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焦點 > 今日頭條 > 北京:醫療價格今年擬調整 不會“普漲”

北京:醫療價格今年擬調整 不會“普漲”

來源:養生百科書    閱讀: 88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基層醫療機構3舉措

北京:醫療價格今年擬調整 不會“普漲”

●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激勵機制,調動其提供擴大家庭醫生式服務的積極性;

●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非公基層醫療機構參與社區衛生服務提供;

●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藥分開,繼續擴大社區用藥範圍,減少患者因社區缺藥而不得不到大醫院就診的情況。

醫院層面3舉措

●鼓勵大醫院與下一層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簽訂集體多點執業協議,讓更多的大醫院醫務人員到基層提供醫療服務;

●大醫院對基層醫療機構轉診病人優先、敞開供應號源,必須至少將30%以上的號源用於滿足社區衛生機構及下級醫院轉診所需;

●推進各區縣醫聯體對轄區居民的全覆蓋,加快橫向醫聯體建設,深化醫聯體內部的分工協作機制尤其是雙向轉診體系的建設。

經濟政策3舉措

●探索實行新農合當地一級醫療機構首診制,除規定的特殊情況外,參合人員未經轉診,自行到常住縣(區)域外醫療機構就診的,其醫療費用不予報銷;

●理順各級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比價關係,讓大醫院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不合算,不必依靠不必要的擴大醫療服務量獲得合理補償;

●完善醫院評價體系,將醫聯體發展情況特別是推進分級醫療情況作爲重要評價指標,評價結果與財政補助掛鉤。

新京報訊今年,北京將啓動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改革。和水價、公交調價不同,醫療服務價格不會是簡單的“普遍漲價”,而重在結構上的“理順”。這是記者昨天從2014年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的。

此外,針對習近平總書記去年視察鎮江提到的大醫院“戰時狀態”,今年北京將推行9項新政試圖破解。

醫療價格16年來首次啓動調整

市衛計委表示,今年,北京將按照市委十六次全會部署的原則,啓動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據悉,改革的總體原則將是“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理順各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比較關係,引導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醫療服務合理提供。

“醫療服務價格是很重要的價格槓桿。”市衛計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鍾東波表示,北京的醫療服務價格自1999年之後,一直沒有調整,積累了較大的矛盾和問題。

去年年底,北京市委全會已將積極推進醫療服務和藥品的價目改革列入2015年工作計劃。鍾東波介紹,市衛計委去年已經完成所有醫療服務清理工作,開展了相關標準的測算。“今年應該能夠按計劃推進。”他表示,醫療服務價格的改革跟水價、公交價格調整不同,本質上並不是“普遍漲價”,而是價格內部進行調整。

他舉例說,一些大型檢查、耗材等價格會有所下降,而明顯虧損的醫療服務技術將會提高。屆時,希望通過價格調控,使醫院不再需要通過不必要的開藥、檢查來維持運行,既彌補成本,對醫療服務價格又不會造成進一步上漲的壓力。“更側重的不是漲價,而是通過對價格機制的調整,實現對醫療行爲的理順。”

大醫院三成號源給社區轉診病人

去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鎮江視察時,提到推動醫療衛生工作的重心下移、資源下沉,解決大醫院“戰時狀態”。對此,鍾東波昨天表示,建立合理分級診療的模式是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醫改的重要任務。今年,這將作爲北京市衛計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表示,北京將出臺9項新政,綜合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院和經濟政策三大方面施策,建立分級醫療模式。按照目前初步研究的思路,北京今年將借鑑各地經驗,探索新農合參合人員試行“基層首診制”。此前,北京主要通過調整報銷比例等途徑,鼓勵社區首診,但基層首診制度並未強制實施。

同時,大醫院將至少拿出三成號源,提供給社區轉診病人。數字顯示,去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向上級對口醫院轉診患者18324人,大多數社區就醫、有轉診需求的病人能夠3天內轉診到大醫院,平均效率明顯高於直接到大醫院掛號。

數說2014

936.2萬

近千萬人擁有家庭醫生

2014年北京全市共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團隊3445個,累計簽約家庭431.4萬戶、936.2萬人,比上年增長10%。通過轉診預約,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向上級對口醫院轉診患者18324人,比上年增長11.3%。

62.3%

全市醫院六成爲民營

2014年,民營醫院比上年增加35家,增長9.4%,總數達到409家,佔全市醫院總數的62.3%;牀位數增長3233張,增長18%,牀位總數達到21078張,佔全市醫療機構牀位的19.6%。

30

北京已建30個醫聯體

截至去年底,北京共成立了區域醫聯體30個,包括30家核心醫院、296家合作醫療機構。朝陽、海淀兩區分別建立了4個和5個醫聯體,率先實現醫聯體轄區內居民全覆蓋。

247

7成養老院配置醫療資源

目前,北京352家養老機構中,247家已完成醫療資源的配置,其餘105家正在進行配置。其中,12家爲養老機構自己開設醫療機構並對外開放;69家爲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249家爲養老機構同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等。此外,北京還確定了東城區、西城區4家養老機構爲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單位。

3386

3000餘醫師多點執業

去年,北京出臺《北京市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取消對執業地點數量的限制,取消向行政部門提交本單位同意證明的要求。截至2014年底,全市醫師多點執業累計註冊數達3386人,新辦理醫師多點執業註冊1170人次,是2013年同期的近4倍。

42.79%

僅四成住院患者用抗菌素

北京去年已完成爲期3年的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整治工作,並納入常態化管理,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1年的14.97%下降至2014年的7.34%;住院患者使用率從61.39%降至42.79%。

焦點1

單獨二孩未來三年將增千張產牀

數據顯示,北京“單獨二孩”實施首年,截至去年12月底,北京市共收到單獨夫婦再生育申請30305例,審批28778例,數量在預期範圍之內。

這是否說明“單獨二孩”形勢比預期更爲樂觀?或者因“羊年”積壓的生育需求,在2016年出現“井噴”?

對此,鍾東波表示,按照衛生部門預測,應該說“單獨二孩”實施後,北京每年的孕產婦平均增加5萬人左右。不過,一方面政策實施尚未滿一週年,還會有部分增量;另外,當時公佈的預期數據是生育意願,轉變爲生育行爲會有更多因素,“比如今年條件不具備,有可能到明後年。”鍾東波認爲,大約三到五年,才能看出該政策的具體影響。

他說,去年政府部門以“最壞打算”、也就是增量5萬“二孩”做了各方面準備,因而平穩度過了2014年。今後3年,北京還將增加1000張牀位,大概增加7萬人次分娩量的能力。同時,將引導更多的非高危病人到基層去,充分利用基層的助產資源。

此外,由於剖腹產住院至少5天,自然分娩則約3天,北京還將通過鼓勵自然分娩提高牀位的使用效率。

焦點2

京津冀合作推動醫療機構向周邊發展

去年,北京市衛計委已推動多所醫院同河北、天津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河北燕達醫院、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與北京朝陽醫院,北大六院與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北大三院與承德市婦幼保健院已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此外還包括北京兒童醫院與河北省兒童醫院、解放軍301醫院與涿州市醫院、北京阜外醫院與河北以嶺醫院等合作項目。

鍾東波介紹,今年北京將研究促進三地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對接,簽訂實施京張(張家口)、京曹(曹妃甸)對口合作框架協議,推動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向北京周邊地區發展,疏解首都非核心醫療衛生功能。此外,去年北京已通過京津冀醫療合作,開展了跨省市多點執業試點,今年還將進一步推進。

他說,北京將通過落實《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4年版)》,嚴格控制核心區公立醫院規模和建設標準。抓緊落實市屬中醫醫院垡頭院區等疏解項目的推動,推進市疾控中心、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向外搬遷。

焦點3

醫患關係醫療糾紛處理年內申請立法

醫患關係近年已成爲醫療領域的社會熱點。目前,我國規範調整醫患關係的法律、法規、規章等多達100餘部,但仍存在許多立法空白需要彌補。

對此,北京市衛計委、北京大學共同啓動了醫務人員權益法律保護制度研究課題。課題組目前已經赴北京數家醫院進行現場調研,另外還將研究借鑑臺灣等地解決醫鬧問題的相關經驗。

昨天,鍾東波介紹,北京今年將針對醫療領域較爲突出的行業訴求,開展《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等地方法規的立法調研工作。預計今年上半年,將能夠完成前期研究部分;下半年將提出立法申請,爭取明年出臺。

此外,北京市今年還將推進急救服務地方立法,力爭《北京市急救服務條例》年內由北京市人大審議通過,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條例》等地方法規和地方規章的立法調研工作。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