腸癌危險因子。

20餘歲女子2天吃1碗牛肉麪 罹患大腸癌

臺灣媒體報道女子2天吃1次牛肉麪,吃了多年她得了大腸癌!

臺灣一名20多歲的女子,平常嗜吃牛肉,至少每兩天就要吃一次牛肉麪,沒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的她,卻在婚前健康檢查時,發現罹患大腸癌二期。

收治這名病患的臺灣醫師饒樹文說,女子年紀輕輕就罹癌,又無家族遺傳史,詢問她飲食習慣後,才發現她很愛吃牛肉麪,不但頻率高且持續多年;還好她治療後恢復健康,不但結婚,還生了孩子。

據報道,醫學界早就發現,過量吃紅肉,是罹患大腸癌危險因子。外國研究也指出,紅肉中又以牛肉,容易誘發大腸癌,致癌率超過羊肉、豬肉;像西方吃牛肉較多的國家,大腸癌發生率比亞洲高。

臺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王輝明說,牛肉和羊肉中的左旋本基丙胺酸和肌胺酸這兩種胺基酸,含量比其他肉品高,一旦遇高溫,易成爲致癌物質。

檯安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也指出,每天吃紅肉超過3到5盎司、約100克到150克,相當於半個手掌大小,罹癌機率就會增加;而牛排大餐往往一次達9盎司到12盎司,超出建議量很多倍。

王輝明建議,民衆應減少攝取紅肉,若要食用,最好搭配吃蔬果等抗氧化食物,來消除致癌的自由基。

真有這回事?看看國際研究

美國實驗

吃紅肉最多的一組,患癌高兩倍

前段時間,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紅肉會導致糖尿病;如今,美國癌症協會的專家又經過長期研究證實,吃太多紅肉會致癌。他們緊急呼籲人們少吃紅肉,多吃禽類、魚肉和豆類食品,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這項研究由供職於美國癌症協會的麥可·索恩及其同事完成。他們在1982-1992年的10年間,調查了15萬美國人的飲食習慣。

根據吃紅肉的多少,15萬人被分成3組,看哪些人患了直、結腸癌。結果發現,吃紅肉最多的一組患直腸癌的機率比吃紅肉最少的一組高兩倍,患結腸癌的機率則高出40%;而吃禽肉和魚肉多的人生病機率最小。

他們據此認爲,長期吃漢堡包、香腸和牛肉等紅肉及紅肉製品,大大增加了人們患直腸癌和結腸癌的風險。

美國數據

腸癌是致死率第三的癌症

在美國,直、結腸癌總體來看是致死率第三的癌症,過去就有研究顯示吃紅肉能導致這兩種癌症,但是由於研究數據不太一致,又缺乏對飲食習慣的長期觀察,所以一直不太被認可。美國癌症協會的研究是迄今以來最全面的,所以獲得廣泛認可。

世衛報告

每天吃80克以上的紅肉或致癌

2007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每天吃80克以上的紅肉,有患癌的風險。

這份研究報告是21位世界各地的專家用5年時間完成的,討論了紅肉和患癌的關係,他們認爲紅肉含很多飽和脂肪,吃太多會增加大腸癌、乳房癌、食道癌等癌症的機率--"太多"的量是指100克以上。綜合

什麼是紅肉、白肉?

紅肉是一個營養學上的詞,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岀紅色的肉,具體來說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把魚肉、禽肉叫做白肉。

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而白肉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

聽聽專家說法

真有這回事?

紅肉吃多了,真的會得大腸癌嗎?很多人可能被這個消息驚呆了。而揚子晚報記者採訪的南京專家稱,不要多吃就不用害怕,一天紅肉的攝入量應該在50-75克爲宜。

A紅肉真的會吃出癌症嗎?

爲什麼致癌尚不清楚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肉類食品中的什麼成分導致癌症。

他們猜測,可能是紅肉裏的鐵和烹製過程中產生的毒素,以及醃製過程中產生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等物質惹的禍。此前,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科學家曾發現,紅肉中含有一種有害的糖類分子Neu5Gc,而人體內沒有。人在食用這些肉類後,Neu5Gc就進入人體,並被免疫系統識別爲外來物質,最終導致心臟病和癌症。

不能將紅肉和腸癌畫等號

據瞭解,紅肉的動物脂肪多爲飽和脂肪酸,對腸道黏膜有潛在的刺激和損害,並可改變大腸內菌羣,誘發腫瘤細胞的產生而導致大腸癌。在醫學上,高動物蛋白、高脂肪、高糖和低纖維素飲食等飲食因素是影響大腸癌發生的重要因素。

不過江蘇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李羣告訴記者,雖然有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過多進食紅肉和大腸癌確實有一定的關聯性,但並不能將紅肉和大腸癌直接畫上等號,相反的,紅肉其實應該是飲食的"必需品"。

紅肉也是"補鐵能手"

"之前有種說法,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意思是豬牛羊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魚蝦,實際上,豬牛羊等紅肉有自己的營養價值。"李羣主任介紹,紅肉的脂肪高,但也是有區別的,像豬肉的脂肪含量比較高、牛肉就相對較低,兔肉就更低了。

另外,紅肉中有重要的營養成分--鐵。相對大家印象中"補血能手"菠菜,紅肉中的鐵質因爲是動物性的,吸收效率比菠菜等中含的植物性的鐵要高多了。如果飲食中缺少紅肉,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特別是尚在哺乳的嬰兒、生育期的女性以及老年人,更容易成爲貧血的高發人羣。

"有流行病學調查,移民國外的第二代、第三代腸癌發病率要高於國內本土的同齡人,國內近幾年大腸癌的發病率也比往年要高,這其中有飲食方式的影響,並且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對個體來說,完全不必談紅肉色變,只是不要進食過量而已。"李羣主任說。

B吃紅肉每天50-75克爲宜,一週不超四天

吃紅肉,怎麼才能算超量呢?李羣介紹,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一天紅肉的攝入量應該在50-75克爲宜。李羣主任建議,如果午餐只有紅肉這一道肉類,那麼攝入量不要超過75克,晚餐的肉類最好換成禽肉和魚蝦;如果午餐不止一道葷菜,有豬肉牛肉等紅肉,同時還有禽肉或魚蝦,可以兩種都吃一點,但紅肉的攝入量就要控制在半兩以內了。

以一星期來說,天天有紅肉也是不必要的。"基本上,控制好每日攝入量的同時,一週餐桌上有紅肉不要超過三四天,這樣可以給胃腸道休息的時間,同時增加其他肉類和蔬菜的攝入量,更有利於保證營養的均衡。"

李羣主任還提醒大家要"提防"一下牛排這類純肉食品。"一塊牛排,全是肉質,一般都要超過100克了。如果平時攝入的肉類不算多,偶爾吃一下不會有大問題。但如果吃的次數過多了,能量積累就非常容易超標。"

C吃的方法不對,白肉也是"危險品"

"比吃紅肉更值得注意的是烹調的方式。"李羣主任說,大家應當儘量遠離的是煎炸、燒烤、煙燻以及醃製的紅肉。

"紅肉中的脂肪在煎炸或是直接放在炭火燒烤的烹調方式下,容易產生變性,生成致癌物。"至於醃製的香腸、午餐肉、肉脯等紅肉製品,比單純的紅肉要危險的多。"像香腸、午餐肉、肉脯等紅肉製品,它的肉源是什麼,是否衛生,在製作過程中又會增加多種的防腐劑及添加劑,醃製過程中生成的亞硝酸鹽更是明確的消化道致癌物。所以與單純的紅肉相比,這些紅肉製品營養成分低了,危險性卻大大增加了。"

李羣主任表示,烹飪紅肉,像家常的肉圓、炒肉絲、肉片湯、排骨都是可以的,並不至於增加癌症的發病率。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選錯了烹飪方式,就是相對紅肉脂肪含量較少的白肉,同樣也會成爲"危險品"。例如炸雞腿、油爆蝦、薰魚,吃多了照樣會能量超標,引發與脂肪相關的代謝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